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處置工作第十二場新聞發佈會

3月7日,青海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在西寧召開第十二場新聞發佈會。邀請青海省副省長、青海省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副指揮長匡湧,以及西寧市、海東市負責人和青海省有關職能部門的負責人,就“青海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三級響應調整為四級響應,以及境外來青人員防控工作”情況,進一步回應公眾對疫情防控處置相關工作的關切與關注,並回答媒體記者提問。

青海省召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第十二场新闻发布会

發佈會上,匡湧通報了青海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三級響應調整為四級響應及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情況。他介紹,自2020年2月26日12時全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以來,青海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分區分級要求精準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堅持以“六個兩”為抓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截至目前,“兩防”成效進一步鞏固,“兩清”目標全面完成,“兩開”要求進程加快,“兩節點”安排順利推進,“兩走出”基本實現,“兩目標”基礎不斷夯實,青海全省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青海省最後兩例確診病例治癒出院已達16日,全省連續30日無新增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結合青海省當前疫情形勢,經組織專家充分評估、省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專家諮詢委員會綜合研判,青海省政府決定,自2020年3月6日12時起,將我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由三級響應調整為四級響應。

匡湧說,調整響應級別並不意味著疫情防控的鬆懈,下一步將全面落實中央及省委省政府最新部署要求,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全面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切實做好基本民生保障,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強化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強化督導檢查。

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虎通報了調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響應後的疫情防控工作情況。他介紹,青海省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由三級響應調整為四級響應,調整應急響應級別並不意味著疫情防控的鬆懈,而是要更加深入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策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下一步我們將抓住一個重心,即“嚴防疫情輸入”。持續做好來自重點疫區和高風險地區人員排查管控,持續強化外來務工經商人員管控,嚴格來華(回國)人員排查管控。突出四個重點,即“重點單位、重點人群、重點環節、重點場所”防控工作。實現一個重要目標,即“嚴防疫情擴散”。始終保持對疫情的高度敏感性,全面落實“四早措施”。

2月28日,青海省政府發佈第15號通告,明確各類學校開學時間節點以來,全省各地、各部門、各學校總動員,打響了確保學校安全平穩開學的攻堅戰。連日來,各地、各部門根據省委省政府關於“防疫物資向學校傾斜、醫療資源向學校傾斜、保障要素向學校傾斜”的工作要求,全力保障春季學期開學工作。青海省教育廳副廳長楊發玉在發佈會上從關於返青師生摸排、關於校園環境整治、關於駐校醫療人員、關於部門聯動機制、關於防控物資儲備、關於教學教輔用書、關於師資力量調配、關於教學計劃和教案八個方面通報了開學前的準備情況。他介紹,總體來看,第一批開學的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已經基本具備了按照原定時間段開學的各項條件。下一步,青海省政府還將為每所中學配備熱感應成像儀,加快師生進校時體溫檢測的速度,防止在校門口聚集。我們也將密切關注第一批學校開學情況,繼續協調落實後續物資供應,及時妥善處置突發情況,確保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

西寧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市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副指揮長潘志剛通報了西寧市進一步做好境外返青人員疫情防控工作的相關情況。他介紹,針對近期國外新冠肺炎疫情上升的趨勢,特別是境外輸入性風險上升的趨勢,根據省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在西寧曹家堡機場、西寧海關、青藏鐵路公司和西寧火車站的大力支持、全力配合下,抽調專人於3月5日起在西寧機場和火車站分別設立了接待服務點。截至目前,已為100多位入境回寧人員提供了服務保障。

海東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市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副指揮長熊嘉泓通報了境外來(返)人員管控情況。他介紹,海東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和省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的相關要求,把境外疫情嚴重國家返回人員的疫情防控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繼續強化“外防輸入”的工作舉措,突出重點,全面摸排;提前介入,及時處置;強化責任,聯防聯控;嚴格管控,主動應對。綜合施策,千方百計,持續保持零輸入、零感染、零報告的良好態勢。(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萬瑪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