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識:什麼是“白洞”?

科普知識:什麼是“白洞”?


“黑洞”大家都知道。是指時空曲率大到連光都無法從其範圍視界逃脫的天體,所謂的“視界”是指黑洞周圍的一個界面,一旦進入這個界面,那麼就連光也無法逃脫。

黑洞的神秘之處在於它的無形,科學家們無法探知和觀察黑洞內部,通俗的講,我們看不到黑洞的存在,只能通過觀測星系在它周圍形成的旋轉體來確定黑洞的存在。

黑洞有著巨大的引力,黑洞,是太空中最為奇妙的天體之一,它的強大、神秘莫測讓人著迷。

科普知識:什麼是“白洞”?


現在,我們只能通過各種精密的望遠鏡遠遠窺探它的周邊物質形態。最近,我國的天文科學家成功的觀測到兩個黑洞的存在,並精確的拍照了黑洞周圍旋轉的天體。目前我們無法確切知道黑洞內部到底是什麼樣的,瞭解這個神秘的天體,只能通過我們的想象力。

可是,它越是神秘,我們就越想一探究竟。

雖然人類給這個迷人的天體取名為黑洞,但它並不真的是一個空空的洞,相反,黑洞的密度極其巨大,能把10倍於太陽質量的恆星壓縮成直徑為五十公里大小的一個小球體。

黑洞這個名稱是1967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提出來的。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當一個大質量恆星死去時,它就會留下一個非常小的、緻密的殘核,如果這個殘核的質量大於3倍的太陽質量(一個太陽質量是1.9891*1030千克),由它產生的強大的引力則會吞噬其他一切力量,最終形成黑洞。

科普知識:什麼是“白洞”?


那麼什麼又是“白洞”呢?

這是一個新名稱,顧名思義就是和黑洞相反的一種天體。

這個“白洞”也是和黑洞一樣比較神秘的存在,“白洞”到底是否真實存在於宇宙中,到目前為止還只是一個理論名詞,科學家並沒有真實的發現它的蹤跡。不過科學家推測也許“白洞”跟黑洞是相輔相成的,有一個黑洞的存在就會有一個“白洞”的存在,不過這些現在都只是理論上的猜測。

也有科學家認為“白洞”可能並不存在的,因為現在宇宙中所存在的黑洞其實要複雜很多,這些黑洞並不是一直存在的,而是有可能某個恆星坍塌之後才形成的,這樣說來就破壞了時間上的“白洞”反推演性。

黑洞吞噬大量物質,在黑洞中被旋轉揉搓擠壓沉降,變成非常非常緻密的小小球形體。在此過程中黑洞就會向太空中噴發出大量x射線和伽馬射線。

被揉搓擠壓的物質小球,經黑洞旋轉到宇宙的某個地方拋了出來,這個地方就叫“白洞”。物質不滅定律和能量守恆就是這樣不斷衍生。

科普知識:什麼是“白洞”?


有點像我們在波濤洶湧的大江大河上看到的漩渦,它會把漂流到自己跟前的任何物體吸收進去,旋轉到河底,在很遠的地方噴了出來。

也有人說,黑洞吞噬的任何物質,是不會被拋出的。物質將被擠壓變成一個元點,為下次的宇宙大爆炸積蓄能量。這種說法沒有得到任何科學家們的贊同。

儘管黑洞的基本形成過程已經搞清楚了,但黑洞學界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一個謎團,黑洞擁有超強的吸引力,能夠將周圍的一切天體物質都吸入內部,而且只往裡吸入,不往外出的類型,就像是一個單項進入口,那麼相對來說就需要存在一個只出不進的出口,這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白洞”,雖然現在對於“白洞”還沒有確切的證據能夠證明,不過相信隨著科學家的不斷探索,最終或許真的在未來某一天證明了“白洞”的存在。

還有待於我們的天文學家們做進一步的觀測和研究。


科普知識:什麼是“白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