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瞭解“超級害蟲”煙粉蝨的祕密!

煙粉蝨Bemisia tabaci,又稱棉粉蝨或甘薯粉蝨,屬半翅目粉蝨科,是一類刺吸式口器的小型昆蟲,廣泛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帶你瞭解“超級害蟲”煙粉蝨的秘密!

煙粉蝨寄主範圍廣、抗藥性強、傳播雙生病毒危害嚴重。《科學》1991年以新聞方式報道該入侵生物並將其稱為“超級害蟲”。20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B煙粉蝨和Q煙粉蝨相繼入侵我國,在蔬菜、棉花、花卉等作物上暴發成災。煙粉蝨危害番茄、茄子、辣椒、黃瓜、西葫蘆等多種蔬菜,危害嚴重的地區,棚室蔬菜生產基地出現絕收情況。

帶你瞭解“超級害蟲”煙粉蝨的秘密!

1煙粉蝨的危害特點

煙粉蝨一生經歷卵期、若蟲期(共4齡)和成蟲期,通常把4齡若蟲後期不再取食的階段稱為“偽蛹”,除1齡若蟲可做短距離爬行外,其他各齡若蟲足退化,一般固定在葉片背面取食。煙粉蝨通過若蟲和成蟲取食植株汁液,分泌蜜露誘發煤汙病,傳播植物病毒以及引起植株生理異常等方式,危害蔬菜、花卉、棉花、菸草等農作物。

帶你瞭解“超級害蟲”煙粉蝨的秘密!

煙粉蝨取食植株汁液

帶你瞭解“超級害蟲”煙粉蝨的秘密!

煙粉蝨分泌蜜露誘發煤汙病

帶你瞭解“超級害蟲”煙粉蝨的秘密!

煙粉蝨傳播病毒病

煙粉蝨的身份之謎

煙粉蝨分佈廣泛,其遺傳結構的多樣性和複雜性早已被關注,但其分類地位,尤其是煙粉蝨到底是一個包含多個生物型的種、還是一個包含許多隱種的物種複合體,近百年來一直頗受爭議。

按照生物學的一般概念,生物型是種下的表型,一個物種內的不同生物型之間不存在生殖隔離,隱種是形態上無法鑑別的物種,一個物種複合體包含多個隱種,這些隱種雖然在形態上無法區分,但相互之間存在生殖隔離,基因交流受阻。

由於多個隱種之間的雜交試驗結果所顯示的生殖隔離或基本隔離的生物學證據的支持,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學者開始接受和使用隱種的概念,拋棄生物型稱謂,所以現在比較認可的是煙粉蝨是一個含有多種外觀形態難以區分,但存在生殖隔離的隱存種的複合體由於煙粉蝨各隱種未正式命名,同時也為了方便與既有的煙粉蝨的稱謂相銜接,對兩種入侵我國的煙粉蝨也常分別稱為B煙粉蝨和Q煙粉蝨。

煙粉蝨傳播病毒的特性及新進展

(1)煙粉蝨的傳毒過程及特點

煙粉蝨傳播病毒包括獲毒、持毒和傳毒三個階段。煙粉蝨在帶毒植株上取食,病毒隨植物汁液進入口針,然後通過前腸進入到中腸,穿過中腸壁進入血淋巴,隨後從血淋巴擴散到其他組織,最後進入唾液腺,在煙粉蝨取食時隨唾液一起分泌進植株中去。煙粉蝨具有獲毒快、持毒久和傳毒效率高的特點。兩種入侵煙粉蝨成蟲在帶毒植株上取食10小時即可100%獲毒,大部分個體終生持毒,即便只有一頭帶毒煙粉蝨在無毒植株上取食兩天,植株就有50%的概率被病毒侵染,如果植株上有10頭帶毒昆蟲個體,則植株兩天後被侵染的概率就達100%。此外,番茄幼苗更易被病毒侵染,高溫也有利於病毒的傳播。

(2)煙粉蝨和病毒互為“助攻”

雙生病毒是植物病毒的重要類群之一,因病毒顆粒結構像兩個連體的小球而得名,主要通過媒介昆蟲煙粉蝨傳播,其中菜豆金黃花葉病毒屬的近200種病毒全部由煙粉蝨傳播,也是危害農作物最嚴重的一類病毒。研究發現,

健康的植株遭遇蟲害時,會分泌一定的抗蟲物質,而當感染雙生病毒後,植物抗蟲物質的分泌會受到抑制,煙粉蝨就更能肆無忌憚地取食了,從而導致種群增長加快。煙粉蝨與病毒間的互相助攻,就會導致病毒傳播迅速,造成大面危害。

(3)煙粉蝨可以將病毒傳給後代繼續傳毒

煙粉蝨成蟲的生命週期是30天左右,在煙粉蝨雌性成蟲到第10天左右時,它們產生的卵也“自帶”病毒,雖然剛孵化的煙粉蝨雌性成蟲也能產卵,但它們的後代幾乎不帶毒,只有懷有大量成熟卵子的成蟲才能高效垂直傳播病毒。也就是說,部分煙粉蝨的寶寶從出生第一天起,就是一枚帶毒的“殺手”!病毒不但“武裝”了“媽媽”,還武裝了“寶寶”,即使上一代已經“陣亡”,等下一代發育為成蟲,仍能夠遷移到新的植物上繼續傳毒。

帶你瞭解“超級害蟲”煙粉蝨的秘密!

圖片來源自浙江大學官網

煙粉蝨應該怎麼防?

(1)利用作物抗性

煙粉蝨的寄主植物很多,但在不同植株上危害程度相差很大,還有很多不取食的植物。如最嗜好:番茄、茄子,黃瓜等。嗜好:棉花、苜蓿,一品紅,馬鈴薯。一般:甘藍,萵苣,紅薯,菸草。不嗜好:豇豆、花生、芹菜、莧菜、木耳菜等,可以通過敏感與不敏感作物鄰作、間作(芹菜等)控制蟲口基數。

(2)加強栽培管理

通過在夏季休棚期進行高溫悶棚處理,能夠有效的殺死許多病菌和煙粉蝨蟲卵;選用抗(耐)蟲、抗(耐)病毒作物品種,如天賜575(瀋陽穀雨);注意清除橋樑草(葎草、蓖麻等);育苗時,育苗時,要特別注意培育無病蟲苗,不要在生產棚內育苗,苗床用防蟲網隔離育苗,在棚室風口和入口處設置60目防蟲網;利用粉蝨對黃色具有強烈趨性的特點,可以田間懸掛黃板用於監測和誘殺,一般懸掛黃板與植株上部葉片等高,每畝(667平方米)放置25~30塊左右為宜;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番茄與水稻進行水旱輪作。

(3)天敵防治

麗蚜小蜂和槳角蚜小蜂是溫室白粉蝨和煙粉蝨的有效天敵。這兩種天敵可寄生粉蝨若蟲,寄生後蟲體變色,死亡。在棚室栽培中,當粉蝨成蟲發生密度較低時(平均0.5頭/株左右),或作物定植後,掛誘蟲黃板,發現粉蝨成蟲後,即掛蜂卡,每畝2000~3000頭,隔7~10天釋放1次,共釋放2~3次,使寄生蜂建立種群並有效控制粉蝨發生為害。蜂卡應均勻釋放於溫室內,掛在植株中上部即可。

(4)藥劑防治

煙粉蝨抗藥性強,在防治上要注意輪換使用不同作用方式的農藥種類,可選用24%螺蟲乙酯懸浮劑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或3%啶蟲脒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施藥間隔期在7天左右,著重處理葉片背面,施藥時均勻噴霧。也可用15%敵敵畏煙劑300~400克,在傍晚將溫室大棚密閉,點燃燻殺成蟲,配合使用能夠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