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同一件100塊錢的商品,拼多多為啥比傳統平臺便宜10塊

最近,有個零食品牌商高管曝光電商內幕的帖子突然火了,原因是這家品牌同時在拼多多和傳統平臺上開店,結果傳統平臺上賣得貴但不賺錢,而拼多多賣得便宜卻賺錢。

他算了一筆賬,同樣的貨,傳統平臺最多維持在95折賣,拼多多則能達到85折,而這10%的差價,就是平臺不同成本造成的。

原來如此!同一件100塊錢的商品,拼多多為啥比傳統平臺便宜10塊

這則爆料,也吸引了大批深有同感的商家,在評論區大倒苦水,稱羊毛出在羊身上,平臺成本高就要漲價賣,自己也沒辦法。

事實上,同貨不同價,這在行業內早已不是秘密,曾有一位做女裝的商家就與該品牌商的情況十分相似!

他也發現自己兩家店在成本花銷上,有的物流成本高,有的營銷特費錢,一條100多塊裙子,成本的差異下,就能產生好幾十塊的差價。


原來如此!同一件100塊錢的商品,拼多多為啥比傳統平臺便宜10塊

這些成本都是怎麼來的呢?首先,生產成本一樣,有區別的只是物流和營銷。先拿物流成本來說,100塊的貨,傳統平臺發貨要15元,拼多多要20,為什麼拼多多要貴,因為它全場包郵,別的平臺部分要消費者承擔郵費。

而這多出來的5元錢,在營銷成本面前,就小巫見大巫了。在傳統電商賣貨,越不過的就是推廣費,今天沒訪客了,得買流量;明天沒訂單了,又得買流量;因為流量完全由平臺掌控,所以想做生意就得先付出真金白銀,這個營銷開支比例佔據25%,也就是25元。

而在拼多多的店,因為拼多多有自己的流量分發機制,幾乎不設廣告欄位,所以連燒錢投廣告也免了,結果原本預留的25%的行銷費用根本用不完,最多10%。這樣減去物流成本超出的5元,拼多多還省10塊錢。

原來如此!同一件100塊錢的商品,拼多多為啥比傳統平臺便宜10塊

當然,這10塊錢並不能全部揣進商家的腰包,而是要拿省的錢讓利消費者,所以同樣的貨,拼多多為什麼更便宜,這下就真相大白了。

不難看出,現在開網店,跟以往相比越來越複雜,好在拼多多這樣的平臺正在改變電商販賣流量的邏輯,讓利益迴歸到商家與消費者兩端,這樣才能皆大歡喜。

其實,所以做生意的人都希望有這麼一個地方,消費者買的實惠,自己也更能賺錢,而不是在別人地盤上,交完過路費,要掙錢只能問消費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