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山西之大同十大特產

大同是山西的地級城市,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時也是中國最著名的古都之一,大同的十大特產有哪些呢?

1、陽高杏脯

陽高杏脯是山西大同最傳統的名吃,陽高地處山西大同,地理環境優越,氣候良好,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特別適合杏樹的生長,所產出的杏果形較大,肉厚味甜。非常適合加工成杏脯,吃起來肉質脆嫩,酸甜可口,美味可口,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產品已經遠銷東南亞等海外國家。


文化山西之大同十大特產


2、廣靈豆腐乾

廣靈豆腐乾是山西大同的特色傳統名產,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記載,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廣靈豆腐乾的製作過程十分考究,選用優質的黃豆作為主要原料,在經過制、壓、曬煮等多道複雜的製作工藝製作而成,最後指出的豆腐乾柔軟有勁道,吃起來十分美味。


文化山西之大同十大特產


3、大同黃花

黃花,學名萱草,俗稱金針菜,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蔬菜。嵇康《養生論》神農經上,有“萱草忘憂,樂為食之”的記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也有專門論述,說它有利尿、健胃的功能。大同縣是山西省黃花的主要產區之一,從明朝開始,就享有“黃花之鄉”的盛名。大同的黃花有三大優點:一是顏色鮮黃,乾淨無黴,一色金光燦爛,絕少黑斑黴貨;二是角長肉厚,線條粗壯,肥頎整齊;三是油性大,脆嫩清口,久煮不爛。因此,大同黃花為素食上品,受外商歡迎,成為山西省外貿骨幹商品之一。


文化山西之大同十大特產


4、廣靈大尾羊

廣靈大尾羊歷史悠久,據傳在漢朝時期,從蒙古引入,由於時代的變遷,經濟貿易的相互來往,人們將終年以放牧為主的蒙古羊,由草原區引入農區。長期以來,在當地自然條件、生態環境的影響下,以及農民群眾的精心飼養管理和選育,長期閉鎖繁育。在體形外貌和生產性能方面趨於一致,逐漸形成了具有生長髮育快,育肥效果好,產肉力高,肉質鮮嫩,皮毛品質好,被毛呈毛股結構,乾死毛極少,耐粗飼,抗寒性能強,適應大陸性半乾燥季風氣候的地方優良品種。


文化山西之大同十大特產


5、廣靈畫眉驢

廣靈畫眉驢為中國四大名驢之一,以其體型高大、骨骼粗壯,耐粗飼,能挽善馱,及外貌“五白一黑”為特徵聞名全國,被列為國家第一批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和保護區名錄。肉性溫,具有補氣養血、益精壯陽、滋補補腎、利肺作用,尤其對止煩、安神清腦有獨到效果,用驢骨熬湯可治多年消渴(即糖尿病)。功效非凡的阿膠製品,就是用驢皮熬製而成,具有很好的補血補氣功效,對女性養顏護膚更有特效。民間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之說。


文化山西之大同十大特產


6、大同小明綠豆

大同小明綠豆主產區在大同縣,種植歷史悠久、面積大,是該縣傳統的名優特產和出口的拳頭產品。該縣的小明綠豆顆粒飽滿,色澤深綠,發芽率和營養價值高,而且小明綠豆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可消腫下氣,清熱解毒、利小便、止渴消暑。


文化山西之大同十大特產


7、渾源黃芪

黃芪是一種名貴的中草藥,具有補身益氣的作用。渾源的黃芪以“條長而順,皮光色亮,粉性大,空心小”著稱,藥用價值比一般的黃芪高,被稱為“渾芪”。廣闊延綿的恆山地區,是有名的“黃芪之鄉”。渾源黃芪加工廠,是我國黃芪出口加工的主要工廠之一,每年加工黃芪達一百萬斤。這些黃芪遠銷五大洲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國家換回大量外匯。


文化山西之大同十大特產


8、廣靈小米

廣靈小米,馳名已久,清康熙時曾經作為朝廷貢米晉京,遂有“御米”之稱。1961年又改進培育出新品種“東方亮”,更是米中佳品。這種小米,顆粒光潔,色澤金黃,營養豐富。做米飯,熬稀粥,都是粘而滑潤,香甜可口。


文化山西之大同十大特產


9、陽高長城羊肉

陽高長城羊肉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人們常說,到陽高縣不吃長城鄉羊肉是一大憾事。的確,長城鄉色如玫瑰的羊肉香嫩可口,白如美玉的凉拌羊肚絲鮮美爽口,做法各異的羊雜鮮而不羶,讓人印象深刻。


文化山西之大同十大特產


10、左雲苦蕎

苦蕎集七大營養素於一身,不是藥,不是保健品,是能當飯吃的食品,卻有著卓越的營養保健價值和非凡的食療功效。它與人們所熟悉的“何首烏、大黃”等是親兄弟,是國際糧農組織公認的優秀糧藥兼用糧種,是我國藥食同源文化的典型體現。苦蕎被譽為“五穀之王”,是三降食品(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多出產於高寒山區。而左雲特殊的環境也是苦蕎的生長之地。


文化山西之大同十大特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