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在新疆的河南人(序言)

本系列文章旨在通過在新疆河南人的創業經歷,為在新疆的河南人及在家嚮往新疆的河南人樹立創業榜樣;通過河南人在新疆的創業過程,讓大家瞭解新疆的各個行業的以往及現狀;通過對新疆各地及各個行業和新疆人民日常生活的介紹,對大家的創業有所啟迪。

創業在新疆的河南人(序言)


河南與新疆,相隔千萬裡,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截止至2015年底,新疆總人口數量達到2360萬人,其中400多萬人都是河南人,佔據了新疆總人口的1/5。難怪有些人會說“如果沒有河南人,就沒有新疆的今天。”

河南人吃苦耐勞,勤勞善良,又富有冒險精神,在新疆這塊廣袤的土地上,拋灑著自己的熱血,貢獻著自己的青春,豐富著自己人生的同時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西部淘金”神話。

新疆地區歷來是多民族聚居地區,各民族遷徙往來頻繁,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大量的人口省際遷移,有越來越多的河南人紮根在了新疆這片土地上。

河南是我國的勞動力大省,在國家的號召動員下,在1955至1956年便有大批河南農村青年支邊。據記載及1956年,河南先後有56000多名青年來到河南屯墾支邊這批青壯年因其突出的勞動能力成為兵團建設的重要力量,他們被稱為屯墾戍電的第一代同時,這群河南青年中絕對多數不僅在這裡成家立業,還不斷的把自己的親戚朋友的帶到新疆工作、生活,他們及隨遷的人員構成了河南人在新疆的基礎人群,也就是這群人,他們把河南人吃苦耐勞的勁頭帶到了新疆,也把河南人的聰明智慧帶到了新疆,在“兵團精神”中注入了“河南力量”。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西部大開發的深入,為了自身的就業和發展,越來越多的河南人開始往新疆轉移,這一時期入疆的有知識分子、技術型人才和各種投資者,大家數量最大的還是農民工群體,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大量的河南人以採棉工人的身份入疆,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新疆採棉的工人需求在60至70萬人左右,而河南人貢獻了一半的勞動力,在這些河南採棉的工人中,有的選擇留在新疆當地務工,有的在新疆承包起了工地成為“農場主”,自己種起了棉花,並且帶領一批又一批老鄉來到新疆謀生、發展。

創業在新疆的河南人(序言)


特別是2010年對口援疆以來,國家以災區重建的模式來扶持新疆,要求全國19省市對口支援新疆個省區,建立起人才、技術、管理、資金等方面援助新疆的有效機制,優先保障和改善民生,並且要下大力氣幫助新疆各族群眾解決就業、教育、住房等基本問題,同時支持新疆相關特色產業的發展。河南省對口支援哈密和軍團十三師。“十二五”期間共安排援疆資金17.64億元(援助哈密市14.67億元,援助兵團十三師2.97億元),實施援疆項目128個,目前,援疆項目100%開工,援疆資金100%到位,援疆人員以更飽滿的熱情建設著這片偉大的土地。

創業在新疆的河南人(序言)


如今,新疆的河南人有360多萬,創辦企業20000多家,可以說每4個新疆人裡就有1個是河南人。隨著一帶一路的提出,新疆的發展日新月異,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河南企業和個人來新疆投資、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