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覺世善堂重煥光彩,張運傑菩薩香火傳國外

位於揭陽市砲臺鎮東嶺陸村的覺世善堂,乃張運傑菩薩(門下弟子稱張老師)於1914年所創建的,距今已逾百年,期間幾經修建,最後於2019年農曆11月重建落成,主壇供奉宋大峰祖師、呂洞賓仙師、張運傑菩薩。

揭陽覺世善堂重煥光彩,張運傑菩薩香火傳國外

揭陽覺世善堂重煥光彩,張運傑菩薩香火傳國外

張運傑1881年生於普寧縣塗溝富商家,字守愚,號之勳,年弱冠,披剃佛門。受戒於羅浮山,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修成正果。

揭陽覺世善堂重煥光彩,張運傑菩薩香火傳國外

揭陽覺世善堂重煥光彩,張運傑菩薩香火傳國外

潮安縣大吳鄉距離覺世善堂數十里,鄉中建於光緒癸未九年(1883)的修德善堂養心社,供奉大峰祖師,因失修,香火不繼。他夜夢祖師指引,到大吳鄉重振香火。遂於光緒丁未三十三年(1907),應夢朝址壇而去,組織理事會,廣招社友,振興堂務,重興慈善事業,鄉人讚頌。

揭陽覺世善堂重煥光彩,張運傑菩薩香火傳國外

張菩薩立心濟世,施醫施藥,施棺贈葬,為收埋揭陽縣炮臺鎮東嶺村臨桑浦山一帶荒冢白骨,於1914年卜吉該山莊興建覺世善堂,收埋白骨。勵志宣化,運心濟世,救苦救難。周邊廣受益處,如內洋村等村民受惠不鮮,萬分敬重。又於1922年創建揭陽縣登崗鄉覺真善堂,救濟貧民。

揭陽覺世善堂重煥光彩,張運傑菩薩香火傳國外

張菩薩修苦行,在善堂內每日做唸佛功課。除了以岐黃之術無償施藥,贈棺助葬,惠澤黎庶外,還挑簍外出,沿路一頭收拾廢字紙,另一頭收拾動物遺屍掩埋。1926年農曆十一月十六日,師功果圓滿,在大吳修德善堂涅槃,聖壽四十有六,舍利奉安於覺世善堂內左殿下。

揭陽覺世善堂重煥光彩,張運傑菩薩香火傳國外

揭陽覺世善堂重煥光彩,張運傑菩薩香火傳國外

新加坡華僑深受運傑法師善舉所感動,認為師行菩薩道已成菩薩,故1940年新加坡淪陷時,諸弟子設師尊壇祈禱平安,庇佑四境。為酬鴻恩,於1950年建立同德善堂念心社,以運傑菩薩為偶像,大做扶貧濟困善事,秉承張菩薩聖願,廣行救苦救難責任。

揭陽覺世善堂重煥光彩,張運傑菩薩香火傳國外

1985年以鄭春發主席為首,率進香團來訪張菩薩所創揭陽炮臺東嶺的覺世善堂尋根,華僑們遂樂捐200餘萬元,加之鄉內外捐200萬元,至1998年重建成2000餘平方米的覺世善堂,分大峰殿、張菩薩殿等,扶貧濟困。1994年落成運傑中學、覺世亭(現已拆遷)等,助學修路,善績顯著。1996年丙子三月,“覺世善堂、新加坡同德善堂同立”《運傑菩薩聖史、覺世善堂重興碑記》,豎於堂中。

揭陽覺世善堂重煥光彩,張運傑菩薩香火傳國外

由新加坡同德善堂念心社主動,南洋及潮州各堂供奉師尊運傑菩薩,有新加坡同德安老院師尊壇,新加坡修德善堂養心社,大芭窯修德善堂,武吉知馬修德善堂、運德善堂同心社、華報善堂,馬來西亞苯珍修德善堂、麻披修德善堂、馬六甲修德善堂,印尼廖內同德善堂念心社、念心堂,潮安鯤江鄉緬源堂、彩塘鎮彩德善堂、鰲頭鄉黃厝尾彩德善堂、仙橋鄉義心社,連原有覺世、覺真、大吳修德三堂,共19堂為同根一脈,海內外枝榮葉茂。

揭陽覺世善堂重煥光彩,張運傑菩薩香火傳國外

砲臺東嶺陸覺世善堂是海外同德善堂念心社的祖堂,現今修葺一新,乃是新加坡同德善堂念心社籌資建設的,金碧輝煌。

揭陽覺世善堂重煥光彩,張運傑菩薩香火傳國外

揭陽覺世善堂重煥光彩,張運傑菩薩香火傳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