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南非酒鄉,開普半島的山谷中藏著一座小法國波爾多

前方的色彩又開始逐漸明朗起來。從南非東海岸開始一路向西,這條蜿蜒起伏的海濱大道帶著我們領略湖光山色、海闊天空,在駛出晦暗的杭斯拜後逐漸被群山攬入懷抱,開始有了曲徑通幽的隱逸。山巒、森林的曲線和色彩都在奶油色的陽光中變得溫婉起來,猶如莫蘭迪的油畫一般。

探訪南非酒鄉,開普半島的山谷中藏著一座小法國波爾多

通往南非酒鄉弗朗斯胡克的路上

弗朗斯胡克(Franschhoek)靜靜地躺在這群山的懷抱中。自然的滋養讓這座小鎮豐潤而醇香——似乎只需要等待這如蜜一樣濃稠的陽光包裹著整片青翠滴入她的橡木桶,就能醞釀出南非最好的葡萄酒汁。事實也的確如此,南非酒鄉,我循著她的醇香到了。

探訪南非酒鄉,開普半島的山谷中藏著一座小法國波爾多

弗朗斯胡克就位於明媚的山谷中,充裕的日照讓此地成為釀葡萄酒的理想之地

穿過一大片羅漢松林,弗朗斯胡克的面貌逐漸顯現出來。我原本以為這是一座簡陋原始的非洲小鎮,但弗朗斯胡克卻精緻地出乎意料。一駛出森林便是小鎮的中心區域,街道兩旁遍佈著餐廳、咖啡館和酒吧,這些氛圍輕鬆的小店開在形態各異的老式建築裡。雖然建築造型迥異,但貫穿其間的歐式風格讓它們的存在和諧又豐富。

探訪南非酒鄉,開普半島的山谷中藏著一座小法國波爾多

弗朗斯胡克是南非的法式小鎮,不僅擁有法式風情,還承載著真正的法國血統


探訪南非酒鄉,開普半島的山谷中藏著一座小法國波爾多

白色歐式建築和雕塑

在90年代初期,弗朗斯胡克的經濟開始呈爆發式增長,政府對當地建築的改造拆修卻有著嚴格的限制,因此,這座南非最古老的小鎮的法式風格才得以保留。和人一樣,一座城鎮的氣質倘若單憑模仿,恐怕最終也只能落得個不倫不類,而這裡的法式風情卻來自骨子裡。

探訪南非酒鄉,開普半島的山谷中藏著一座小法國波爾多

1688年,長期遭受迫害的法國胡格諾派(Huguenot)教徒逃難於此,決定在這片溫潤明媚的土地上安居置業,建立農場。這片土地因此也被名為“French Corner”(法國角),後來被荷蘭殖民者直譯為Franschhoek。弗朗斯胡克,這片寄託了胡格諾派法國人鄉愁的土地,也傳承了法國人的傳統。這片山谷中的綠洲陽光充裕,正是釀造葡萄酒的理想之地。La Motte, Champagne, La Cotte, Cabrière, La Provence等農場在300多年後依然酒香四溢,成為南非最頂級的酒莊。而弗朗斯胡克每一年都會慶祝巴士底日、舉行法式滾球比賽、品嚐法國布里乾酪。

探訪南非酒鄉,開普半島的山谷中藏著一座小法國波爾多

拉莫特酒莊坐落於山腳下,群山的青翠一瀉而下,在谷底渲染開來形成酒莊開闊的草坪。陽光慷慨潤育,葡萄園中開著碩大的血紅色玫瑰。十月正值南非春末,並非收穫的季節。莊園的葡萄藤貪婪地吮吸著陽光雨露,恣意生長。葡萄藤的葉子很小,但結出的葡萄卻能釀成全南非最好的紅酒。

探訪南非酒鄉,開普半島的山谷中藏著一座小法國波爾多

拉莫特酒莊位於山腳下


探訪南非酒鄉,開普半島的山谷中藏著一座小法國波爾多


走進酒莊,南非本土氣質與歐式風情交融之下呈現出拉莫特這座南非三大酒莊之一獨有的韻味。拉莫特酒莊最初也是胡格諾派教徒建立的農場,1970年被大亨安東·魯伯特(Anton Rubert)買下,改建為現有的酒莊。

探訪南非酒鄉,開普半島的山谷中藏著一座小法國波爾多

無處不在的非洲原住民風格建築融以現代風,掩映於酒莊繁茂的花木之間。餐廳是原木屋頂的部落風格建築裝上了整塊的落地式玻璃,沿著走廊鑲上弧形水池,擺上硬木餐桌,支起帆布遮陽篷,再以歐式風格的人物雕塑做點綴,拉莫特酒莊在群山的擁吻中既與自然融為一體,又作為一座隱逸的小歐式花園遺世獨立。

探訪南非酒鄉,開普半島的山谷中藏著一座小法國波爾多

拉莫特酒莊一角


探訪南非酒鄉,開普半島的山谷中藏著一座小法國波爾多

簡樸的酒莊大門內外連接的彷彿是兩個世界,穿過大門,走進花園便是另一番光景。餐廳(Pierneef à La Motte Restaurant)以雅各布·亨德里克·皮耶尼夫(Jacob Hendrik Pierneef)的名字命名,這位南非著名的景觀藝術家、畫家將南非的自然景觀視為一生的靈感繆斯。在他的作品中,自然景觀被簡化為了幾何結構,僅用線條、平面和顏色來表現自然的和諧。環視拉莫特周遭,山巒、莊園、建築正以極簡的線條合而為一,似乎寥寥數筆就能將酒莊的輪廓色彩勾勒渲染出來。

探訪南非酒鄉,開普半島的山谷中藏著一座小法國波爾多


探訪南非酒鄉,開普半島的山谷中藏著一座小法國波爾多


花人民幣40元就可以到品酒室品嚐紅酒。坐在桃木圓桌旁,五種不同的葡萄酒由身著正裝的服務生逐一端上。坐在我對面的一對衣著考究的法國夫婦輕輕地晃動著酒杯,觀察著杯壁上的色染。他們動作優雅,用法語低聲交談著。我零星聽到“rouge”一詞。我對品酒一竅不通,但我知道法國人對酒的顏色有一個非常優雅的稱呼“robe”(酒裙)。五種葡萄酒一一滑過舌根,我品不出箇中的差別,只覺得酒汁的醇香和酒精的作用猶如舞動的裙邊一樣,rouge色的酒裙實在撩人。

探訪南非酒鄉,開普半島的山谷中藏著一座小法國波爾多

除了紅酒,拉莫特酒莊亦以精緻的午餐享譽酒鄉。點一份小牛排,品嚐三層熟小牛排的極鮮,佐以一瓶葡萄酒。肉汁激發了葡萄酒汁的醇馥幽鬱在口腔中綻放開來。在紅酒的撩撥中,山巒、樹林、花草還有房屋的形狀都幻化為了簡單的線條,就像酒莊博物館裡皮耶尼夫的畫作一樣。難怪無論飲酒與否,只要來到酒鄉就必須到酒莊品一次酒,紅酒會帶你看弗朗斯胡克真正的樣子。這裡日照極長,長到彷彿時間都不會過去。醞釀成為了跨越時間的唯一方式。人們只需要等待橡木桶中飄出馥郁的酒香。對於飽受迫害的法國胡格諾教徒是如此,對於在近4個世紀後,紛至沓來的遊客亦是如此。只是流亡的避難所成為了飄香的酒鄉,蓴鱸之思也變成了賓至如歸。那些建立家園的人大概沒想到,這個“法國角”最終會一舉躋身南非最貴的城鎮,還被《孤獨星球》評為2019南非最物超所值的旅行地。但即使如此,那最初的既來之則安之賦予這座小鎮的與世無爭令人欣慰地讓所有來到這裡的人都找到了內心的平靜。

探訪南非酒鄉,開普半島的山谷中藏著一座小法國波爾多



弗朗斯胡克旅遊攻略

胡格諾紀念館(Huguenot Memorial Museum):

大人/兒童 10/2蘭特,週一~週六 9-17點,週日14-17點。博物館由胡格諾教徒建造,見證了弗朗斯胡克的歷史。

Ceramics藝術館(Ceramics Gallery):弗朗斯胡克以諸多精美的畫廊著稱。在該藝術館內,可以欣賞到南非最傑出的陶藝家之一大衛·沃特斯(David Walters)進行創作的過程。週一~週日:10-18點。

拉莫特酒莊(La Motte):週一~週六 9-17點

皮耶尼夫餐廳:人均100~200蘭特

品酒:80蘭特

玩法:參觀皮耶尼夫藝術博物館;莊園歷史步行遊,參觀4座國家紀念碑和穀類加工點,現場品嚐麵包(週三10:00,需預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