人性與災難,推薦韓國電影《流感》

最近應景,在朋友的推薦下,看了韓國導演金成洙的疫情災難片《流感》。

不得不說,韓國人在拍災難片上很有天賦,像之前的《釜山行》、《鐵線蟲》,口碑和質量都不賴。


人性與災難,推薦韓國電影《流感》


一群東南亞偷渡客通過集裝箱偷渡韓國,可惜全部感染病毒死亡,只有一人因為產生抗體得以生存。負責轉移偷渡客的兩名男子,在打開集裝箱及轉移唯一的倖存者時,使得病毒在短短一天時間內蔓延至整座城市。

電影的另一條主線是男女主角的感情線。男主角是救援人員,女主角是醫生,因為一起交通事故相識。男女主角的身份也為接下來故事的推進起到邏輯作用。女主角因為醫生的身份,因為接觸病人,最先了解疫情。同時,因為女主女兒的參與,對整個故事的推進起到了很好的銜接作用。而男主由於是救援人員,再加上對女主的感情,對於很多關鍵時期的選擇,也對故事起到了很好的推進作用。


人性與災難,推薦韓國電影《流感》


故事的高潮從封城和隔離區的建立開始。局勢的不斷緊張,立場的對立,人性的顯現,矛盾漸漸趨向激烈,整部電影也從老百姓視角上升到社會和國家層面,甚至是國際層面。從韓國總統與美國政府的對質戲份,可以看出導演對韓國與美國簽訂的《作戰協議》的親美行為的不滿。

個人認為,《流感》這部電影的高明之處在於,把社會矛盾和人性矛盾很好的融合到了一起。除了諷刺親美行為,韓國政府內部的鬥爭戲份,也展現出了韓國自身體質的問題。我想,這一方面,對於當下我們的疫情中遇到的問題,我們也應該做出很好的反思。先不論對錯,畢竟細節有很多有待考察。但至少態度要擺正,正視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一味的推卸責任,只能進一步丟失公眾信任。


人性與災難,推薦韓國電影《流感》


最後再講講電影中的人性視角。人性的複雜在於善與惡共存,面對同樣的境況,同一個人都可能做出不同的選擇。從小到大,一直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至善道理,但是隨著步入工作,見識多了,才發現善良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出於自私。

比如電影中的女主,一開始面對群眾的吶喊也沒啥作為,當發現女兒感染疫情之後,卻想方設法掩護女兒逃離隔離區。男主的兄弟也是,在面對一個有一個的生命被送往火葬場時也無動於衷,最後為了自己的兄弟卻勇於反抗自己敬仰的前輩。很多時候,人們之所以選擇無動於衷,只是因為還沒有觸及自己的利益。這次我們的疫情也是,一旦牽涉到自身的安全,就會出現房東不讓返程的房客進屋的情況。


人性與災難,推薦韓國電影《流感》


當然,人性還是有大義的一面。電影的最後一刻,群眾自發圍城人牆保護男主、女主和女主女兒,士兵們也為女兒用自己弱小的身體守護媽媽的舉動所動容。我們的這次疫情中,也出現很多自發支援一線的醫護人員,軍人。還有明星韓紅,奮戰在支援一線,將大家的愛心直接得送到一線,讓人心安。感恩有你們。

無論是出於自私也好,還是大義也好,只要結果是有利於他人的,都值得讚揚。人性沒有好壞之分,就怕被惡意的人利用。希望大家理智應對,用一顆包容的心,沉住氣,做一個善於判斷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