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頭三年”是關鍵,家長這3方面若做到位,智商會高於同齡人

都說一個人的一生由智力水平決定,很多媽媽在懷孕時就想著“怎麼才能讓寶寶更聰明?”

而研究發現:寶寶3歲前的成長、發育和學習等過程,都影響著寶寶未來的人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歲定八十”。

寶寶出生的頭三年為什麼如此重要?


寶寶“頭三年”是關鍵,家長這3方面若做到位,智商會高於同齡人

寶寶“頭三年”是關鍵,家長這3方面若做到位,智商會高於同齡人

3歲前是寶寶大腦發育“飛躍期”

寶寶的智力並不完全由先天基因決定,更多的是後天環境的影響和培養。

寶寶的大腦發育可以分為以下3個階段:

第一階段:胎兒3個月-產後6個月,大腦發育完成率約50%-60%;

第二階段:產後6個月-3歲,大腦發育完成率約80%-90%;

第三階段:3歲-6歲,基本達到成人水平。

也就是說,大腦發育程度有80%~90%在寶寶3歲前完成。


寶寶“頭三年”是關鍵,家長這3方面若做到位,智商會高於同齡人


大腦發育的過程實際上是神經元和神經元之間建立連接的過程。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總結20年的研究結果指出:寶寶3歲前的大腦,每秒鐘會產生700-1000個神經元連接。神經元之間建立連接越多,寶寶的反應能力就越快,也就越聰明。


寶寶“頭三年”是關鍵,家長這3方面若做到位,智商會高於同齡人


神經元連接更多地受後天環境、刺激的影響,神經元連接是大腦發育的基礎,對寶寶一生的學習能力、認知水平、反應能力等重要學習能力,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寶寶出生的頭三年,家長一定要把握住。

那麼,怎麼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呢?

寶寶“頭三年”是關鍵,家長這3方面若做到位,智商會高於同齡人

家長這3方面做到位,寶寶更聰明

心理學家、腦科學家、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提出過:刺激孩子大腦發育的3個方法,分別是運動、遊戲和閱讀。


寶寶“頭三年”是關鍵,家長這3方面若做到位,智商會高於同齡人


  • 運動

寶寶在運動的時候,會促進身體產生更多的多巴胺、血清素和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這些物質會加速神經元連接的速度,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增強反應能力。


寶寶“頭三年”是關鍵,家長這3方面若做到位,智商會高於同齡人


在寶寶還沒有學會走路之前,家長們可以幫助寶寶運動,多做一些撫摸的動作,經常動一動寶寶的小手小腳。學會走路之後,多進行戶外運動,可以跟著音樂跳舞,跑跑跳跳等。

  • 遊戲

洪蘭教授經過實驗發現:兒童在遊戲時,會產生一種特殊物質,這種物質經過提取後,能幫助神經分叉快速生長。

寶寶“頭三年”是關鍵,家長這3方面若做到位,智商會高於同齡人


遊戲並不是學習的敵人,在寶寶3歲前,遊戲反而是促進大腦發育的重要途徑。寶寶在進行遊戲的過程中,不管是想象力還是創造力都在盡情發揮,更容易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


寶寶“頭三年”是關鍵,家長這3方面若做到位,智商會高於同齡人


  • 閱讀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在多年推廣閱讀的演講上說:21世紀競爭的必要條件——快速吸收訊息的能力與正確表達意思的能力。

在洪蘭教授看來,閱讀可以改變大腦,是吸取信息最快的方式。眼睛一分鐘可以看到668個字,而說話最快一分鐘只有250個字,閱讀的速度可以達到說話的3倍。


寶寶“頭三年”是關鍵,家長這3方面若做到位,智商會高於同齡人

閱讀可以更快地獲取知識,讓孩子的智力無限延伸,提升寶寶的閱讀能力是關鍵。

洪蘭教授認為,大量閱讀繪本和課外讀物是增加閱讀能力的方法。我在女兒1歲左右就開始培養她的閱讀能力,給寶寶選擇一些故事簡單、明瞭的繪本,比如這套《幼兒情商、行為管理》。講故事的過程中就會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以培養寶寶的日常生活行為、習慣為主題,讓寶寶從小養成好習慣。


寶寶“頭三年”是關鍵,家長這3方面若做到位,智商會高於同齡人


不僅能促進寶寶的智力成長,還能更輕鬆地讓寶寶學會“不挑食”、“常刷牙”、“生活自理”、“懂禮貌”等行為和道理。相比大人反覆地講述大道理, 這些簡潔有趣的小故事寶寶更容易聽得懂。圖片的色彩鮮豔、明麗,讓寶寶產生閱讀興趣,引導寶寶養成更好的行為習慣。

寶寶“頭三年”是關鍵,家長這3方面若做到位,智商會高於同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