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跟父母“對著幹”,苦口婆心只會適得其反,父母要懂得套路

小編前兩天收到一個媽媽的抱怨:我的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以前說什麼都聽,現在說什麼都不聽,特別是到了青春期之後,我不讓他做的事情,他偏偏要去做,看到我生氣,他還蠻開心的呢!你說他是不是欠揍啊?真是傷腦筋啊!

孩子跟父母“對著幹”,苦口婆心只會適得其反,父母要懂得套路

其實,那些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的父母,經常會有這樣的抱怨,他們不明白,為什麼孩子那麼喜歡跟父母對著幹?父母越生氣孩子反而越開心?所以,我們首先要了解下青春期孩子的特徵。

一、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哪些變化?

1、孩子非常關注自己的外表和內心

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如果說以前,他們對自己的認識都是依賴於父母的話,那麼現在,他們更多在乎自己的想法,他們會觀察自己和旁人的身高、胖瘦、外貌特徵,也會熱衷於觀察自己的優點、缺點、特長......開始變得“自戀”。

孩子跟父母“對著幹”,苦口婆心只會適得其反,父母要懂得套路

2、自尊心變得很強

青春期的孩子時刻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他們渴望獨立和自由,想擺脫成人的束縛。當他們受到肯定時,心理會產生滿足感;在受到批評時,心理就會產生挫折感。他們會因為自己的優點而自滿,也會因為自己的缺點而沮喪。他們的“多愁善感”往往會讓父母不知所措。

3、更關注跟同齡人的交往

青春期的孩子開始覺得跟父母有代溝,不喜歡跟父母相處,更喜歡跟同齡人相處,他們把跟同齡人的友誼看得很重,如果父母干涉他們交往的話,他們就會變得叛逆,或是經常頂撞父母。

孩子跟父母“對著幹”,苦口婆心只會適得其反,父母要懂得套路

上面三點就是青春期孩子會發生的顯著變化,但大多數父母都不能很好地觀察和理解這些變化,也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處,才導致了很多孩子出現逆反心理,讓父母頭疼不已。

二、青春期的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的原因有哪些?

1、被父母諷刺得過多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很強烈,自尊心也很強,如果當他們做錯事或是考試考得不好時,他們本身就已經很沮喪了,本身就很責怪自己了,假如父母還在一旁訓斥他、瞧不起他、諷刺他的話,孩子自然會產生怨恨心理,對父母說的話什麼都聽不進去。

孩子跟父母“對著幹”,苦口婆心只會適得其反,父母要懂得套路

2、父母粗暴限制得過多

青春期的孩子好奇心是很強的,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什麼都想去嘗試一番,不管是好的事情還是壞的事情。如果這個時候,父母用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去做他想做的事,孩子就會很生氣,什麼都想跟父母對著幹。

3、被父母嘮叨得過多

有些父母很嘮叨,跟唐僧唸經一樣,對孩子的學習一天到晚嘮叨個不停,就連孩子吃飯、喝水、上廁所、睡覺的時間都不放過,他們雖然不懲罰孩子,也不諷刺孩子,但這種說教的方式,就跟蒼蠅“嗡嗡嗡”一樣討厭,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有了逆反心理。

孩子跟父母“對著幹”,苦口婆心只會適得其反,父母要懂得套路

總之,青春期的孩子,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非常強烈,父母應該好好了解這個時期孩子的心理特徵,用有效的方式來跟孩子溝通,多傾聽孩子的內心,多交流,而不要總拿大人的思想去壓制孩子,只有這樣,孩子才能順利度過青春期不叛逆。

三、父母做到3個堅持,可有效緩解親子關係

1、堅持有效溝通

溝通是維繫親子關係的橋樑,但並不是所有溝通都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只有有效溝通才能維持親子關係,那麼,什麼才叫有效溝通呢?

第一,學會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和孩子溝通時,要放下主觀成見,傾聽孩子的想法。比如孩子功課不會做,不要一口咬定是孩子上課不聽講,而是應該問孩子:“你自己覺得這題不會做的原因在哪裡?”“你想不想讓我幫你一起解決?”這些話,會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意願,從而願意跟父母交流。

第二,避免空洞說教,學會恰當表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在學校和社會接觸的知識越來越多,也就不會再吃那套空洞的說教了,父母應該學會恰當表達,比如跟孩子交流時,多多使用關心的眼神,儘量用簡短精闢的語言,語調保持平和,就像對朋友的態度一樣,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面帶微笑,讓孩子覺得跟父母聊天很舒服。

第三,學會陪伴和等待。 卡耐基說過一句話:“當對方未平靜下來的時候,你說什麼都是沒用的。”所以,在孩子情緒十分激動的情況下,父母可以先閉嘴,在一邊靜靜陪伴,等孩子的情緒平靜下來再去交流,這樣的效果會更好。

孩子跟父母“對著幹”,苦口婆心只會適得其反,父母要懂得套路

2、堅持平等尊重

青春期的孩子喜歡被尊重,不喜歡被控制,所以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尊重,把孩子當成平等的個體。在親子教育中,只有走近孩子的心靈,與孩子產生共情,才會有很好的教育結果。父母尊重孩子,孩子長大後也會尊重父母,如果父母喜歡壓制和設計孩子的生活,那麼孩子不但會失去快樂和自我發展的動力,還會對父母產生怨恨,從而事事對著幹。

3、堅持獎懲並重

第一,孩子做對了事情,要及時表揚和獎勵,但也要適度,而不能過度。常言道:“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誇獎的方式要注意,既不能讓孩子覺得虛偽,也不能讓孩子驕傲自滿。孩子有進步的時候,要重重表揚;孩子取得好成績的時候,在獎勵的同時還要讓他繼續努力,切記不要拿孩子跟別人的孩子比較,而是讓他跟自己比較,跟昨天比較。誇獎要有具體內容,具體到孩子的行為或動作,讓孩子能準確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

第二,孩子做錯了事情,也要適當懲罰。懲罰也不能亂懲罰,而是要把握好原則,比如,必須在尊重人格的基礎上進行懲罰,不傷害孩子的自尊;要說到具體的行為,讓孩子明白自己哪些行為確實不可取;懲罰要迅速,不能留到第二天,孩子也許都淡忘了;懲罰孩子時,一定不能翻舊賬,要就事論事。

孩子跟父母“對著幹”,苦口婆心只會適得其反,父母要懂得套路

總之,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了叛逆的行為,父母首先要換一個角度去想,到底是孩子自身生理發展引起的呢?還是父母的教育引起的呢?也許兩者都有,那就需要父母懂得套路,實施有技巧的教育方式,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

今日互動話題:如果孩子總是跟你“對著幹”,你們是怎麼處理的呢?一起來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