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雲南普洱省考行測詞語辨析之差異角度

2020年雲南省公務員行測考什麼?怎麼備考?很多第一次參加考試的考生對於行測知識考點知之甚少。特別是行測言語理解部分,看似都懂實則不然。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2020雲南省考行測詞語辨析之差異角度。


2020雲南普洱省考行測詞語辨析之差異角度


在行測言語理解題辨析詞語的時候,可以用語素分析法和遣詞造句法兩種日常的方法進行區分辨別,但是除此之外,還可以發散思維,從不同的差異角度進行比較,詞語之所以能夠區分清楚,是因為詞語之間總是有些方面存在不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不同抓住比較區別。這是進行詞語辨析的時候很重要的思路,可以幫助我們提升邏輯填空的準確率。今天中公教育就帶大家來學習一下。

差異角度可以從意義方面,比如含義側重、語義輕重不同進行比較。也可以從範圍方面,詞義範圍和適用範圍不同比較,還有用的非常多色彩方面,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會有不同……我們細細來分析一下。

(一)含義側重角度

有的成語含義大致相同,但是仔細體會,就會發現彼此在語義側重上存在差異。如“畫餅充飢”與“望梅止渴”,二者都有用空想安慰自己的意思。前者側重用根本不能兌現的辦法來解決實際問題;後者側重用對前途的預想來慰藉人們。具體應該選用哪個才貼切,則需要結合相關語境斟酌選擇。

(二)語義輕重角度

有些成語意思相近,但在程度輕重上存在差別。如“慘無人道”與“慘絕人寰”都指極殘酷,極狠毒,但後者指世上沒有過的慘事,手段之殘酷,情形之悽慘到了極點,程度比前者重;再如“信口開河”與“信口雌黃”,二者都有隨口亂說的意思,但後者有歪曲事實隨意掩蓋真相,進行誹謗汙衊之意,語義比前者重。在做題過程中要根據特定的語言環境選用輕重適度的成語,以避免大詞小用或小詞大用。

(三)適用對象角度

有些成語有特定的適用對象,如果對這些成語所表達的習慣對象缺乏瞭解,就會使陳述與被陳述對象之間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如“汗牛充棟”只能形容藏書;“豆蔻年華”專指女子十三四歲時;“美輪美奐”只能形容房屋等建築物高大美觀,不能形容舞臺。做題過程中要注意辨析成語之間在適用對象上的區別,避免誤用。

(四)感情色彩角度

成語的感情色彩分為褒義、貶義、中性三種。在運用成語時,因為目的、場合、對象等的不同,就需要使用不同感情色彩的成語,如用於讚揚、誇獎的使用褒義成語,用於貶斥、批評的使用貶義成語。比如誇誇其談和侃侃而談,都是指談話,但是侃侃而談帶褒義,指談話從容自信,誇誇其談帶貶義,指說話誇張,不切實際。在做題時,考生需注意成語感情色彩的不同,並進行有效辨析。

差異角度還有很多,能從不同角度對詞語辨析區分,要靈活運用,發散思維。當然也需要日常成語的積累,但很多同學意識裡會覺得積累詞語就是背熟字典上的詞語解釋,其實不然。這些差別不是光通過字典上的解釋就能找到的,我們需要學習找到正確的詞語辨析角度,結合題目進行詞語的正確積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