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錳種植水生蔬菜,變“低產田”為“聚寶盆”

阿錳種植水生蔬菜,變“低產田”為“聚寶盆”

初春時節,走進阿猛鎮阿猛村的水生蔬菜種植基地,映入眼簾的是一眼望不到邊、碧綠接天的菜地,村民們身穿防水服和水鞋,穿梭在水田裡忙碌。向文瓊和高志英是村裡的留守婦女,她們告訴記者,家裡閒置多年的田地流轉可以獲得一份收益,還能到地裡務工,很是開心。

阿锰种植水生蔬菜,变“低产田”为“聚宝盆”
阿锰种植水生蔬菜,变“低产田”为“聚宝盆”

很難想象,這個當地人眼中的“聚寶盆“,過去竟然是“低產田”,因為低窪易澇被很多村民拋荒閒置,當地政府利用天然的水資源條件,因地制宜地調整產業結構,將群眾眼裡糧食絕收的水澇地變為種植水生蔬菜的良田,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態環境和水循環系統,用適應性更強的水生菜替代傳統種植,就這樣,水生蔬菜逐漸在荒蕪的土地上躍然成型,來該鎮試種植水生蔬菜的廣東商人曾海棠也開心表示。

阿锰种植水生蔬菜,变“低产田”为“聚宝盆”

據瞭解,目前在該村種植的水生蔬菜有西洋菜和水芹菜兩個品種,每年可以種四茬,不受季節限制,平均畝產可達8000--10000斤,畝產值為8000元--12000元,該鎮上下合力,在保護水土資源的前提下,把閒置田地最大限度的利用起來,帶動了周邊困難群眾務工,靠著水生蔬菜轉型發展,讓老百姓從中獲益,也讓脫貧攻堅工作成效得到了更大的體現。

硯山融媒體中心:張衛姣

製作:黃荷 馮明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