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專業"中、老戲骨"開始放飛天性,綜藝收視連冠、爆紅不是夢


當專業

在這個春暖花開的春天,一檔延續了兩季的原創“聲音”節目《聲臨其境》如約而至。


當專業

新的一季,一改上一季雙失,下滑到6.3的口碑,一出手就上升到8.3分,還在四個戲紅人不紅的,專業“中、老戲骨”們的加持和化學反應下,創造出了新的收視狂潮,連續六期收視冠軍,似乎預示著它的春天又回暖了。

當專業

橫空出世的第一季

還記得2018年的第一個週六,橫空炸出了一檔別開生面的原創"聲音"節目——《聲臨其境》,第一期的陣容瘋了!


當專業

看看,評分高達9.1的《白夜追兇》"雙面"四角潘粵明,《我不是藥神》裡的"小警察"週一圍,以及《大明王朝1566》裡的"江南沈富豪"趙立新,當然還有令人驚豔的張歆藝,四人聯袂為觀眾帶來了絕對專業與精彩娛樂性的"聲音盛宴"。


而後更是以不復雜,而又帶著些許懸疑性的設計了三個環節:

1. "經典之聲"為影視劇作品配音;

2. "魔力之聲"挑戰拗口臺詞或有難度,有趣味的配音;

3. "聲音大秀"四位嘉賓聯袂出聲,共演一場"大戲"。

諸如,朱亞文、韓雪、邊江、尹正、王勁松等實力派演員都以自身的獨特魅力,取得了不俗的"流量",可謂是一場專業與娛樂平衡共贏的"教科書"式範例。


當專業

更是讓朱亞文憑藉磁性的聲音火出"圈",韓雪更是整個翻紅了一遍。


當專業

不得不說,除了後幾期,明顯帶著"提攜和露臉"性質的所謂總決賽的搭配配音表演之外,前面九期,諸如第一期趙立新的《魂斷藍橋》選段,朱亞文的《白鹿原》選段,韓雪的《海綿寶寶》選段,邊江的《指環王》選段,王勁松的《教父》選段等等,那質量可謂是現今演員圈裡頂尖的存在了。


當專業



乘勝追擊“落敗”的第二季

於是有著玉珠在前,第二年節目組也欲乘勝追擊,想更上一層樓,不料,在求新、求變的同時,也漸漸被虛榮的"流量"假象,衝昏了剛開始的初心。


當專業

沒錯,其實《聲臨其境》的緣來,是因為在2017年4月底"書香中國"的晚會上,一段《三國演義》的配音打動了無數觀眾,徐濤、李立宏、曲敬國、吳俊全、劉潤成幾位藝術家現場配音的片段讓導演徐晴產生了做該節目的想法。

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的調研、打磨,才呈現出如此精彩的一出大戲,但是,第二季的《聲臨其境》看似加入了所謂的專業性,卻錯誤地把"專業"錯位地以符號的方式,分散放置在"新生班"與張鐵林、張國立、王剛的"鐵三角"的插科打諢上。


當專業

加上把原本以專業性和"戲骨"的選擇標準,去妥協所謂的"市場"的反應,把好好的做到平衡了專業性和娛樂的平臺,整個都拆得七零八碎。


當專業

看看這選手們,迪麗熱巴、嚴屹寬、李沁、林依晨、袁姍姍等等,選段聽起來配音沒問題,但實際上都是帶著取巧的刻意感,就不說那些原本可以很出彩的"戲骨"們的選段。

諸如秦昊的《貓妖傳》選段,王琳的《歡樂頌》選段,以及馮雷的《哈利波特》選段等等,失了專業度不說,娛樂性質也沒有達到精彩的程度,反而顯得極為尷尬而"無用"。

即使其實觀眾並非想要看和聽的是極為專業的"作品",但是這種娛樂和專業都沒有的東西,也是沒有意義的。

當專業

尤其特別說一下設置的所謂"新生班",真的毫無存在的意義,如"鐵三角"雖然在專業上"沒用",但好歹在娛樂性上為觀眾貢獻了不少笑料,不管是尬笑還是真好笑,至少還是有點娛樂大眾的。

所以,不出意外,第二季《聲臨其境》慘遭雙輸,不僅收視率下滑得不行,還要靠尬笑點去博熱搜,還失去了觀眾的口碑,評分慘不忍睹。

當專業



積極改革創新的第三季

好在,隨著今年,這個特殊春節假期的來臨,第三季《聲臨其境》終於大刀闊斧地開始改變了。

不僅一改前兩季的環節設置,把整個節目的風格變得更專業,比如把正宗專業範的"央視"臺柱子周濤,定在主持人的位置,加強觀眾嚴肅而專業的觀感。


當專業

還破天荒地啟用了胡軍、何冰、韓雪、王耀慶這四位專業十分突出,且實力雄厚,還不失個人特色的戲超紅的"中、老戲骨"們。


當專業

看看這設計,演員胡軍,《天龍八部》的喬峰就夠深入人心了,雖然本人不夠紅,但他在這裡,還是以嚴肅和"呆萌"的反差感,以及直白而耿直的傲嬌專業,成功地開闢出一片新的天地。


當專業

還有最近翻紅的"舅舅"王耀慶,這個完全"去油"的中年萌大叔,妥妥的"沙雕"加樂趣出圈,不斷為自己成功圈死了一波粉,還為節目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


當專業

而"老爺子"何冰更是典型的戲紅到幾乎每個角色,諸如《甲方乙方》中的樑子,《大宋提刑官》裡的宋慈,《白鹿原》中的鹿子霖等等,都讓觀眾印象十分深刻。而在節目中,更是憑藉極高而通俗的專業點評,為整體的專業性,提上了一個臺階。


當專業

演員韓雪自不必說,其聲音的百變性,以及專業程度,至於本身女性角色的定位,都為整個節目的精彩程度,奉獻了必不可少的經驗潤色。


當然,這次新改的選人、合作環節自然是看點十足,雖然還是不免加入一些層次不齊"質量"的演員聲咖,但是基本盤還是保住了,比如在人選上對"專業"起碼的要求。


當專業

最驚豔的目前還是郭麒麟的表演,倒不是說他配音超級好,而是一種融入節目,讓整個節目都帶著不一樣娛樂性的氛圍,尤其那種和嘉賓們的互動,更是趣味十足。


當專業

這個口技,真的絕了!

當然,最有意思的還是所謂的"高手在民間"的雲錄製期間,不斷湧現的高手們,那些精選出來的片段配音,真的驚豔不已,甚至就目前看來,居然還有一山還比一山高的趨勢,都有點期待接下來的下期表演了。


當專業

其實說到此處,還是有些許遺憾的,比如那種臨場的整體表演感,通過雲錄製的方式去合作,總是不免有些"失真",即原本也只需要用耳朵去體驗也是如此。

畢竟,說是聲音大秀,是所謂"配音"的樂趣演繹,但是,話說回來,於觀眾而言,其實也是一場視覺反差對比,或者說是視覺和聽覺結合的綜合感受的樂趣。


當專業

魯一哥還是要多出來營業呀!

所以,總的整體來說,在專業與娛樂的平衡上,比起第一季還是略有不足的,但是條件所限也是客觀原因,但不論怎麼說,還是很開心,也很欣慰,看到這麼多為擁有實力和專業的演員們,重新散發新的光彩。

也希望我們以後的電影、電視劇行業越發向著專業與實力傾斜,而不是滿屏都充斥著"不配位"的,連敷衍都做不好的,尬演的"鮮肉、小花"們。


雖然第三季《聲臨其境》還是失了專業性和娛樂性的平衡,但是不得不說,比起第二季的進步空間還是存在的,單原創性一點,就已經值得鼓勵了。

最後,還是推薦大家去看《聲臨其境》,畢竟這種實力派的演員互相飈"聲",還有趣的節目真的不多了。


當專業

(PS:話說,"舅舅"真的太好玩,太沙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