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有這麼一位導演,從他拍的第一部電影到現在,沒有一部是爛片...


就連公認拍的最差的電影在豆瓣評分上也有7.5分。


他的擁躉不計其數,被粉絲稱為“神”


他就是:克里斯托弗·諾蘭。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諾蘭到目前為止一共拍過十部電影。


其中9部電影在豆瓣有8分以上,3部9分以上,7部電影擠進了「豆瓣電影top250」...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僅僅看這個榜單與數據,與之匹敵的導演,沒有。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有網友開玩笑的說到:如果諾蘭一直活下去,那麼豆瓣top250就被他承包了


除此之外,國外權威的電影評分網IMDB,諾蘭的電影也名列前茅。


因此,只要諾蘭有新電影的消息...


全球的狂熱粉絲就會統一喊出那句口號:諾蘭出品,必屬精品。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1970年7月30日,諾蘭生於一個英國家庭。


因為媽媽是空姐,小時候經常在美國和英國兩邊跑來跑去。


長大後,優雅的英式口音裡時不時夾雜著幾句美式口音...


1977年,大家剛上小學這個階段,七歲的諾蘭就拿父親的超8攝影機和玩具拍攝自己的“星球大戰”。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直到了1996年,諾蘭才拍攝了他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


《追隨》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追隨》海報


那時的演員大多數都是諾蘭的朋友或兼職,每次能來拍攝的人都不固定,相當於誰有空誰來拍...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由於經費實在有限,演員都是穿著自己的衣服來拍攝的,拍攝場地就在演員之間的家裡轉換。


而攝像機,只有一臺,基本上是靠純手動...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就這樣來來回回“搗鼓”了一年,諾蘭只花了3500英鎊,便完成了這部黑色懸疑大作。


要知道,諾蘭那時還在讀大學...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追隨》一舉獲得舊金山電影節的最佳處女作,豆瓣8.9分,被稱為有史以來成本最低廉的電影之一。


有網友評價到:牛B導演都是從年輕時候就牛B起來的。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追隨》摒棄了傳統的平鋪直敘的敘述,用了一種片段式的、非常規時間的態勢來講述整個故事。


上一個片段與下一個片段並不是按時間的發展順序鏈接的。


彷彿將一個完整的電影結構打碎,再將各個片段不按規則的拼接起來。


這種手法被稱為“非線性敘述”。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世界著名導演中,無不有自己鮮明的電影風格。


提起爆炸,你會想起邁克爾貝。提起文藝、你會想起王家衛。提起懸疑,你會想起希區柯克,提起暴力美學,你會想起北野武、昆汀...


諾蘭的標籤,就是非線性敘述。


這一點在他後兩部作品《記憶碎片》《致命魔術》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記憶碎片》海報,豆瓣8.6分


主人公患有“短期失憶症”,只能記住十幾分鍾前發生的事。


為了尋找殺妻兇手,他寫紙條、拍照片、甚至在身上紋身,才能保存自己的記憶...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整個故事被切割成45個片段,正敘與倒敘相互交錯,並通過彩色和黑白鏡頭區分現實與回憶。


這更像是諾蘭設計的一個拼圖遊戲,需要觀眾將一塊一塊的“片段”拼湊完整,從電影中尋找答案。


2006年,諾蘭順勢推出懸疑電影《致命魔術》由“蝙蝠俠”克里斯蒂安·貝爾與“金剛狼”休·傑克曼扮演兩位魔術師。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電影講述了兩位魔術師頂尖對決,劇情依然被搭建成了一個“諾蘭式”迷宮,讓人猜到了開頭,卻猜不到結局。


這部被稱為魔術電影的“巔峰之作”,其優秀的劇情離不開他的編劇弟弟:喬納森·諾蘭。


曾經為了創作一副劇本,花了近18個月的時間。


熱門美劇《疑犯追蹤》、《西部世界》就是出自他手裡。


不禁讓人感嘆道:諾蘭一家都是才華橫溢的人啊...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說回諾蘭,《記憶碎片》與《致命魔術》並不足以把他捧上神壇。


非線性敘述玩“膩”了,玩起了“深度”,諾蘭突然轉了個身,拍了個超級英雄電影,一戰封神


《蝙蝠俠:黑暗騎士》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IMDB評分排名第4,僅次於《肖申克的救贖》《教父》,當之無愧史上最偉大的超級英雄電影。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一直以來,超級英雄電影都是被詬病“沒內涵”“沒深度”...


但諾蘭,憑藉一己之力將超級英雄電影提升到文藝片的高度。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影片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貼近現實、貼近人心的蝙蝠俠,他不再是一味的只會執行正義。


蝙蝠俠不再是萬眾矚目的英雄,而是這個城市裡揹負著罪孽的沉默的守護者。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英文名

《The Dark Knight》其實並沒有“蝙蝠俠”這個詞,影片更像是一部現實主義的警匪片,刻意暗淡了超級英雄的形象。


當然,影片的成功也離不開小丑希斯萊傑的出色表演。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此後的諾蘭一路順風順水,接連推出《盜夢空間》、《黑暗騎士崛起》、《星際穿越》、《敦刻爾克》。


無一不是票房與口碑兼得,打破了“商業大片沒有深度”的定律。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盜夢空間》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黑暗騎士崛起》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星際穿越》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敦刻爾克》


有人會問,為何諾蘭如此厲害、如此幸運,從來沒有失過手?


在我看來,源於諾蘭拍電影的態度:偏執。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在3D數字電影盛行的今天,諾蘭依然扛著沉重的IMAX膠片攝像機拍攝...


回看諾蘭的十部電影,沒有一部是3D電影。


諾蘭認為,3D的效果只是把屏幕給縮小,而IMAX膠片有更高質量的影像,更宏大的畫面,有一種讓人身臨其境的效果。


力求真實,是諾蘭的原則。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敦刻爾克》


為了拍攝飛機纏鬥畫面,諾蘭直接把IMAX攝影機綁在了機翼上。


甚至讓它跟著飛機掉進水中,膠捲差點全毀...


可謂前無古人,後也不一定有來者。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在電腦特效無所不能的時代,堅持實拍,能不用特效絕不用特效...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敦刻爾克》


明明可以用CG特效來“做人”,諾蘭卻調動了上千名群演,60多艘艦船。


你可以看到真正的噴火式戰機在頭頂呼嘯而過,片場如同戰場...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盜夢空間》著名的打鬥鏡頭:旋轉走廊


諾蘭真的造了一個可以360度旋轉的走廊...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這可難倒了演員,不僅要表演,還要克服失重感。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還有一幕,萊昂納多眼前的洪水衝破玻璃。


諾蘭製作了幾顆“空氣炮彈”,就是為了讓水更具有衝擊效果...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星際穿越》裡,你說一望無際的玉米地是特效?


不,是諾蘭花了半年時間種的。


拍完電影后玉米還賣了個好價錢...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就連重達10000磅的宇宙飛船也能造出來。


造出來可不能虧了,分批裝上飛機再運到冰島實地拍攝...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還有那眼花繚亂的“五維空間”。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最固執的是,機器人也不用特效,就找了個木偶演員操縱它...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就不用說炸醫院、炸飛機、造蝙蝠車這種小兒科的東西了...


諾蘭的特效師就曾抱怨到:在劇組太閒了,基本沒有要做的事。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黑暗騎士》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黑暗騎士崛起》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你在諾蘭電影裡看到的東西,幾乎都是真的。


這也是為什麼看諾蘭的電影總會有一種真實的質感。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有人說:所有的天才都是“偏執狂”。


諾蘭不一定是天才,卻一定是膠片與真實的偏執狂。


每一部新電影,他都拿出了滿滿的誠意,打動了千千萬萬個觀眾,收穫一批又一批粉絲。


2020年7月,時隔《敦刻爾克》三年後,諾蘭帶來了它的新電影:


《信條》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從預告片中,可以看出是一部跟“時間”“空間”有關的“燒腦”大片。


網上已經有許多影迷發表了猜測,時間倒退?空間轉移?異世界?...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預告片中的輪船與汽車是倒放的。


可以肯定,這將又是一部關於“時空”的電影。


2020只看一部電影,那必定是他的電影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位“從不拍爛片”的導演會再次帶給我們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