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父母越關心,孩子越憤怒,孩子叛逆背後的真相你知道多少

朋友最近跟我抱怨,在家帶娃越來越力不從心了,她的兒子今年三歲,總是不聽話,不好好吃飯,把家裡弄的亂七八糟,讓他收拾他也不聽,讓他不要進廚房,他非要進去,把碗掀到地上,忍不住打了他,還不以為然,一點都沒有覺得自己做錯了,好像故意要讓她生氣似的。

為什麼父母越關心,孩子越憤怒,孩子叛逆背後的真相你知道多少

她已經被孩子折磨的心力交瘁了,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溝通,也不知道如何正確引導,讓孩子聽話一些,不要那麼叛逆。

其實,孩子開始叛逆了,說明他開始成長了,有自我意識了,是一個好的開始。孩子有三個叛逆期,一個是3歲左右,一個是8歲左右,一個是13歲左右。如果父母能在不同時期給孩子正確引導,孩子會因此受益一生,反之會害了孩子。

一、越關心越憤怒,孩子叛逆背後的真相

1、第一個叛逆階段,3歲左右

孩子在3歲左右的時候,自我意識開始形成,所以開始反抗大人,對大人的要求第一反應是拒絕,比如,讓他睡覺,偏不睡覺,讓他吃飯,偏不吃飯。

那可能是媽媽平時在跟孩子說話時,已經習慣於用命令的語氣對孩子說話,孩子有自我意識之後,學會了反抗。孩子會模仿大人,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說明你平時就是怎樣做的,所以想要改變孩子,先看看自己是否有不恰當的言行。

為什麼父母越關心,孩子越憤怒,孩子叛逆背後的真相你知道多少

2、第二個叛逆階段,8歲左右

孩子成長到8歲左右,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對生活有了自己的認識,他覺得自己不是小孩子了,不希望再被父母管。於是開始故意跟大人作對。既然孩子有一些自己的思想了,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方式上要隨之改變,不然家長和孩子都痛苦。而且如果家長在這個時候沒有采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孩子的情況只會變得更加的糟糕,甚至會影響到學習,最終造成遺憾。父母要跟孩子多溝通,多聽聽孩子的想法,有些事情不如放手讓他自己做決定。

3、第三個叛逆階段,13歲左右

孩子13歲左右,進去青春期,身體和心理正處於發育階段,還不成熟,在生活和學習中會遇到各種問題,自己又無法解決,會帶給他挫折感,導致情緒不穩定。這時候父母如果加強管教,只會讓情況更糟糕。這個時期,父母應該先嚐試和孩子平等溝通,這樣才能站在他的角度想問題,才能給他正確的幫助。

為什麼父母越關心,孩子越憤怒,孩子叛逆背後的真相你知道多少

孩子成長過程中,自我意識也在成長,不再聽父母管教,變得叛逆了,這是一個孩子成長的轉折點。要幫助孩子,正確引導孩子,就要先了解孩子叛逆背後的真相。

二、“過度關懷”讓孩子苦不堪言

1、父母過度關懷,會讓孩子失去獨立性

進入叛逆期的孩子,特別渴望獨立自主的去決定一些事情,父母為了孩子少走彎路,為了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幫他做決定,不尊重孩子的想法,總覺得他還是孩子,這樣會讓孩子失去獨立性。這個時期,父母應該在有些事情上,給孩子一些自由,讓他們自己做決定。

為什麼父母越關心,孩子越憤怒,孩子叛逆背後的真相你知道多少

2、父母過度關懷,會讓孩子沒有自己的空間

父母為了保護孩子,會試圖瞭解孩子所有的事情,甚至侵犯孩子的隱私,這樣做是非常傷害孩子的。孩子長大了應該有自己的空間,有自己的秘密,他不應該把什麼事情都攤開給父母看,父母的過度關懷,反而讓孩子心裡特別反感。

3、父母過度關懷,會讓親子關係變的糟糕

父母在關心孩子的時候,不懂得把握好分寸,什麼都問,打著為你好的旗號,隨意干涉孩子的生活,孩子不會感激,反而想要逃脫父母的管控和關心,這樣非常損害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為什麼父母越關心,孩子越憤怒,孩子叛逆背後的真相你知道多少

所以,父母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給孩子愛和關懷,還要注意把握分寸。孩子已經是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他有權利為自己做決定,應該有自己的空間,父母應該尊重孩子。

三、家長如何做才能讓孩子願意聽你說

1、第一個叛逆期

父母不要以命令的口吻跟孩子說話,讓孩子做選擇題,比如,問他是想去散步還是待在家裡,讓他覺得自己被尊重。如果你常常用命令的口吻跟他說話,比如,去把玩具收拾了,他只會反抗,讓你們關係變得糟糕。要用更溫柔的口吻跟孩子交流,比如,你們要出去玩了,寶寶還沒收拾好,不要對他不耐煩的說“你能不能快點”,其實可以改為“寶寶,快點喲,媽媽等不及啦”,這樣寶寶會更樂於接受。

為什麼父母越關心,孩子越憤怒,孩子叛逆背後的真相你知道多少

2、第二個叛逆期

這個時期,孩子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了,凡事會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此時父母要做的應該是教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比如,什麼時間寫作業,吃飯時間不能看電視,幾點前必須睡覺,可以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自律的人。既要給他足夠的空間,也要適當約束他。

3、第三個叛逆期

這個時期是三觀形成時期。可以引導他看一些積極向上的書籍,幫助他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比如,可以讓他多看一些名人傳記,勵志的書籍,讓書裡的案例、道理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也可以讓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鋼琴、繪畫,來提高自己的情操,可以緩解生活和學習帶來的壓力。

要正確的引導他建立自己的社交圈,既不能干涉,也不能完全不管,畢竟朋友圈子對一個人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大家都明白。父母如果有條件可以讓孩子參加國外的遊學項目,去參觀國外的高等學府,即使條件有限,也要帶孩子去周邊旅行,開闊視野。讓孩子趁早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讓孩子有更長遠的目光。

為什麼父母越關心,孩子越憤怒,孩子叛逆背後的真相你知道多少

孩子每個成長時期,心理狀態不同,所以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年齡變化、心理變化採取不同的關懷和教育方式。孩子就像花朵,需要用愛和理解去澆灌,才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孩子叛逆的時候,要多理解他,不要對孩子動不動就責備或者用命令的語氣,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今日互動話題:大家對於孩子叛逆期是怎麼看待的呢?在孩子叛逆的時候,大家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