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1990到1993年,徐克電影工作室出品了三部《笑傲江湖》系列電影。《笑傲江湖》的導演問題十分混亂,徐克大多隻是擔任監製,其實內行的觀眾都知道徐克才是真正決定電影風格的人。單單第一部就有徐克、胡金銓、程小東、李惠民、金揚樺和許鞍華6大導演。

徐克是胡金銓的迷弟,早年在國外讀書的時候就研究胡金銓電影,用徐克的話說他比胡金銓本人更瞭解胡金銓電影。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第一部《笑傲江湖》1988年初籌拍,當時的電影投資商跟紅頂白,胡金銓即便是武俠電影開山人物,但是在《空山靈雨》、《山中傳奇》等作品口碑炸裂票房卻撲街之後,就沒有人找他拍戲了。

當時徐克力邀胡金銓復出拍攝《笑傲江湖》,一開始胡金銓是感激,激動到事事親為。拍攝地定在胡金銓熟悉的臺灣省,最初陣容許冠傑飾演令狐沖,白鷹飾演左冷禪,葉倩文飾演任盈盈。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胡金銓是個歷史細節潔癖,道具控,畫面控。劇組給他買了三部衣車放在工作室,供他買布親自縫製服裝。

胡金銓的身體不太好,找機位時劇組揹著他上山下山走幾個小時,等陽光又要幾小時,一天才能拍一兩個鏡頭。胡金銓畢竟年紀大了,體力不支,中途找來弟子許鞍華幫忙。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許冠傑和葉倩文都是大明星,檔期緊張,投資方日日催逼,徐克曾一晚上寫出三十多場戲給胡金銓拍,然後就匆匆去了美國拍《龍行天下》。

胡金銓最終體力不支,葉倩文因為撞上了演唱會檔期放棄出演,許冠傑也只有一個月檔期了,換了演員重拍,後面左冷禪變成了元華,任盈盈是張敏,嶽靈珊是葉童。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徐克讓程小東、李惠民補拍,拍好的片扔了八成,分了七組一人一組連續拍二三十小時,用很多替身。

程小東曾說:“決意用我們揣摩得到的胡金銓風格去完成它。”但快節奏的劇情,快速剪輯,多變的攝影角度都充滿了徐克風格。

《笑傲江湖》在徐克的堅持下名義上掛著胡金銓導演,但實際用上的鏡頭只有片頭東廠太監刺繡蝶戀花,去追捕林鎮南在山澗行走,林家染坊等幾個精美空鏡。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坊間的另一種說法是徐克與胡金銓創作出現分歧,徐克改了14次劇本,導致胡金銓和許鞍華淡出劇組,胡金銓喜歡拍歷史政治權力鬥爭,徐克一定要換成江湖情仇。

徐克和胡金銓的這次“鬧掰”,惹怒胡金銓的拜把子大哥李翰祥曾公開宣告:寧可餓死,也不跟徐克合作!(徐克曾經翻拍過大導演李翰祥的《倩女幽魂》)

影片嚴重超時超支,主創換來換去徐克得罪了很多同行,但是成片口碑很好,徐克的行業地位瞬間飛昇,《笑傲江湖》更被譽為 “新武俠電影的開山之作”,至此徐克也終於從偶像胡金銓手中扛過武俠大旗。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笑傲江湖》雖然賣了1605萬港幣,但虧本卻是事實。新寶娛樂也許是怕了徐克,續集再也不跟投。結果續集賺得盆滿缽滿,新寶老總大概哭暈在廁所。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整個故事圍繞著搶奪《葵花寶典》展開,明朝年間,“葵花寶典”失竊,錦衣衛大太監懷疑是辭官的錦衣衛林震南所為,為避免走漏風聲,收買武林人士左冷禪(元華飾)暗中調查。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錦衣衛古公公與屬下歐陽全(張學友飾)率眾埋伏在林府染坊外。與此同時,江湖人士也在尋找葵花寶典互相殘殺;華山派大弟子令狐沖(許冠傑飾)與師妹嶽靈珊(葉童飾)受師父嶽不群(劉兆銘飾)之命救援都督林震南,被左冷禪追殺。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令狐沖偶遇風清揚授以獨孤九劍,逃亡中結識了魔教長老曲洋(林正英飾)與衡山派劉正風(午馬飾),二人被左冷禪截殺,臨終時授予令狐沖笑傲江湖之曲譜和琴,令狐沖與嶽靈珊逃進苗寨,與日月神教教主之女任盈盈(張敏飾)相識。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錦衣衛追至日月神教,令狐沖與任盈盈聯手迎敵。令狐沖發覺師父嶽不群的偽善面目,用獨孤九劍擊敗師傅,與嶽靈珊和眾師兄弟歸隱江湖。

其實《笑傲江湖》系列在第一部中,東方不敗出場前,就已經是“魔改”作品。

原本沒有明確時代背景,被徐克具體到了明神宗萬曆年間,第二部裡精確到了二十三年。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胡金銓最初寫的劇本有師母等角色,還算接近原著,可到了徐克接手,林平之的父親林鎮南成了退休錦衣衛,家裡開染坊。染坊倒確實是胡金銓的想法,他覺得染坊內部結構是類似客棧的錯落緊緻的空間感,水車染布拍出來好看。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葵花寶典》分明是林家祖傳,徐克卻改成林家偷竊,還為此被原著中並不存在的東廠滅門。電影三分之一處林平之就被東廠太監一刀殺死,嫁禍給日月神教,因為徐克認為一旦林平之讓觀眾同情,會削弱令狐沖的主角地位,林平之死於主角光環。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至於張學友飾演的歐陽全以及太監古公公則完全是徐克虛構出來的。

可是徐克的“魔改”,但金庸原著小說中的風流傲氣卻完全被電影體現,僅憑《滄海一聲笑》一曲,便足以成為武俠電影翹楚。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本片最出名的橋段,也是體現主題的橋段是,曲洋、劉正風相約一起金盆洗手,江上小船上載著曲洋、劉正風、令狐沖和嶽靈珊,曲洋撫琴,劉正風吹笛,令狐沖彈三絃,邊彈邊唱《滄海一聲笑》。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江山笑,煙雨遙,濤浪淘盡紅塵俗世幾多嬌。清風笑,竟惹寂寥,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蒼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曲唱一半左冷禪到。一番激鬥曲洋身受重傷,劉正風經脈盡斷。令狐沖駕船到岸邊,劉正風卻放棄上岸治療:“不用了,年輕人,哪裡都是一樣,你看現在海闊天空多好……”,與曲洋合奏“笑傲江湖”,在歌中過世。

曲洋將琴與譜交給令狐沖說:“希望我們老一輩沒有做到的,你們可以”。划走小船,把劉正風的遺體和自己一同點燃。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另一個經典片段是在林家,古公公假扮林家舅父,歐陽全假扮林平之,與嶽不群多方勢力爭搶一本《葵花寶典》,卻誤拿了令狐沖那本《笑傲江湖》的曲譜。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令狐沖說:你們要是不信,我照著琴譜彈一次給你們聽聽?真的開始坐在地上彈三絃唱《滄海一聲笑》。在劍拔弩張千鈞一發的場合暢快歡笑,另一邊古公公,嶽不群幾人各懷鬼胎。這種情景聽著《笑傲江湖》,乃神來之筆。

《滄海一聲笑》在《笑傲江湖》出現了五次,這樣一首暢快淋漓的作品居然是黃霑被徐克痛苦蹂躪的“血汗歌”。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黃霑曾在《愛恨徐克》裡寫道:“我們就這樣開始合作,但苦難開始來了。徐克是個很有創意的人,但他真的日日新,以今天的我打到昨日的我,又以明日的我打到今日的我。”

但他也說:"我必須要講,自己是很多謝徐克的,我最好最流行的作品,幾乎都是和他吵鬧,給他迫,給他蹂躪才跑出來的。"

《笑傲江湖》的“滄海一聲笑”,他六次打回頭,我又甘心情願給他蹂躪,又看書又思索:究竟怎樣寫一首講三個高手一起,其中老的兩個金盆洗手的曲子。我覺得那有兩個可能。一個是難到全世界沒人懂得彈奏的,只他們三個高手懂得;一個是簡單得象兒歌那樣,但沒有那技術就彈得不好。難與易之間如何取捨?想了很長時間。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那夜,看了黃友棣教授的《中國音樂史》,看到他引述《宋書.樂志》的四個字,說“大樂必易” ——偉大的音樂必定是容易的。最容易的就是中國音樂的音階,即“宮商角徵羽”,那我便反其道而行,“羽徵角商宮”,用鋼琴一彈“哇,好好聽。

那音階存在了千百般年,從沒有人想過這樣子可以做旋律。我寫了三句,填了詞,告訴徐,那是最後一次,第七次,傳真給他:要便要,你不要,請另聘高明。他若不要,便翻臉的了。”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笑傲江湖》被譽為新武俠電影開山之作,票房1605萬港幣相比費時費力費錢的拍攝賠了錢,但是卻收穫了好口碑,自此掀起了90年代新派武俠電影浪潮,如今這樣的經典再也拍不出來了。(撰文:Mankei W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