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展孩子的多元智力?


如何發展孩子的多元智力?

孩子在學習能力和學習進度方面會存在個體差異,有的孩子在學習上是慢熱型,而有的孩子學習接受速度非常快。所以,也許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學霸,但每個孩子肯定都有他們自身的潛能。

其實,人類個體在發展內容和速度上都存在著巨大的個體差異。比如,哲學家約翰·穆勒3歲時開始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希臘語,6歲半時寫了一部羅馬史,8歲時不僅掌握了拉丁語,還開始學習幾何和代數。而蘇珊有嚴重的智力障礙,27歲時還生活在一個智障服務機構,智商只有37,她沒有讀寫能力,甚至不會自己吃飯、穿衣服,還一直對人傻笑。但讓人驚訝的是,任何詩,她只要聽一遍,就能一字不差地背誦下來。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加德納開創性地提出了強調人類智力多樣性的多元智力理論。傳統智力測驗只包含三種智力:言語智力、邏輯-數理智力和空間智力。而這些智力測驗的內容與學校教育內容有諸多重合之處,因此造成人們常常根據學習成績高低來判斷一個人聰明與否。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人的智力包含8種類型:言語智力、數理-邏輯智力、空間智力、音樂智力、身體-運動智力、內省智力、人際交往智力和自然觀察智力

。在某一領域高智力的人並不一定在其他領域也是高智力。一個人可能在藝術、體育、人際交往或者自我認知方面有傑出天賦,但在傳統的智力測驗上可能得分就不會很高。

所以,家長們不能完全按照學習成績來評定自己孩子智力的高低,這可能會掩蓋孩子其他方面智力的發揮。那麼,家長們應該如何發展孩子的多元智力呢?下面檸檬給各位家長一些建議~

一、給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嘗試機會。通過這些嘗試,孩子可以發展自身的潛能,家長們可以觀察孩子的興趣點和潛能在哪方面。除了日常的學習生活以外,相信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但是有一個問題:孩子們上的興趣班是他們自己感興趣的活動還是家長將自己未完成的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

有一些家長,自己小時候想學鋼琴沒有學成,做了父母之後卻打著愛的名義逼著孩子去學鋼琴,可是他們從來沒有問過自己的孩子到底喜歡什麼,這就可能導致孩子不能自由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孩子的潛能也就沒有辦法正常發揮出來。所謂給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嘗試機會,是讓他們自己選擇、自由發揮,而不是被選擇、被安排。

如何發展孩子的多元智力?

二、尊重孩子的學習方式和速度。比如,有的孩子擅長抽象思維,有的孩子擅長形象思維;有的孩子喜歡快速完成作業,有的孩子喜歡慢工出細活。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家長們不能太急功近利,打破孩子自身的規律。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家長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家的孩子作對比,其實家長們只是片面的將別人家孩子的優點與自己家孩子的缺點作對比,並沒有看到孩子自身的特點和長處。所以,從現在開始,用讚賞的眼光看待你的孩子,尊重他們自身的特性,你會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三、允許孩子嘗試錯誤。曾經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說過一句話,“我從不為我的孩子犯錯誤而擔心,相反我會為他感到高興,因為這代表著他又長了一個智慧”。因此,家長們要正確看待孩子犯錯的事情,不要認為這是不好的事情,相反,孩子只有在不斷地試錯中才能成長更快。他們通過嘗試錯誤進行學習,也會從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這對他們未來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四、鼓勵孩子堅持不懈。即使從事自己有興趣並且很擅長的活動,孩子也會碰到一些困難和挫折,這個時候應該鼓勵孩子堅持,並和孩子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著名心理學家說過,“每件事情都有兩種以上的解決方案”。成功人士必不可少的品質之一就是堅韌性,所以培養孩子堅韌不拔的品質是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孩子會在這一過程中成功挖掘屬於他的天地。

五、通過一些注意和執行控制的遊戲活動,如視覺搜索、衝突控制等,有意識地訓練和刺激兒童執行注意神經網絡的發展,為學校課程學習做準備。孩子是天生的遊戲家,在遊戲中可以培養孩子各種能力和品質。比如,家長可以和他們做角色互換的遊戲培養人際交往智能,嘗試延遲滿足的遊戲培養他們自我控制能力等等。

培養孩子就如同栽花種草,你用松樹的肥料培養牡丹,牡丹長不開,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養松樹,松樹也會受不了。尊重孩子自身的發展,挖掘他們本身的特質,你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耀眼的星星。

如果你覺得這篇內容對你挺有啟發,歡迎關注訂閱~

您的點贊是對我最高的讚賞(收藏不點贊,都是耍流氓-_- )

孩子不聽話、不愛學習、書寫粗心、計算馬虎、寫作業拖拉、成績上不去....等一切關於學習、成長過程中問題,私信我,有問必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