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t 異步編程

Dart 異步編程

本文是【從零開始,一起學習開發個 Flutter App 吧】路上的第 2 篇文章。

本文將解決上一篇留下的問題: Dart 中是如何進行異步處理的?我們首先簡單介紹了 Dart 中常用的異步處理 Future、sync和await ;第二部分試圖分析Dart作為單線程語言的異步實現原理,進一步介紹IO模型和事件循環模型;最後介紹 如何在 Dart 實現多線程之間的相互通信。

如果你熟悉 JavaScript 的 Promise 模式的話,發起一個異步http請求,你可以這樣寫:

<code>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發起請求
const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open("GET", 'https://www.nowait.xin/');
xhr.onload = () => resolve(xhr.responseText);
xhr.onerror = () => reject(xhr.statusText);
xhr.send();
}).then((response) => { //成功
console.log(response);
}).catch((error) => { // 失敗
console.log(error);
});
/<code>

Promise 定義了一種異步處理模式:do... success... or fail...。

在 Dart 中,與之對應的是Future對象:

<code>Future<response> respFuture = http.get('https://example.com'); //發起請求
respFuture.then((response) { //成功,匿名函數
if (response.statusCode == 200) {

var data = reponse.data;
}
}).catchError((error) { //失敗
handle(error);
});
/<response>/<code>

這種模式簡化和統一了異步的處理,即便沒有系統學習過併發編程的同學,也可以拋開復雜的多線程,開箱即用。

Future

Future 對象封裝了Dart 的異步操作,它有未完成(uncompleted)和已完成(completed)兩種狀態。

在Dart中,所有涉及到IO的函數都封裝成Future對象返回,在你調用一個異步函數的時候,在結果或者錯誤返回之前,你得到的是一個uncompleted狀態的Future。

completed狀態也有兩種:一種是代表操作成功,返回結果;另一種代表操作失敗,返回錯誤。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code>Future<string> fetchUserOrder() {
//想象這是個耗時的數據庫操作
return Future(() => 'Large Latte');
}

void main() {
fetchUserOrder().then((result){print(result)})
print('Fetching user order...');
}
/<string>/<code>

通過then來回調成功結果,main會先於Future裡面的操作,輸出結果:

<code>Fetching user order...
Large Latte
/<code>

在上面的例子中,() => 'Large Latte')是一個匿名函數,=> 'Large Latte' 相當於 return 'Large Latte'。

Future同名構造器是factory Future(FutureOr computation()),它的函數參數返回值為FutureOr類型,我們發現還有很多Future中的方法比如Future.then、Future.microtask的參數類型也是FutureOr,看來有必要了解一下這個對象。

FutureOr 是個特殊的類型,它沒有類成員,不能實例化,也不可以繼承,看來它很可能只是一個語法糖。

<code>abstract class FutureOr {
// Private generative constructor, so that it is not subclassable, mixable, or
// instantiable.
FutureOr._() {
throw new UnsupportedError("FutureOr can't be instantiated");
}
}
/<code>

你可以把它理解為受限制的dynamic類型,因為它只能接受Future或者T類型的值:

<code>FutureOr hello(){} 


void main(){
FutureOr a = 1; //OK
FutureOr b = Future.value(1); //OK
FutureOr aa = '1' //編譯錯誤

int c = hello(); //ok
Future cc = hello(); //ok
String s = hello(); //編譯錯誤
}
/<code>

在 Dart 的最佳實踐裡面明確指出:請避免聲明函數返回類型為FutureOr

如果調用下面的函數,除非進入源代碼,否則無法知道返回值的類型究竟是int 還是Future

<code>FutureOr triple(FutureOr value) async => (await value) * 3;
/<code>

正確的寫法:

<code>Future triple(FutureOr value) async => (await value) * 3;
/<code>

稍微交代了下FutureOr,我們繼續研究Future。

如果Future內的函數執行發生異常,可以通過Future.catchError來處理異常:

<code>Future<void> fetchUserOrder() {
return Future.delayed(Duration(seconds: 3), () => throw Exception('Logout failed: user ID is invalid'));
}

void main() {
fetchUserOrder().catchError((err, s){print(err);});
print('Fetching user order...');
}
/<void>/<code>

輸出結果:

<code>Fetching user order...
Exception: Logout failed: user ID is invalid
/<code>

Future支持鏈式調用:

<code>Future<string> fetchUserOrder() {
return Future(() => 'AAA');
}

void main() {
fetchUserOrder().then((result) => result + 'BBB')
.then((result) => result + 'CCC')
.then((result){print(result);});
}
/<string>/<code>

輸出結果:

<code>AAABBBCCC
/<code>

async 和 await

想象一個這樣的場景:

  1. 先調用登錄接口;
  2. 根據登錄接口返回的token獲取用戶信息;
  3. 最後把用戶信息緩存到本機。

接口定義:

<code>Future<string> login(String name,String password){
//登錄
}
Future<user> fetchUserInfo(String token){
//獲取用戶信息
}
Future saveUserInfo(User user){
// 緩存用戶信息
}
/<user>/<string>/<code>

用Future大概可以這樣寫:

<code>login('name','password').then((token) => fetchUserInfo(token))
.then((user) => saveUserInfo(user));
/<code>

換成async 和await 則可以這樣:

<code>void doLogin() async {
String token = await login('name','password'); //await 必須在 async 函數體內
User user = await fetchUserInfo(token);
await saveUserInfo(user);
}
/<code>

聲明瞭async 的函數,返回值是必須是Future對象。即便你在async函數里面直接返回T類型數據,編譯器會自動幫你包裝成Future

類型的對象,如果是void函數,則返回Future<void>對象。在遇到await的時候,又會把Futrue類型拆包,又會原來的數據類型暴露出來,請注意,await 所在的函數必須添加async關鍵詞。/<void>

await的代碼發生異常,捕獲方式跟同步調用函數一樣:

<code>void doLogin() async {
try {
var token = await login('name','password');
var user = await fetchUserInfo(token);
await saveUserInfo(user);
} catch (err) {
print('Caught error: $err');
}
}
/<code>

得益於async 和await 這對語法糖,你可以用同步編程的思維來處理異步編程,大大簡化了異步代碼的處理。

注:Dart 中非常多的語法糖,它提高了我們的編程效率,但同時也會讓初學者容易感到迷惑。

送多一顆語法糖給你:

<code>Future<string> getUserInfo() async {
return 'aaa';
}

等價於:

Future<string> getUserInfo() async {
return Future.value('aaa');

}
/<string>/<string>/<code>

Dart異步原理

Dart 是一門單線程編程語言。對於平時用 Java 的同學,首先可能會反應:那如果一個操作耗時特別長,不會一直卡住主線程嗎?比如Android,為了不阻塞UI主線程,我們不得不通過另外的線程來發起耗時操作(網絡請求/訪問本地文件等),然後再通過Handler來和UI線程溝通。Dart 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先給答案:異步 IO + 事件循環。下面具體分析。

I/O 模型

我們先來看看阻塞IO是什麼樣的:

<code>int count = io.read(buffer); //阻塞等待
/<code>

注: IO 模型是操作系統層面的,這一小節的代碼都是偽代碼,只是為了方便理解。

當相應線程調用了read之後,它就會一直在那裡等著結果返回,什麼也不幹,這是阻塞式的IO。

但我們的應用程序經常是要同時處理好幾個IO的,即便一個簡單的手機App,同時發生的IO可能就有:用戶手勢(輸入),若干網絡請求(輸入輸出),渲染結果到屏幕(輸出);更不用說是服務端程序,成百上千個併發請求都是家常便飯。

有人說,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多線程啊。這確實是個思路,但受制於CPU的實際併發數,每個線程只能同時處理單個IO,性能限制還是很大,而且還要處理不同線程之間的同步問題,程序的複雜度大大增加。

如果進行IO的時候不用阻塞,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code>while(true){
for(io in io_array){
status = io.read(buffer);// 不管有沒有數據都立即返回
if(status == OK){

}
}
}
/<code>

有了非阻塞IO,通過輪詢的方式,我們就可以對多個IO進行同時處理了,但這樣也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在大部分情況下,IO都是沒有內容的(CPU的速度遠高於IO速度),這樣就會導致CPU大部分時間在空轉,計算資源依然沒有很好得到利用。

為了進一步解決這個問題,人們設計了IO多路轉接(IO multiplexing),可以對多個IO監聽和設置等待時間:

<code>while(true){
//如果其中一路IO有數據返回,則立即返回;如果一直沒有,最多等待不超過timeout時間

status = select(io_array, timeout);
if(status == OK){
for(io in io_array){
io.read() //立即返回,數據都準備好了
}
}
}
/<code>

IO 多路轉接有多種實現,比如select、poll、epoll等,我們不具體展開。

有了IO多路轉接,CPU資源利用效率又有了一個提升。

眼尖的同學可能有發現,在上面的代碼中,線程依然是可能會阻塞在 select 上或者產生一些空轉的,有沒有一個更加完美的方案呢?

答案就是異步IO了:

<code>io.async_read((data) => {
// dosomething
});
/<code>

通過異步IO,我們就不用不停問操作系統:你們準備好數據了沒?而是一有數據系統就會通過消息或者回調的方式傳遞給我們。這看起來很完美了,但不幸的是,不是所有的操作系統都很好地支持了這個特性,比如Linux的異步IO就存在各種缺陷,所以在具體的異步IO實現上,很多時候可能會折中考慮不同的IO模式,比如 Node.js 的背後的libeio庫,實質上採用線程池與阻塞 I/O 模擬出來的異步 I/O [1]。

Dart 在文檔中也提到是借鑑了 Node.js 、EventMachine, 和 Twisted 來實現的異步IO,我們暫不深究它的內部實現(筆者在搜索了一下Dart VM的源碼,發現在android和linux上似乎是通過epoll實現的),在Dart層,我們只要把IO當做是異步的就行了。

Dart 異步編程

Dart 源碼中的 epoll_wait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上面Future那段代碼:

<code>Future<response> respFuture = http.get('https://example.com'); //發起請求
/<response>/<code>

現在你知道,這個網絡請求不是在主線程完成的,它實際上把這個工作丟給了運行時或者操作系統。這也是 Dart 作為單進程語言,但進行IO操作卻不會阻塞主線程的原因。

終於解決了Dart單線程進行IO也不會卡的疑問,但主線程如何和大量異步消息打交道呢?接下來我們繼續討論Dart的事件循環機制(Event Loop)。

事件循環 (Event Loop)

在Dart中,每個線程都運行在一個叫做isolate的獨立環境中,它的內存不和其他線程共享,它在不停幹一件事情:從事件隊列中取出事件並處理它。

<code>while(true){
event = event_queue.first() //取出事件
handleEvent(event) //處理事件
drop(event) //從隊列中移除
}
/<code>

比如下面這段代碼:

<code>RaisedButton(
child: Text('click me');
onPressed: (){ // 點擊事件
Future<response> respFuture = http.get('https://example.com');
respFuture.then((response){ // IO 返回事件
if(response.statusCode == 200){
print('success');
}
})
}
)
/<response>/<code>

當你點擊屏幕上按鈕時,會產生一個事件,這個事件會放入isolate的事件隊列中;接著你發起了一個網絡請求,也會產生一個事件,依次進入事件循環。

在線程比較空閒的時候,isolate還可以去搞搞垃圾回收(GC),喝杯咖啡什麼的。

API層的Future、Stream、async 和 await 實際都是對事件循環在代碼層的抽象。結合事件循環,回到對Future對象的定義(An object representing a delayed computation.),就可以這樣理解了:isolate大哥,我快遞一個代碼包裹給你,你拿到後打開這個盒子,並順序執行裡面的代碼。

事實上,isolate 裡面有兩個隊列,一個就是事件隊列(event queue),還有一個叫做微任務隊列(microtask queue)。

事件隊列:用來處理外部的事件,如果IO、點擊、繪製、計時器(timer)和不同 isolate 之間的消息事件等。

微任務隊列:處理來自於Dart內部的任務,適合用來不會特別耗時或緊急的任務,微任務隊列的處理優先級比事件隊列的高,如果微任務處理比較耗時,會導致事件堆積,應用響應緩慢。

Dart 異步編程

isolate event loop

你可以通過Future.microtask 來向isolate提交一個微任務:

<code>import 'dart:async';

main() {

new Future(() => print('beautiful'));
Future.microtask(() => print('hi'));
}
/<code>

輸出:

<code>hi
beautiful
/<code>

總結一下事件循環的運行機制:當應用啟動後,它會創建一個isolate,啟動事件循環,按照FIFO的順序,優先處理微任務隊列,然後再處理事件隊列,如此反覆。

多線程

注:以下當我們提到isolate的時候,你可以把它等同於線程,但我們知道它不僅僅是一個線程。

得益於異步 IO + 事件循環,儘管Dart是單線程,一般的IO密集型App應用通常也能獲得出色的性能表現。但對於一些計算量巨大的場景,比如圖片處理、反序列化、文件壓縮這些計算密集型的操作,只單靠一個線程就不夠用了。

在Dart中,你可以通過Isolate.spawn 來創建一個新的isolate:

<code>void newIsolate(String mainMessage){
sleep(Duration(seconds: 3));
print(mainMessage);
}

void main() {
// 創建一個新的isolate,newIoslate

Isolate.spawn(newIsolate, 'Hello, Im from new isolate!');
sleep(Duration(seconds: 10)); //主線程阻塞等待
}
/<code>

輸出:

<code>Hello, Im from new isolate!
/<code>

spawn 有兩個必傳參數,第一個是新isolate入口函數(entrypoint),第二個是這個入口函數的參數值(message)。

如果主isolate想接收子isolate的消息,可以在主isolate創建一個ReceivePort對象,並把對應的receivePort.sendPort作為新isolate入口函數參數傳入,然後通過ReceivePort綁定SendPort對象給主isolate發送消息:

<code>//新isolate入口函數
void newIsolate(SendPort sendPort){
sendPort.send("hello, Im from new isolate!");
}

void main() async{
ReceivePort receivePort= ReceivePort();
Isolate isolate = await Isolate.spawn(newIsolate, receivePort.sendPort);
receivePort.listen((message){ //監聽從新isolate發送過來的消息

print(message);

// 不再使用時,關閉管道
receivePort.close();

// 關閉isolate線程
isolate?.kill(priority: Isolate.immediate);
});
}
/<code>

輸出:

<code>hello, Im from new isolate!
/<code>

上面我們瞭解了主isolate是如何監聽來自子isolate的消息的,如果同時子isolate也想知道主isolate的一些狀態,那該如何處理呢?下面的代碼將提供一種雙向通信的方式:

<code>Future<sendport> initIsolate() async {
Completer completer = new Completer<sendport>();
ReceivePort isolateToMainStream = ReceivePort();

//監聽來自子線程的消息
isolateToMainStream.listen((data) {
if (data is SendPort) {
SendPort mainToIsolateStream = data;
completer.complete(mainToIsolateStream);
} else {
print('[isolateToMainStream] $data');
}
});

Isolate myIsolateInstance = await Isolate.spawn(newIsolate, isolateToMainStream.sendPort);
//返回來自子isolate的sendPort
return completer.future;
}

void newIsolate(SendPort isolateToMainStream) {
ReceivePort mainToIsolateStream = ReceivePort();
//關鍵實現:把SendPort對象傳回給主isolate
isolateToMainStream.send(mainToIsolateStream.sendPort);

//監聽來自主isolate的消息
mainToIsolateStream.listen((data) {
print('[mainToIsolateStream] $data');
});

isolateToMainStream.send('This is from new isolate');
}

void main() async{
SendPort mainToIsolate = await initIsolate();
mainToIsolate.send('This is from main isolate');
}

/<sendport>/<sendport>/<code>

輸出:

<code>[mainToIsolateStream] This is from main isolatemain end
[isolateToMainStream] This is from new isolate
/<code>

在 Flutter 中,你還可以通過一個簡化版的compute函數啟動一個新的isolate。

比如在反序列化的場景中,直接在主isolate進行序列化:

<code>List<photo> parsePhotos(String responseBody) {
final parsed = json.decode(responseBody).cast>();

return parsed.map<photo>((json) => Photo.fromJson(json)).toList();
}

Future<list>> fetchPhotos(http.Client client) async {
final response =
await client.get('https://jsonplaceholder.typicode.com/photos');
//直接在主isolate轉換
return parsePhotos(response.body);
}
/<list>/<photo>
/<photo>/<code>

啟動一個新的isolate:

<code>Future<list>> fetchPhotos(http.Client client) async {
final response =
await client.get('https://jsonplaceholder.typicode.com/photos');
// 使用compute函數,啟動一個新的isolate
return compute(parsePhotos, response.body);
}
/<list>/<code>

本示例的完整版:Parse JSON in the background

Dart 異步編程

isolate 消息傳遞示意圖

總結一下,當遇到計算密集型的耗時操作,你可以開啟一個新的isolate來併發執行任務。不像我們常規認識的多線程,不同的isolate之間不能共享內存,但通過ReceivePort和SendPort可以構建不同isolate之間的消息通道,另外從別的isolate傳來的消息也是要經過事件循環的。

  1. Dart asynchronous programming: isolate and event loops
  2. The Event Loop and Dart
  3. Node.js 的異步 I/O 實現
  4. Dart Isolate 2-Way Communication
  5. 徹底搞懂Dart異步

關於AgileStudio

我們是一支由資深獨立開發者和設計師組成的團隊,成員均有紮實的技術實力和多年的產品設計開發經驗,提供可信賴的軟件定製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