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黃河開河:無人機發現黃河冰面漸融,形成巨大的“水眼”


黃河從青海巴顏喀拉山脈流出後,一路奔騰東下注入渤海,這條母親河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在演繹著精彩的風景。春回大地,在這“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又謀耕”的季節,遼闊壯美的母親河也萌動了春意,從沉睡中漸醒。黃河呈現出半冰半水,從冰的白、藍色向黃色過渡的情況,是一年當中風景最美的季節。

黃河內蒙古包頭段由於地處高緯度高海拔地區,受緯度和蒙古寒冷氣流的影響,這裡的黃河每年冬天便會結冰,進入封河期。1月中下旬,冰層厚度可達1米左右,承重數噸。以前,在黃河上橋樑少的時候,常有車輛不願繞道遠處大橋,而通過冰封的河道來往於黃河兩岸。冰封的黃河,宛如一條白、藍色混間的玉帶蜿蜒在內蒙古高原上,向天際延伸,真應和了那句“黃河遠上白雲間”的詩句。

黃河只所以被稱之謂“母親河”,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黃河文明不僅養育了千古不朽的黃河文化,同時還滋養了黃河兩岸的人民。內蒙古高原多風高寒少雨,缺少雨水是包頭的城市符號。黃河內蒙古段河套文化最重要的內容就是依河而墾的千萬畝良田。黃河豐水時,河水漫灌到兩岸的田地,不僅澆灌出籽大飽滿的葵花,還有金燦燦的玉米和菜籽等,是有名的河套糧倉。封河時,田地裡的河水也結了冰,如一塊一塊藍色的絨布鋪襯在黃河兩岸。


黃河封河前後會持續兩個多月的時間,但完全真正封河也就45天左右,大約從1月初到2月中旬。如果天氣暖和,到了2月中旬開始,黃河河面上的冰層就會出現這樣的裂縫。可別小看了類似這樣的裂縫,隨著天氣的變暖,增多的裂縫,就會逐漸“圍剿”河面上的冰層,使其一點點碎裂,並被水流衝散開來。

河面上的冰層會變的越來越薄,冰層上的裂縫也就會越來越大,大量的碎冰被河水裹挾而下,就會形成這樣的“水眼”,這也是此處黃河最深的地方。從空中俯瞰,一個巨大的黃色“水眼”位於河面正中,四周冰層圍繞,很是壯觀。細觀形成“水眼”的周圍環境,其位於兩橋之間,正北方又有高大建築阻擋凜冽北風,暖陽下,冰層就會漸融也就不足為怪。

但也有從河道的邊緣開河的,就像圖上這樣的。中間由於冰層太厚,邊緣冰層較薄,加上河道邊上有水窪,在某一段,就會形成先從黃河邊沿貫通的情況。這個時候,河道邊沿的泥土會變得十分鬆軟溼滑,人如果靠的太近就容易出現危險,所以如果有遊客欣賞黃河開河壯美的景觀,最好遠觀而不可近玩焉。


一般情況下,每年的三月中下旬黃河便會漸次開河,今年由於溫度相對於往年較高一些,因此,黃河開河好像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黃河兩岸的水窪、小湖或河道邊緣,便成了南飛回遷西伯利亞天鵝中轉的樂園。天鵝們以被水浸潤的秸稈、穀物及藻類為食,咕咕鳴叫著,你追我逐,嬉戲翔遊,好不快哉。

這是從內蒙古鄂爾多斯到包頭的公路大橋,一橋飛架南北,給兩岸的人民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橋上車輛滾滾橋下河水滔滔是這裡的常態美景。因此,這裡也是市民、遊客欣賞美景的地方。進入冬季以來,河面冰封,遊人漸少。陽春三月,春陽杲杲,河面上便出現一半是河水一半是冰封的奇觀。有不少遊客按捺不住春的躁動,便三五結伴到河邊遊玩,欣賞美景。

此時的黃河大橋也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壯觀雄姿。無冰時河水過於湍急、黃沙翻卷,有冰時,河面稍顯沉寂、缺少活力,就是這半水半冰之時,讓大橋倒映在水面上,在赤橙色的夕照下,宛如一條巨龍橫亙在黃河上,更加凸現了大橋的挺拔與巍峨。


高原上的日落比平原、內地要晚,到晚上6點10分開始,慵懶的春陽慢慢變得更加紅碩,夕照暈染了天際,天空一下子變得多彩柔和起來,夕陽如一顆巨大的蛋黃慢慢西斜。落日的影子倒映在河面上,霞光透過橋孔鋪灑下來,半冰半水的黃河宛如一條彩色的綢緞蜿蜒而去,天水之間模糊了界限,形成了“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河瑟瑟半河紅”的美麗景觀。這便是內蒙古包頭最著名的“一河臥三橋長河落日圓”的壯美景緻。

夕陽慢慢西下,但霞光暈染的半邊天空依舊動人。波平如鏡的水面倒映著線塔,天地一色,壯美而多情。黃河內蒙古段尤其是包頭段開河,無論是日出還是日落,都是全線風景最壯美的河段,每每此時,都會吸引全國無數新聞媒體和攝影愛好者到此報道拍照。小編運用“長槍短炮”、無人機等設備連續多年拍攝黃河開河,具有自己獨特的視角。本文是小編今年拍攝黃河開河系列文章之一,全網獨家發今日頭條,謝絕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