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馬石”,千百年依然矗立,鏡頭記錄曾經的交通設施


沿曲江南湖岸邊的步行道,一路前行,最吸引人就數這些拴馬石了。造型各異的它們吸引了無數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們駐足觀賞。曾經的交通設施,今天成了歷史文化的代表。今天我們及一起來看看這群石刻的歷史。

拴馬石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拴馬的?其實也不全面,古時候馬,牛,駱駝等等大型牲畜都需要拴馬石來固定位置,一來防止這些大型牲畜走失,另一方面也起到定點“停車”的目的。

隨著科技的發展,大型牲畜們逐漸被機械化所代替,所以它們已經逐漸淡出的人們的視線,而這些石刻的拴馬石卻依然保留了下來。它們所承載的那份厚重的歷史文化卻穿越時空依然呈現在我們面前。

曲江池岸邊的拴馬石不是新刻的,從這尊獅子造型的拴馬石的腿上就能看出,長年累月地使用而摩的發黑的。其實在古代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的起這東西的,一般的都會隨意的把馬栓在樹上之類的。

千百年來這些造型各異的石刻拴馬石依然矗立著,歲月已經將他們原本光滑的表面變得飽經滄桑。原本散落在各處的它們被文物保護部分收集到曲江池,一個是為了恢復歷史原貌,另一個也是對它們的保護。

現在的停車上經常上演著搶車位大賽,而古時候大家也是為了一個拴馬石而搶位置呢?不過不同的是一個拴馬石可以同時栓好幾匹馬,現在一個車位卻只能停一輛。

拴馬石上的石刻造型也是多種多樣的,一般都是刻一些瑞獸,比如老虎、獅子、猴子、麒麟、貔貅等等。當然還有一些胡人造型的拴馬石。

能作為拴馬石的石刻原型也不是所有的動物都可以,起碼得有腿,能穿過韁繩才行,其次就是寓意要好,古人對於封建迷信可是非常崇拜的。

我也沒有具體去數曲江池一共有多少,按照我的估計100多尊還是有的。細心的朋友有機會去曲江池西岸可以嘗試數一數,攝影師愛好者也可以用相機來記錄它們那各異的造型。

其實中國的歷史文化能保留至今的很多都是石刻,因為木質或者紙質等都沒有像石頭一樣的保存時間。比如陝西號稱帝王都,所有的帝陵都有大量的石刻,跨越千年而矗立不到。那麼我們的現代文明是不是能像它們那樣保留千年呢?

這些拴馬石已經成了曲江池很重要的風景線,很多遊客到這裡都駐足觀賞拍照。原來它們幫助古人照看牲畜,如今它們依然在曲江池守護著這片土地。

這些石刻的表情也是各異的,有的齜牙咧嘴,有的面露微笑,古人在石刻方面的工藝可謂精湛而獨到。

任時光變幻,這些古代石刻依然矗立著,他們就是對一個時代的最好見證。已經失去使用價值的它們,今天又重新肩負起文化的傳承責任。向人們講述那個曾經世界第一大城市-長安的輝煌。

曲江池拴馬石石刻記錄,熊貓映畫原創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