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戰型殲-16戰機的三大絕招

隨著科技和信息的發展,空中電子戰兵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近年來,隨著太行發動機的不斷成熟,殲11系列逐漸挑起了大梁,參考蘇30MKK研製的殲16成了殲20的御用助手,取代飛豹已成定局,它不但有強悍的對地攻擊能力,電子戰版也有很大潛力,可直接對抗F35,在F22面前也有招架之力,能有效填補殲20上量以前四代機的空缺,總的來說,它有三個絕招:

電子戰型殲-16戰機的三大絕招

一是電戰版殲16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有很強的電子干擾功能。中美兩國的有源相控陣雷達走了多功能路線,EA-18G裝備的AN/APG-79 型有源相控陣雷達不僅功率強勁,且在用雷達的其它功能時,可分出一部分T/R 單元對敵機雷達進行離散的干擾壓制,殲16的1491雷達在孔徑上遠超F35,可以分出更多的T/R單元用於電子戰。殲16還換裝了第三代紅外光電搜索系統(IRST),使用紅外焦平面陣列器件,可通過引導確定F35的座標,一旦其雷達開機,立即進行干擾壓制,使敵無法完成搜索跟蹤。

電子戰型殲-16戰機的三大絕招

第二就是電戰殲16可攜更多的干擾吊艙,包括KG800的改進型號,它很可能採用氮化鎵器件進一步提高功率,AN/ALQ-99這個型號的吊艙最大功率已經可以達到6.8千瓦左右,氮化鎵芯片的能量密度是砷化鎵芯片的5-10倍,相對而言,F35的APG81雷達就顯得有些名不副實了,雖然F35最大起飛重量超過30噸,但其長度僅15.67米,翼展10.7米,就尺寸來說仍屬於輕型戰鬥機,因此,它的APG-81雷達不得不採用了較小的陣面尺寸,陣列數目有所減少,作用距離大約只有APG-77雷達的三分之二。

電子戰型殲-16戰機的三大絕招

第三是KG800可有效干擾導彈的雷達導引頭,專用大型電戰吊艙頻率覆蓋範圍很廣,連AGM88的反輻射導引頭都號稱可以覆蓋2-18GHZ的頻率範圍,大型吊艙更是不在話下,功率卻不可同日而語,像ALQ99這種吊艙不僅能干擾地基雷達、預警機、戰鬥機,導彈的雷達導引頭更逃不出它的五指山,由於彈載雷達的體積很小,功率受到嚴格限制,直接影響到了它信噪比, 更糟糕的是空空導彈處理干擾的時間極短,通常只有十幾秒的時間,雷達制導導彈的命中率本來就不及紅外製導的格鬥導彈,而干擾吊艙又進一步降低了F35導彈的命中率。

電子戰型殲-16戰機的三大絕招

除了以上三點,電戰殲-16的平臺優勢也非常明顯,它使用了更能適應粗暴起降的強化雙輪主起落架替代了原殲11B的單輪主起落架。經過結構加強後,其重型掛載能力已經不遜於蘇30MKK,其最大極限載荷超過12噸,擁有12個外掛點,其中就有高達5個重載掛點,特別是進氣道之間的串聯式掛架,有攜帶重達4噸的X41超音速反艦導彈的能力,用來掛載電子戰吊艙的話,將是威力無比,絕非脫胎於中型機又受制於艦載的EA18G可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