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秦嶺見聞:去神仙洞參觀,門口石碑上書寫:大唐貞觀年間建造


冬至日去秦嶺寫生,從310國道立遠站進山,大約8公里就到我們的目的地了。聽說這裡有一處唐朝貞觀年間的建築。進入深溝後已經不能坐車了,只能徒步。一株皂角樹映入我們的眼簾,看樹皮已經非常蒼老了,問了老鄉,老鄉說已經超過100年了。我的天哪,好有歷史滄桑感。可以想象到許多年前,村民民就用這皂角樹汁洗衣服的場景。

幾頭黃牛在悠閒的吃著枯草,看到有人來到,睜大眼睛在看著我們。

冬季山溝裡的水非常清澈

抬頭望去,一株大樹上的柿子在藍天的映襯下格外鮮紅,由於環境的艱苦,山裡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去了,這麼高的柿子樹,老年人打不下來,只能任其壞在枝頭。

拾級而上,山路非常陡峭,鄉民們把路用水泥硬化了,好走多了。

小橋流水,可惜沒有人家。

此處取名為仙橋,不知為何,走上橋後有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

這段路非常難走,腳下是在巨石上鑿出來的臺階,右面是萬丈深淵,雖然有扶手,可任然嚇得腿肚子直打哆嗦。

用三根鐵柱子作為全部的支撐點,看來上面是建築。

終於上來了,神仙洞就在裡面,可惜大殿門上鎖了,我們進不去。

旁邊一處比較平滑的石頭上依稀刻有文字,可惜年代久遠已經看不清楚了。

後人為了紀念神仙洞的建造,另立石碑以作紀念,把巨石上的字全部寫在碑上,我仔細一看居然是大唐貞觀年間的,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彷彿看見了2000多年前古人在這裡修道的場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