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奇怪”的橋,漂浮在江面上800多年,如今依然可行人


如果你之前也曾到過江西贛州旅遊,或許也走過這座橫跨贛江兩端且是一座漂浮起來的橋,即贛州古浮橋,也稱為惠民橋、東津橋,與我們平時所見的橋樑不同,惠民橋是漂浮在水面上的,給人的感覺格外獨特。

我國最“奇怪”的橋,漂浮在江面上800多年,如今依然可行人

據悉,這座古浮橋始建於宋乾道年間,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整座浮橋由100多個小船用纜繩相連在一起而成,長400餘米,橫跨在贛江之上。行人走在上面,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浮橋在水流的衝擊下而引起的晃動,好在橋面比較寬闊,走在上面也不會太害怕。

我國最“奇怪”的橋,漂浮在江面上800多年,如今依然可行人

之所以修建這座浮橋,與贛州的歷史分不開。早在宋朝時期的贛州格外輝煌鼎盛,當時全國有30個州,其中之一就有贛州,而贛州所處位置處於贛江、貢江和章江三條河流交匯形成的三角洲地區,三面環江,城內與城外的交通主要依靠橋樑,在宋代之前大多是乘船過江,但隨之宋代時期贛州的繁盛,乘船過江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當時也有考慮修建橋樑,但這裡的大江兩岸格外的寬,顯然是無法實現的,後來浮橋就誕生了。

我國最“奇怪”的橋,漂浮在江面上800多年,如今依然可行人

歷史上的贛州建有多座古浮橋,後來大多因公路大橋的修建而被拆除,至今只有這座惠民橋被保留了下來,不僅是歷史文化景觀,到現在依然可以行人,如今更是贛州的一處熱門旅遊景點,吸引了眾多遊人慕名而來。

我國最“奇怪”的橋,漂浮在江面上800多年,如今依然可行人

贛州古浮橋不僅可以通人,甚至於過往的船隻也可以通行,在贛江水運繁忙的時候,每天會定是將古浮橋打開,這得益於整座浮橋為分組式設計,這樣船隻就可以順利通過。當然,如果遇到大的洪水等自然災害的時候,贛州古浮橋也撤除,待水流正常平穩後再依次“鋪上”即可,不得不讓人驚歎古人的智慧。

我國最“奇怪”的橋,漂浮在江面上800多年,如今依然可行人

這座古浮橋堪稱贛州的“國寶”,也是贛州人的驕傲,歷時800多年的風風雨雨、戰火硝煙及自然災害,依然漂浮在贛江之上,見證了贛州的歷時興盛,成為贛州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我國最“奇怪”的橋,漂浮在江面上800多年,如今依然可行人

行走在古浮橋之上,猶如置身於這滾滾的江水之中,不遠處還可以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城樓,即建春門,為贛州古城的城門之一,不過現在的建春門為後期復建而來,但依然不會影響到它的雄偉巍峨。

我國最“奇怪”的橋,漂浮在江面上800多年,如今依然可行人

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江西贛州旅遊?到這裡遊玩時有沒有去這座古浮橋上走一走?對這座古浮橋有什麼印象?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