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黨員當先鋒打頭陣 築起鄉村疫情“防控牆”

長城網衡水訊(記者張梅勝)庚子鼠年的春節註定是個不平凡的春節!

突然襲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各行各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面對困難,有一種聲音鏗鏘有力:“我報名,不計得失,無論生死!”“我要守住村民的平安健康!”“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我必須要帶頭衝在第一線”……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

組織引領 築起農村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面對突發疫情,衡水市委書記王景武向全市黨員幹部發出號召:“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黨員幹部要趕快行動起來,跟我們上!”。

河北衡水:党员当先锋打头阵 筑起乡村疫情“防控墙”

衡水市委書記王景武檢查疫情防控工作。武志庫 王鐵卯 攝

從機關到基層,從企業到社區,從城市到農村……全市1萬多個基層黨組織、20萬黨員迅速奔赴各個戰場,成為疫情防控的“排頭兵”、群眾信賴的“主心骨”。

“阜城縣老黨員劉寶鵬挎著受傷的胳膊,在排查的崗位一直堅持著”“年過六旬的桃城區胡堂村黨員婦女幹部劉春英每天早晨背起家用噴霧器出門給全村消毒”……這樣感人的故事在疫情防控一線屢見不鮮。衡水市廣大黨員幹部迎“疫”而上,關鍵時刻見真章。

“我是黨員,關鍵時刻我不能退!”……父親剛去世,母親癱瘓在床,妻子右腿半月板撕裂行動不便,孫子還未滿月……家裡離不開他,村裡也需要他,面對選擇,大年初一,武強縣醫院駐大韓村第一書記陳忠秋毅然回到防控一線,他奔走在大韓村的各個疫情防控點,生怕防疫工作有疏漏。

為了打贏疫情攻堅戰,衡水市921名駐村黨員幹部聞令而動,他們放棄節假日,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主動承擔起幫扶村防控重任,築起農村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黨員是鄉村防控“第一關”

在衡水農村大大小小的村莊院落,黨員幹部紛紛拿起小喇叭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逐家逐戶進行健康隱患排查登記,管控重點人員。

河北衡水:党员当先锋打头阵 筑起乡村疫情“防控墙”

河北衡水桃城區趙家圈鎮前鋪村防控執勤點工作人員為進村村民測量體溫。 陳康 攝

“高燒隔離去醫院,百姓聽話不亂串。各村幹部到一線,群眾有事幫著辦。外來人員村外站,要想進村咱不幹。”疫情發生後,景縣西王家村黨支部書記高保山第一時間創作了這段順口溜,並迅速通過大喇叭廣泛播放。黨員幹部們每天反覆用通俗易懂的“鄉音”廣播,用大白話講大道理,不間斷進行疫情防控的科普知識宣傳,“喊近了”與疫情的心理距離,“喊跑了”存在的僥倖心理。

“跟我們上!”隨著桃城區趙家圈鎮前王家村微信群裡一條“徵募令”信息的發出,全村黨員、入黨積極分子主動請纓,加入前王家村疫情防控黨員志願服務隊。“守護我們自己的村莊,黨員義不容辭!”“我是黨員,村口執勤算我一個。”……一時間,前王家村30多名黨員全部上崗到位,街道噴灑消毒液、執勤勸返外來人員等,村裡群眾紛紛表示:村裡的黨員們就是我們的榜樣,有他們在我們放心!

“入黨時,就承諾遇到危險絕不退縮。我年紀雖大,但入黨初心不變,疫情當前,我必須和同志們一起加入戰鬥!”棗強縣唐林鎮楊家莊老黨員楊學義樸實的說。楊學義今年75歲,有著50多年黨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他自願加入到“巡”村值班的隊伍中,帶頭髮揮模範作用。

在抗擊疫情這個特殊的戰場中,有年富力強的年輕黨員,也有70多歲的老黨員,他們在群眾需要時,選擇衝鋒在前,迎頭抗擊疫情。

黨組織扛起防控責任

“咱們是老百姓的主心骨,越是關鍵當口,黨員幹部的心不能亂”,“黨員就是老百姓的守護神,寧可掉上幾斤肉,也要把鄉親們守護好”……武強縣南立車村疫情防控站,一場別開生面的討論,在剛剛結束的黨課後火熱進行。武強縣結合實際,在基層防疫一線開通了“帳篷黨課”,利用這個非常時期的特殊形式,為黨員幹部加油鼓勁。

河北衡水:党员当先锋打头阵 筑起乡村疫情“防控墙”

武強縣在基層防疫一線開通“帳篷黨課”。

武邑縣開展“亮身份、作表率、跟我上”行動,以黨員為骨幹的志願服務小分隊活躍在農村一線,設立檢查點、測量體溫,為隔離人員代購生活用品,並和其微信聊天,幫助群眾排憂解難,緩解心理壓力。

饒陽縣大尹村鎮各村結合實際用好“1+10”黨員聯繫戶制度,黨員入戶宣講政策,逐人核查,各黨小組長核查整理排查結果,黨支部及時彙總上報,確保不漏一戶一人。

……

戰場在哪裡,黨組織就建到哪裡;疫情在哪裡,黨員就出現在哪裡。一個個基層黨支部帶領著廣大基層黨員幹部,牢牢築起了疫情防控的紅色堡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