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公司裁掉,沒有收入,花唄都沒法還了……


我被公司裁掉,沒有收入,花唄都沒法還了……


01

疫情期間,微博上有個熱搜圖,大意是:公司幾次三番通知假期延遲,待機模式等待復工通知,最後沒等到上班通知,卻等來公司倒閉的消息。


我被公司裁掉,沒有收入,花唄都沒法還了……


一開始,所有人還覺得這是個搞笑圖,殊不知疫情之下,這幾乎是很多公司的真實寫照。

前天我和朋友打電話聊天,本來她還有說有笑的,結果誰知道突然接到了公司的消息,讓她明天開始不用幹活了。

她心情一下就低落了,說自己在家復工才第二週,做得還很認真,但就這樣失業了。


我被公司裁掉,沒有收入,花唄都沒法還了……


她也沒有想到失業會來得這麼突然,但其實最近留心微博和朋友圈的人一定發現了,不知不覺中,我們的身邊已經掀起了一股"失業潮"。

年前我一個朋友剛找了一份旅行策劃的工作,記得他當時還說自己很幸運,找到了喜歡的工作,說自己過完年才開始正式投身職場,這個假期可以安心休息。

可惜驚嚇來得往往比驚喜快,還沒開始入職,他便接到了通知,說年後不用去上班了,公司目前不但不招人,還要裁掉一批員工。

一時之間,空虛和挫敗感襲來。前幾天他在朋友圈求職,什麼工作都行,只要先給他一個崗位。

經濟受疫情影響嚴重,對於很多小企業來說,在年初營收不好情況下,依舊要支付員工薪酬、辦公場地租金,大多數企業支撐不了多久。

毫不誇張地說,“活著”就是2020最切實的目標了吧。


02

生活的壓力開始逐漸大於新型肺炎的焦慮了,對於企業而言,工資、場地一系列的開支需要錢,很多企業想要活著,就只有通過裁員來減輕成本。

而對於很多普通員工來說,車貸、房貸、信用卡、花唄……每一塊都等待著微薄的工資去填補。

微博上一位網友的留言獲得了高贊,引發了大家的共鳴。

他說他們一家的生活幾乎靠自己開的士維持,年前他還在計劃著趁著春節可以賺一筆。但由於疫情的影響,每天不但賺不到錢還要交很多錢,房租生活費一下斷了來源,再想到年後兒子還要上幼兒園,那一刻真的體會到了什麼叫”中年人的崩潰“。

無可奈何時,人才會停下來思考。

他說,以前看那些程序員、上班族焦慮中年危機,我一直沒有太大的感觸,甚至還慶幸自己做的事能算半個自由職業,不容易失業。

但現在才真的體會到,時代拋棄你的時候,無論你是哪個行業,做的是什麼工作,都不會給你打一聲招呼。

也許是感同身受,他的留言得到了很多人的點贊評論,無數人爆出自己現在的處境。

本來想著利用寒假兼職還花唄的學生黨,交不起房租的上班族,養家糊不了口的中年人,都暴露出一個共同點——沒有收入,快要窮瘋了。

其中有條熱門評論讓我印象尤為深刻:"不是工作需要我們,而是我們離不開工作"。

是啊,大環境不好,無論你處在哪個崗位上只要沒有硬實力都會被淘汰,有技術有核心競爭力的人才能在這場廝殺中活下來。

而那些到此刻依舊渾渾噩噩,還沒有清晰認識到現狀的人註定會成為被拋棄的人。


03

很多人因為失業而失眠,很多人因為裁員而緊張,未來的不確定性讓很多人開始焦慮。

但仍有一些人,一不小心玩遊戲就到了2、3點,刷劇打網絡麻將,渾渾噩噩的就到了深夜,第二天醒來基本12點以後,早中飯合二為一。

不上班不洗頭,不出門不換衣服,一天都是慵懶朦朧一副沒睡醒的樣子,這是大多數人在家的狀態,除了吃喝玩樂睡,再沒有其他。


我被公司裁掉,沒有收入,花唄都沒法還了……


曾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高贊回答:廢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閒著,當一個人擁有大把的時間揮霍時,也就是他即將被淘汰的時候。

在大批裁員的情況下,不由得我們會去思考,什麼樣的人,最容易失業?

很顯然,如果不是公司倒閉了,那麼被勸退的就是那些業務能力差的員工,他們習慣了渾水摸魚。

在公司不得不通過裁員來降低成本的情況下,他們肯定是最先被淘汰的。


我被公司裁掉,沒有收入,花唄都沒法還了……


當然,這也怪不了誰。因為他們缺乏核心競爭力,可替代性低,做的是低門檻的工作,自然可以被隨便替換。


04

潮水洶湧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是孤島,每個人都被潮水圍繞。

公司倒閉失業,無可奈何的裁員、隔離無法出去工作,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情況,當下的我們手足無措。

但疫情終會過去,誰也不知道下一次我們又會遇到什麼。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其實疫情也是一種危機,我們人生路上還會有很多危機,那時候該如何應對呢?

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做出改變,從現在開始準備,將來才能以不變應萬變。這裡,我也有兩點小思考分享給大家。


我被公司裁掉,沒有收入,花唄都沒法還了……


第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要懂得居安思危,提前佈局。

沒有經歷過痛苦和無奈,大多數人都是一個心態,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有收入就已經滿足了。很多人甚至會覺得反正還年輕,一家公司不好就換一家。

明明工作不穩定,乾的都是最底層的服務工作,反而還自我感覺良好,超前消費,每個月都在計算著日子還花唄。

這些人看起來似乎光鮮亮麗,活得恣意灑脫,但其實一個人年輕也就是那幾年,一旦消費完了最該奮鬥的年紀,最後的結果必然是悔之晚矣。

疫情應該能讓我們看明白,想要在突發事件面前還能淡定自如,一定要提前佈局,規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 工作上思考清楚自己將來的財富來源,做好職業規劃,儘可能留出時間,學習一個技能,逐步發展一項副業。
  • 生活上,不要被所謂的超前消費觀迷惑,給自己留夠足以過冬的口糧,同時培養自己的理財習慣,慢慢的學會合理分配自己的工資。


第二,培養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不管你在哪個領域,只要能將專業做到極致,你就能拉開和別人的差距,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大多數時候只有兩個選項,要麼出局,要麼出眾。

作為一個職場人要有自驅力,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認真對待,在工作中要想一直保持著不被淘汰,那就一定要在有限的機會中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只要你自己足夠優秀,那麼無論在哪家公司你都是被爭搶的對象。想要培養自己的核心能力,就一點要捨得花錢投資自己,同時還要學會利用時間。疫情給了很多人當頭一擊,讓很多人醍醐灌頂,開始去學習技能,看書提升思維。

這個時候閒在家的你,如果還只是一味的玩手機,沉浸在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裡無法自拔,那麼疫情結束後,你一定被很多人再次甩在了身後,只能繼續做那隻熱鍋上的螞蟻。

達爾文曾說過:“能夠生存下來的物種,並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最聰明的,而是那些能對變化做出快速反應的。”

希望疫情期間的我們都能明白,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所謂的鐵飯碗,不是在一個地方吃一輩子的飯,而是一輩子到哪裡都有飯吃。

學會提升自己,疫情過後願大家都能找到生活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