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讓烏克蘭軍人“不知為何而戰”,8萬前線士兵當了逃兵

烏克蘭軍人在烏東前線當逃兵,這並非偶發現象,也不值得大驚小怪。記得看過一個網上評論說,烏克蘭的士兵上了前線基本就是三種去向:一是投降送裝備,二是隱藏做間諜,三是倒戈做敵人。

是什麼原因讓烏克蘭軍人“不知為何而戰”,8萬前線士兵當了逃兵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戰爭史上的奇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政治原因。自從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以來,烏克蘭政壇風雲變幻,克拉夫丘克、庫奇馬、尤先科、亞努科維奇、波羅申科等親美、親俄勢力粉墨登場,甚至連喪家之犬薩卡什維利都趁機大鬧烏克蘭政壇。尤其橙色革命以後,城頭變幻大王旗,各領風騷僅數年。烏克蘭政局不穩,社會動盪,民眾對這些自私自利的政客們充滿了厭惡感,誰又能甘心為這些小集團的利益賣命?

是什麼原因讓烏克蘭軍人“不知為何而戰”,8萬前線士兵當了逃兵

二是經濟原因。烏克蘭政治動盪,直接後果就是導致其經濟形勢嚴峻,民眾生活質量下降。尤其東部地區衝突,內戰正酣,開支巨大,財政狀況陷入危機。烏克蘭東部是工業重鎮,如今已經被親俄勢力控制,而西部地區主要以農業為主,生產效率低下。烏克蘭政府只能越來越依賴西方的援助過活,而且還被附加許多苛刻的政治條件。如此狀態下,烏克蘭軍人還能安心打仗?

三是民族感情因素。烏克蘭和俄羅斯從歷史上來說同屬古羅斯部族,除了蘇聯時期以外,也曾經很多年是同屬一個帝國。從民族感情和歷史紐帶以及文化傳承等方面,都有著根深蒂固千絲萬縷的聯繫。本應當是兄弟睨於牆,而外禦其侮的,但卻在某些西方勢力的挑撥下反目成仇。但是,即便這樣,在民眾心理上,還是有某種親近感的。這些從克里米亞公投時的投票,從許多在俄羅斯境內的烏克蘭人不願意迴歸就可以看得出。

是什麼原因讓烏克蘭軍人“不知為何而戰”,8萬前線士兵當了逃兵

四是軍隊現狀堪憂。在蘇聯解體後,作為一個過去加盟共和國的烏克蘭本來就軍事力量薄弱,再加上許多核武器等大國重器被銷燬,烏克蘭軍隊戰力堪憂。在烏克蘭武裝力量中,過去的金雕部隊等精英部隊因政治鬥爭而敗落,一些有經驗的俄羅斯籍將領也被清洗,如今的烏克蘭武裝力量以西部地區新兵為主,雖然擁有西方武器裝備,但是這些農民兵戰力很差,在與東部地區民兵和俄羅斯僱傭軍的戰鬥中不堪一擊。

是什麼原因讓烏克蘭軍人“不知為何而戰”,8萬前線士兵當了逃兵

​如今的世界格局正在發生劇烈變化,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分化,對於陷入內戰衝突的烏克蘭是福是禍還很難判斷。畢竟利益總是用來出賣的,失去自主權的烏克蘭又將面臨什麼樣的結局?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