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顧問被陶勇懟,憤而離場,張愛萍:走了也好

一江山戰役勝利後,張愛萍將軍感慨萬千,慷慨激昂填詞一闕:

東海風光,寥廓藍天,碧波卷狂。看騎鯨破浪,風掣電閃;雄鷹隊隊,雲擊翱翔。萬箭齊發,強弩鳴鏑,列陣三英蹈金湯。銳難擋,那制高點上,紅旗飛揚。

遙望大陳、一江,雷聲震濃煙衝火光。憶昔諾曼底,西西里島,沖繩大戰,何須鼓簧!“固若磐石”,陡崖峭壁,只落得一枕黃粱。英雄贊,似西湖競渡,又譜新章。

蘇聯顧問被陶勇懟,憤而離場,張愛萍:走了也好

一江山島地理位置圖

一江山島面積不足2平方公里,駐守著蔣軍1100餘人,蔣軍在環島四周巖岸,構築了永久性防禦工事,配有嚴密的火力網。此次登陸戰役,我軍3個軍種聯合作戰,涵蓋17個兵種,登陸地域地形險峻,部隊又缺乏聯合作戰經驗,成為戰前各級指揮員甚為憂慮的問題。

蘇聯顧問被陶勇懟,憤而離場,張愛萍:走了也好

1955年1月,一江山島戰役前夕,參戰部隊進行登陸演習

空軍擔心自己的飛機能不能準確地轟炸島上敵目標,擔心會不會炸錯了自己的艦船;而海軍顧慮能不能把陸軍安全準確地送到灘頭,會不會被空軍炸了自己的船;陸軍擔心海軍能不能把自己送到灘頭登陸,還有萬一在海上遇到敵人怎麼辦?

面對這些問題,各級指揮員沒有氣餒。經過2年多時間的準備,諸軍兵種之間協同作戰的能力有了顯著提高,各軍兵種之間協同配合得非常好,整個戰鬥過程基本上按預定計劃進行。就連美軍也不得不承認,一江山島戰役這盤棋的招法,完全是按照我軍的計劃進行的,正所謂“像訓練一樣打仗”。

蘇聯顧問被陶勇懟,憤而離場,張愛萍:走了也好

各軍兵種指揮員現地研究作戰方案

戰役勝利的背後,是上上下下所有參戰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一次,浙東前線指揮部召開作戰會議,會上,大家對蘇聯顧問提出的作戰方案發表了不同意見,尤其是華東軍區海軍司令員陶勇和華東軍區空軍司令員聶風智提出的意見,火藥味很濃。

蘇聯顧問很是惱火,讓張愛萍將軍出來說話。張愛萍將軍主張,要創造適應我國特定條件所特有的打法。蘇聯顧問一氣之下,拎起文件包提前離場,張愛萍將軍無奈地笑了笑說,走了也好,我們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吧。

蘇聯顧問被陶勇懟,憤而離場,張愛萍:走了也好

前線指揮員研究解放一江山島作戰方案

確定登陸時間,蘇聯顧問引經據典,認為夜間航行拂曉登陸較好,白天登陸肯定是要失敗的。而張愛萍將軍認為,一江山島地形特殊,加上蔣軍防禦工事設置複雜,我徵用船隻性能不一,夜間航行,很難完全實現協調統一,夜航拂渡的戰法不利於我軍作戰,鑑於我已經基本奪取控海權,中午航行,潮滿之時登陸,黃昏前結束戰鬥更符合我軍實際,利於我軍作戰。

1月18日上午8時,數十架戰機騰空而起,飛臨一江山、大陳海域,我軍首次三軍聯合作戰序幕正式拉開。空軍首先對一江山島實施空中火力準備,並將大陳島蔣軍通信系統及雷達系統摧毀。

蘇聯顧問被陶勇懟,憤而離場,張愛萍:走了也好

突擊部隊向一江山島主峰進攻

嚐到聯合作戰甜頭的士兵們,在戰時對於飛機大炮和軍艦的喜愛近乎夢幻。新華社記者徐學增到一個步兵連隊採訪,指導員說,我們連隊有2名戰士幾乎夢到了同一個場景,一架標有八一軍徽的米格飛機,從空中伸出2只大手,輕輕地抱著他,將一面紅旗插上敵人佔領的島嶼主峰。

有時候,現實比夢境更加動人。就在一江山島戰役正式打響之前,英勇的空軍飛行員打掉了蔣軍“中權”號坦克登陸艦,為完全我奪取制海權再添功績。那是1955年1月10日的上午,華東軍區空軍航空兵部隊正在飛行訓練,上級突然命令,大陳灣海域有敵艦活動,海上風大,戰機於我有利,立即組織部隊消滅它。

蘇聯顧問被陶勇懟,憤而離場,張愛萍:走了也好

“中權號”坦克登陸艦起火的情形

12點半,航空兵師副師長張偉良親率轟炸機群起飛,執行戰鬥任務。當機群飛抵大陳灣海域上空,天氣突變,海上風速達到17米/秒。張偉良率領機群,迎著強烈氣流直撲作戰空域,透過雲層,張偉良隱隱約約看到大陳灣錨地有一個小黑點。機群繼續搜索,張偉良清晰地看到在大陳灣3號和5號錨地各有1艘敵軍艦。他立即命令機群分成2隊,第1、2梯隊轟炸3號錨地軍艦,第3梯隊轟炸5號錨地軍艦。

停靠3號錨地的軍艦,正是1946年美國總統杜魯門“送”給蔣軍的“中權號”坦克登陸艦。這艘坦克登陸艦乘員130餘人,可裝20餘輛輕型坦克,它的周圍停著6艘小艇。5號錨地停著“太和艦”,它周圍同樣有一些小艦。“中權號”和“太和號”見我軍臨空出現,倉皇應戰,我轟炸機群魚貫進入轟炸航路,朝著各自的目標攻擊,“中權號”和“太和號”相繼中彈。戰後,空軍發佈命令授予張偉良、宋宗周“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蘇聯顧問被陶勇懟,憤而離場,張愛萍:走了也好

為支援一江山島戰役,浙江成立了支前委員會,群眾將大批物資送往海防前線

就聯合作戰而言,讓陸軍士兵們入迷的不止是空軍還有海軍。1955年1月18日,當我登陸部隊將紅旗插上一江山島多數高地後,180高地上還有激烈的槍聲傳來。

蘇聯顧問被陶勇懟,憤而離場,張愛萍:走了也好

大批蔣軍俘虜被押下一江山島

在一江山島與大陳島之間海面上執行任務的我海軍水兵們,仔細觀察,發現這個高地上有一個碉堡,堵住了登陸作戰部隊前進的道路,前導艦艦長和艦隊指揮員商議後決定,利用艦上火炮摧毀敵人火力點,支援陸軍作戰。在我軍艦炮火的打擊下,敵暗堡火力點被敲掉,登陸部隊佔領180高地。

一江山戰役作為我軍首次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的典範,留給我們太多的啟示,但筆者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此戰讓美國人徹底明白了:中國不止是陸軍驍勇善戰,諸軍兵種聯合作戰同樣能夠攥成鐵拳,打倒一切侵害我們的紙老虎!

蘇聯顧問被陶勇懟,憤而離場,張愛萍:走了也好

美軍第7艦隊(資料圖)

一江山戰役勝利後,瘋狂叫囂的美第七艦隊所屬83艘戰艦,駛入我大陳島以東海域,起飛飛機2224架次對我軍實施恫嚇、威脅和挑釁。2月9日上午,美AD型2架飛機入侵我領空挑釁,我高炮部隊立即用猛烈的炮火曉以顏色,把其中的1架打成重傷墜毀。

事後,美軍在發佈會上說:“這架飛機只是迷失了航向,並非被我軍擊落。”

二戰之後,美軍啥時候吃過這種啞巴虧?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