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宮4大冷知識,“世界中心”須彌山差點被當廢品賣掉


雖然由於疫情影響,過年期間外出人數減少,但仍會有不少人去雍和宮燒香祈福,至少歷年來的春節期間,雍和宮周邊都是擠得水洩不通。但你真的瞭解雍和宮嗎?今天借過年這當口,咱來看看雍和宮的一些“冷知識”。圖為筆者在二環路邊用長焦鏡頭拍攝的雍和宮建築局部。

冷知識之一——小小的雕塑原來是“世界中心”!雍和宮內有座青銅製的小雕塑,燒香祈福的人們總是要在這座小雕塑前行禮。一般人可能不明白,它代表著什麼,為什麼總要對著它拜來拜去?

這座雕塑高僅1.5米,青銅製成,在佛教中,它就是“須彌山”。須彌山是梵文Sumeru的音譯,意譯為“妙高”。它是古印度神話中的名山,據說是世界的中心。從圖中可以看出來,須彌山上不少人投擲了錢幣,而且香客們相信,誰能將幣擲在須彌山的高處,誰就能得到更多福報。

雪中的遊客仍爭相向須彌山敬拜。值得一提的是,據有關資料記載,這座須彌山為明萬曆年長印太監馮保供奉,可謂年歲已久的寶貝。但這又有些奇怪了,馮保供奉的須彌山怎麼會出現在這裡?這裡面又有故事了。

大致是這樣的,馮保供奉的這座須彌山原本是為當時的番經廠供奉的,番經廠後改為“法淵寺”。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法淵寺被拆,施工人員處理舊物時準備將須彌山砸碎了賣銅,幸好一位文物愛好者趕到施工現場,將須彌山搶救了下來,並聯系雍和宮的工作人員,讓他們收藏了這件物品。時間一長,這座須彌山成了雍和宮一件標誌性文物作品。

冷知識之二,關於雍和宮身世——它其實原本並不是一座寺院,而是明朝太監居住的官房。那這是怎樣的一個演變過程呢?這需要簡單梳理一下雍和宮的歷史。圖為雍和門前與銅獅雕塑。


我們先來看一份史料——《清宗人府事例》。其中有記載說,當時幾位皇子均已分別冊封分府,“唯允禎、允祐二人是貝勒,而所封府邸是親王府邸,規模違制,著由官房租庫,將前明內宮監房撥給允禎……”。皇四子允禎即後來的雍正,彼時還是貝勒身份。文中提到的分配給允禎的明朝時期太監們居住過的官房,就是雍和宮的前身。

康熙三十三年,允禎搬進該府,此地就成了貝勒府。15年後,允禎晉升為“和碩雍親王”,貝勒府也隨之升為“雍親王府”。再後來,雍正繼承了皇位,由於對雍親王府有著多年的情感,便於雍正三年改王府為行宮,這時候才始稱“雍和宮”。但那時仍不是宗教場所。直到乾隆九年,雍和宮正式改為藏傳佛教寺廟。從此,雍和宮開始了它既為皇家第一寺廟又為清政府掌管全國藏傳佛教事務中心的歷史。圖為雍和宮的牌匾。

冷知識之三——雍和宮何以使用黃色琉璃瓦,跟紫禁城一樣級別呢?其實這是歷史上突擊15天改變的建築面貌。圖為從雍和宮大街上可以看到雍和宮的紅牆黃瓦建築群。


雍正十三年,雍正駕崩,乾隆下令在雍和官停放靈柩,為何在此停柩,此事尚有歷史謎團未解開,今天咱先按下不表。總之當時為迎棺槨,雍和宮主要建築要在15天內改覆黃色琉璃瓦,這也是今天我們看到的雍和宮黃瓦紅牆的來由。而此前,雍和宮曾經是唯一一個使用綠色琉璃瓦頂卻稱為“宮”的皇家建築,但不符迎棺槨的相關禮節,因此15天功夫,雍和宮由“綠”變“黃”。

冷知識之四——很多人都知道雍和宮的萬福閣裡有一尊非常高大的彌勒大佛,它被譽為雍和宮木雕三絕之一,它是由白檀木雕成,通高26米,成為獨木雕刻佛像世界之最。但問題來了,這麼高大的白檀木從何而來,又是如何運輸到北京的呢?圖為雍和宮最北端的建築群,樓閣精緻,且有飛簷連接,這部分的最高主體建築就是萬福閣,也是白檀木大佛的居所。

再來看,這是萬福閣的正面。雍和宮最初改為藏傳佛教寺院時,並未建萬福閣,後來乾隆覺得這裡缺個點睛之筆,就想建座體量較大的建築“鎮”一“鎮”,但又苦於沒有一尊與之相稱的大佛像。此消息傳至西藏,又恰好彼時的尼泊爾王國從印度運回一根高大白檀木,達賴喇嘛便以大量珍寶購得,並由西藏經四川走水路,歷時整整三載,才將它運至京城,後經大量工匠精雕細刻而成。


雍和宮可以說是一座兼具歷史、文化、建築、宗教、藝術等多領域的瑰寶,要講雍和宮的知識,即便是“冷知識”,恐怕都得講一本書。圖為雍和宮門口的牌樓。

不過今年有了特殊情況,遇到了疫情,是否還要像往年那邊爭著去雍和宮燒香,你可得掂量掂量。圖為雍和宮風雪中的僧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