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真的有收入高、壓力小、工作閒、提拔快的崗位嗎?

談到在行政體制內工作,大家都把它看成是金飯碗,普遍認為體制內工作收入好、權力大、地位高。關鍵是工作壓力還不大,風吹不著,雨淋不著。但事實上,在體制內工作的就清楚,行政體制內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工作越來越辛苦,特別是鄉鎮等基層幹部,非常的不容易。“5+2”、白+黑才是工作的真正常態。各種工作的壓力都在他們的頭上,動不動還會被問責,體制內早就不是那種“一杯茶,一支菸,一張報紙看半天”的工作狀態。加之在公務員行政體制內晉升也是非常難的,很多時候難以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工作幾十年依然是科員的大有人在。所以很多優秀的人才其實是不願意進入公務員隊伍的,從近幾年來統計的北大清華畢業生進入公務員隊伍情況看,呈逐年下降趨勢。

體制內真的有收入高、壓力小、工作閒、提拔快的崗位嗎?

但是,在當前的就業壓力下,公務員考試依然是一個非常熱門的現象。公務員工作的穩定性依然受到大家的追捧,很多人參加公務員考試,不過是想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而已,並不是想要在體制內混出多大的成就,實現多大的抱負和理想。所以,在選擇崗位的時候,目的不一樣,選擇的重點就不一樣,有的想選擇權力大的部門,容易實現抱負;有的想選擇收入高的,能過上好生活;有的想選擇提拔快的,可以作出更大的成績;有的想選擇輕鬆的壓力小的,可以穩定的生活。當然,最好是有這樣的崗位:收入高、壓力小、工作閒、提拔快,幾乎能滿足所有想進入體制內工作人員的想法!

體制內真的有收入高、壓力小、工作閒、提拔快的崗位嗎?

但真有這樣的部門和崗位嗎?大家都知道,我國一直把幹部隊伍界定為人民公僕,是為人民服務的。一直強調起服務性,提倡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當官與發財也不可同在。真要達到上述要求的崗位幾乎不存在。比如說文聯等群團組織,就屬於壓力比較小的單位,工作相對清閒,主要的任務是負責組織一些文化活動,管理文化類的組織,而這些工作可多可少,工作是清閒了,壓力是小了,但是提拔晉升可就不那麼容易了,一旦進入文聯。可能就是去養老了。還有一些容易被遺忘的單位,比如檔案館,只負責相關檔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工作非常單一,也沒有什麼壓力,但在各級的考核中,可能每年都是墊底的存在,想要提拔晉升當然也就是不容易了,一般進去之後都是在這個單位幹到退休。

體制內真的有收入高、壓力小、工作閒、提拔快的崗位嗎?

那麼是否體制內真的沒有這樣的單位或崗位呢?或許還真有。比如說各級人大與政協機關可能就是這樣一個單位。從收入上來講,人大政協雖然沒有其他特殊的津貼,但單位經費使用充足,不愁錢不夠用,在相關獎金上,由於是四家班子之一,在各種考核中肯定不會吃虧,往往都是排名在前,享受一等獎。在工作上,非常規律,人大政協都是屬於監督工作,從年初就對工作進行細緻的安排,然後嚴格按計劃開展工作,很少額外承擔其他工作任務,也沒有其他的單位敢隨意安排他們的工作。在提拔晉升上,人大政協機關下屬二級機構的職數非常多,而且往往都是高配,比如在一個縣裡面,人大機關和政協機關下屬的二級機構可都是正科級的機構,本身的領導職數就非常多,所以只要在人大政治機關稍微表現優秀的年輕幹部,幾乎都會得到提拔。

體制內真的有收入高、壓力小、工作閒、提拔快的崗位嗎?

所以,從上述幾個方面來看,各級的人大政協機關還真的符合上述的要求:收入高、壓力小、工作閒、提拔快。廣大準備進入體制內的朋友,對於人大政協的崗位可以重點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