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的高樓多,顏色鮮豔,閒逛的人少


平壤的高樓多,顏色鮮豔,閒逛的人少


​關於朝鮮,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就有記載,說商紂王的伯父箕子帶著商代的文化知識,領著5000人東遷至朝鮮,併成為君王。但是目前,依舊很多人對於這片土地並不熟悉,認為這裡是落後的,單調的,甚至停留在我們的7080年代。

平壤的高樓多,顏色鮮豔,閒逛的人少


但真正走進這裡,你會發現不一樣的風景。漫步朝鮮,你會發現街頭主要有三個特點:高樓多,顏色鮮豔,閒逛的人少。

首先說一下高樓。如果一定要用一個詞形容朝鮮建築的話,那就是氣勢宏偉。圍繞平壤中心廣場,這裡聚集了博物館、圖書館、少年宮等眾多經典建築。

平壤的高樓多,顏色鮮豔,閒逛的人少


這座巨大的石雕紀念碑是遊覽的景點之一,遠遠望去有些單調,但真正走進了你會發現,非常有氣勢,人站在下面,會覺得自己格外渺小。這裡,也是朝鮮人節假日聚集休閒的重要場所。

平壤的高樓多,顏色鮮豔,閒逛的人少


特別是朝鮮的五一體育場,是1989年建設的,可容納15萬名觀眾,直到今天,它依然是世界最大的體育場館。朝鮮更有地標式建築--柳京飯店,有高105層高。

平壤的高樓多,顏色鮮豔,閒逛的人少


第二個特點是樓房顏色鮮豔。朝鮮近年來建設了一大批高層住宅樓,這些樓體沒有使用玻璃幕牆,而是直接刷成了暖色調的模樣。對於上了年紀的樓房,也是每年要粉刷一遍的,特別是臨街的樓房。

平壤的高樓多,顏色鮮豔,閒逛的人少


這種豔麗並且不失柔和的色調,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讓整座城市一下子明亮起來,也向外國遊客展現著朝鮮活力的一面。

平壤的高樓多,顏色鮮豔,閒逛的人少


第三個特點就是閒逛的人少。平壤中心廣場,這可是全國的中心,每個到首都的外國遊客、朝鮮人都到這裡參觀的。但是,藍天之下,我們幾乎看不到逛街的。

平壤的高樓多,顏色鮮豔,閒逛的人少


朝鮮地鐵的人流似乎印證了這一點。在這號稱世界最深的地鐵站,班高峰時間也是一個擠,但是,錯過這個點,地鐵站內的朝鮮人就很少了,更多的是外國遊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