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華:創作於我如同日記,記錄下些覺得有意思的思維或路徑


劉家華:創作於我如同日記,記錄下些覺得有意思的思維或路徑

劉家華


對話劉家華

你最新創作的作品是哪一件?

劉家華:《漣漪》

劉家華:創作於我如同日記,記錄下些覺得有意思的思維或路徑

0和1與自然對話 圖片 2019


劉家華:創作於我如同日記,記錄下些覺得有意思的思維或路徑

對話 圖片 2019


劉家華:創作於我如同日記,記錄下些覺得有意思的思維或路徑

對話 圖片 2019


是在疫情開始前創作的,還是在疫情出現之後?

劉家華:疫情之前。

這段時間在心態上跟平時有什麼區別嗎?

劉家華:這個春節恰巧在湖北過。身處在了一個巨大的“集中營”,真是720度的體驗了人性:超凡的、邪惡的、善良的、可憐的…人類始終在一個“球”裡往復循環。心態上比以往更多了些悲憤也更多了些平靜。

劉家華:創作於我如同日記,記錄下些覺得有意思的思維或路徑

黑體 150x350cm 布面綜合材料:長城沙土、古建築木頭灰燼、水泥、顏料、種子等 2019


劉家華:創作於我如同日記,記錄下些覺得有意思的思維或路徑

漣漪 120x250cm 布面綜合材料:長城沙土、古建築木頭灰燼、水泥、顏料等 2019


據您瞭解,目前藝術界主要是採取什麼樣的方式表達對疫情的關注和對抗擊疫情的支持呢?

劉家華:前些日在網上零星得知,藝術圈有幾位愛心人士進行了捐款、捐物、搞義拍。我相信應該還有一些默默行動不留名,我們不得知伸援手的愛心人士。奉獻精神、善舉不論大小,欽佩他們!

劉家華:創作於我如同日記,記錄下些覺得有意思的思維或路徑

偽秩序 180x150cm布面綜合材料:長城沙土、古建築木頭灰燼、水泥、顏料等 2019


劉家華:創作於我如同日記,記錄下些覺得有意思的思維或路徑

一滴墨 150x100cm布面綜合材料:長城沙土、古建築木頭灰燼、水泥、顏料等 2019


在疫情結束之後,最想做的一件事兒是什麼?

劉家華:

如果可以實現的話,我想遠離人跡。

在災難面前,藝術何為?

劉家華:藝術是一種抽象的思維。其它,什麼都不是。

劉家華:創作於我如同日記,記錄下些覺得有意思的思維或路徑

偽秩序 200x150cm 布面丙稀 2018


劉家華:創作於我如同日記,記錄下些覺得有意思的思維或路徑

偽秩序 150x120cm布面布面綜合材料:長城沙土、古建築木頭灰燼、水泥、顏料等 2016


劉家華:創作於我如同日記,記錄下些覺得有意思的思維或路徑

無限接近的兩個球體 180x150cm布面綜合材料:長城沙土、古建築木頭灰燼、水泥、顏料等 2018


當代藝術和哲學一樣是提出問題,您希望通過這些作品傳遞給觀眾一種怎樣的思考?

劉家華:我沒有慾望要傳遞給觀眾些什麼。作品對我來說如同日記,記錄下些覺得有意思的思維或路徑。如;用藝術的內在結構對空有、混沌的理解。

劉家華:創作於我如同日記,記錄下些覺得有意思的思維或路徑

被切掉一個角的矩形 150x200cm布面綜合材料:長城沙土、古建築木頭灰燼、水泥、顏料等 2018


劉家華:創作於我如同日記,記錄下些覺得有意思的思維或路徑

黑體(局部)100x230cm 布面綜合材料:長城沙土、古建築木頭灰燼、水泥、顏料等 2018


藝術源於生活,您通常從何處獲得創作的靈感?

劉家華:捕捉的渠道還是很多,音樂、書籍、冥想。

劉家華:創作於我如同日記,記錄下些覺得有意思的思維或路徑

偽秩序 120x150cm 布面綜合材料:長城沙土、古建築木頭灰燼、水泥、顏料等 2017


劉家華:創作於我如同日記,記錄下些覺得有意思的思維或路徑

偽秩序 120x150cm布面綜合材料:長城沙土、古建築木頭灰燼、水泥、顏料等 2017


您認為您的藝術創作一直以來所探討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劉家華:至今也沒有想清楚,我們生命的根本動力是成為自己,也許是“自由”吧。創作也一直在變化,2019年下半年開始思考“混沌”。

劉家華:創作於我如同日記,記錄下些覺得有意思的思維或路徑

偽秩序 100x80cm布面綜合材料:長城沙土、古建築木頭灰燼、水泥、顏料等 2016


劉家華:創作於我如同日記,記錄下些覺得有意思的思維或路徑

偽秩序60x60cm 布面綜合材料:長城沙土、古建築木頭灰燼、水泥、顏 料等 2016


2020年有怎樣的創作和展覽計劃?

劉家華:湖北還是處在封省狀態,一切都等疫情結束後安全了再計劃。

藝術家簡介

劉家華

1979年出生於四川

2006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

現生活居住於北京

個展:

2018 劉家華個展,作者畫廊,中國·北京

2017 柱式,作者畫廊,中國·北京

2017 偽秩序 ART100,中國·北京

2013 吾城,全藝術中心,中國·北京

2013 紅繩子,客藝廊,新加坡

2013 片段的園,在3畫廊,中國·北京

2012 傾城之惑,盛世天空美術館,中國·北京

2012 遊戲·城—歷史與現實的嬗變,千年時間畫廊,中國·北京

群展:

2019年 藝術啟示錄 ARTCLOUD全球藝術中心,中國·北京

2018年 悉說話語 中澳當代藝術展,澳大利亞·悉尼

2018年 沒展 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中國·上海

2017年 目光所及—後金融時代下的中國新繪畫,唐人藝術中心,泰國·曼谷

2017年 再寫·作者,作者畫廊,中國·北京

2017年 反向引擎,東億美術館,中國·北京

2017年 黑橋一代,hi藝術中心,中國·北京

2016年 大幻化網,勞特斯辰藝術空間,中國·北京

2016年 破冰·時代,中國當代藝術油畫展巡展,中國·廈門、廣州、上海、北京

2016年 新譯之星迴顧展,新譯美術館,中國·北京

2016年 “桃花源時代”當代藝術展,德美藝嘉,中國·北京

2015年 同行同至--批判性傳統主義,新繹美術館,中國·北京

2015年 藝術的精華,意中雙年展,意大利·都靈

2015年 藝術北京博覽會,中國·北京

2015年 巴塞爾香港博覽會,中國·香港

2015年 “後黃桷坪時代”--08年以來的視覺維度,佳想安善美術館,中國·重慶

2014年 重構與探路,中國新當代藝術展,中國·三亞

2014年 AAC藝術中國--青年藝術家提名展,中國·北京

2014年 記憶,中意雙年展,中國·北京

2014年 第二屆V時代,樹美術館,中國·北京

2012年 自然之心,意大利-中國當代藝術雙年展,意大利·蒙扎

2011年 “未來邦” 千年時間畫廊,中國·北京

2011年 “獨立宣言” 今日美術館,中國·北京

2011年 “藝術與新生” 環鐵時代美術館,中國·北京

2011年 “金蟬脫殼”中國新寫實繪畫展,框餘畫廊,中國·昆明

2010年 “走進生活” 川美藝術家邀請展,重慶·錦瑟畫廊

2010年 “越時—中美交流展” ,美國·紐約

2009年 “藝術北京沙龍精品展” ,橋舍畫廊,中國·北京

2009年 “城市領袖”橋舍畫廊,中國·北京

2009年 “第十一屆全國美展選送作品展” ,重慶美術館

2009年 “東西對話--第三屆中德當代藝術家聯展” ,橋舍畫廊,耶拿大學美術館,中國北京、德國·耶拿

2009年 “我們”2009黃桷坪年度藝術展,塗鴉街畫廊,中國重慶

2008年 第七屆全國高校美術作品雙年展,中國成都

2008年 8箇中國的年輕人--塗鴉街畫廊開幕邀請展,中國重慶

2008年 快城快客,上海雙年展特別邀請展,徐匯藝術館,中國上海

2008年 無對象對象,四川美術學院畫廊,中國重慶

2007年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展,牆美術館,中國北京

2006年 “青澀創想”2007大學生提名展,今日美術館,中國北京

2005年 十屆學生年展 獲優秀獎,重慶美術館,中國重慶

獲獎:

2015年 “新譯之星”青年藝術家計劃 獲一等獎

2014年 AAC 藝術中國 獲青年藝術家提名獎

2013年 華人當代藝術發展基金“繁星計劃” 獲潛力獎

2008年 全國高校美術作品雙年展 獲優秀獎2006年 獲四川美術學院 獲優秀大學生畢業創作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