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過後會有新的風口嗎?

這次疫情過後會有新的風口嗎?

在線創業

為什麼說在線創業今年會成為主流?

從2011年移動互聯網元年開始算起的話,過去十年之間,在線創業一直是一個趨勢。從自媒體到微商,從網紅直播到社交電商。 而今年,由於新冠疫情的巨大影響,在線創業將會成為中國商業的主旋律。

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全國大部分企業不得不在線辦公,在線管理,在線營銷,在線服務。全程在線化帶來的結果是:即使疫情退去,企業團隊也會養成使用數字化工具的習慣,並且形成了在線辦公的組織文化。這是在線創業的一大撥新生力量。

另一方面,還是因為受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抗不住鉅額的人力成本,很多員工將面臨失業的局面。或者,其中很多人早已有辭職創業的念頭,只是疫情促成了這件事情的發生。在線創業因為其成本低、風險小和便利大的特點,會成為很多人的首選。

2020年以前,在線創業是少數的獨特的;2020年以後,在線創業將會成為主流趨勢。 疫情之下,死守線下的企業和實體店鋪將會面臨滅絕的危險,大部分都活不過3-6個月。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商業世界的自然規律。

有哪幾種在線創業的模式可以選擇?

方式一:加盟成熟的項目模式。

這次疫情過後會有新的風口嗎?

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平臺方會把產品、品牌、技術乃至各種支持都提前搭建好,你省了很多麻煩,直接進入就可以了。 一般情況下,加盟的費用也不會太高。前期費用不高的,可以多投兩家試試,後面看哪個平臺好,就可以深度長期參與。 或者,你可以基於自己的個人定位和市場資源,直接優選一家或兩家最靠譜的項目,然後長期跟隨。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更容易在同一個領域裡積累自己的勢能。

方式二,在線知識服務。

這次疫情過後會有新的風口嗎?

請注意,這裡麵包括了電子出版、知識付費、在線教育以及一些能夠在線上實現交付的諮詢服務。 能從事這個方向的,原來只有三類人:出版人、媒體人和教育人。以號稱該領域的四大天王(羅振宇、樊登、吳曉波和李善友)為代表,他們多少都會有這樣的行業背景。 不過,2020年以後的趨勢是,各行各業都有在線知識服務的商機。在終生學習的時代,精準的人群需要得到精準的知識服務,用戶們渴望在自己的領域裡得到確切而長期的指引和陪伴。 當然,除了上述三個行業之外,其他行業都未必要以知識變現為終點。 不過,我們可以確認的是,通過“在線知識服務”,你在自己的細分行業樹立了權威,並且整合了渠道流量資源,那麼,你完全可以嫁接你的實體項目,打通從前到後的盈利模式。

方式三:賺想在線賺錢的人的錢。

這次疫情過後會有新的風口嗎?

既然在線創業是大勢所趨,那麼,為這些人提供有價值的服務,不也是很好的一種方式嗎? 就好像200年前的美國西部大開發,很多人要到美國西部的加利福尼亞州淘金。當時,你要是剛好在金山腳下給淘金者賣水喝,也能把錢賺了。 這種在線創業方式,也會有不同的形態。

簡單總結一下,我能想到的,至少有四種形態:賣培訓、賣技術,賣模式、賣流量。

賣培訓,培訓目標客戶如何在線創業。

賣技術,給企業和創業者提供SaaS一類的數字化工具,也叫雲服務。

賣模式,也叫賣商機,輸出一整套的模式,然後招募代理,同時為代理賦能。

賣流量,無論是BAT(百度、阿里、騰訊),還是TMD(字節跳動、美團、滴滴),互聯網巨頭就是靠賣流量賺錢的。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其實也有賣流量的機會,那就是賣社群的流量。

最關鍵的是,你自己要選擇哪一種形態。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多種形態的組合模式。

Q:有沒有統一的方法論能夠為不同的在線創業模式保駕護航呢?

A: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 商業世界紛繁複雜,創業模式多種多樣。我們從複雜的商業世界和眾多的創業模式中,把握核心,洞察最底層的邏輯,找到現象背後的那個“一”,是一種特別重要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