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慶華: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體系

陶慶華: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體系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刻,2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強調“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要完善疫情防控相關立法,加強配套制度建設,完善處罰程序,強化公共安全保障,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體系。”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全國堅持依法科學有序防控、奮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指明瞭方向。

根據中央決策部署,各地為戰勝疫情紛紛快速進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加快人大立法、行政立法速度,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推進配套制度的建立。

2月7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依法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定》,通過緊急立法方式,賦權北京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採取必需的臨時性應急管理措施。同時,上海、浙江、廣東等地也從制度、法治層面作出防控疫情決定。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我們應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從依法治國的高度,進一步加強應對突發事件法律法規的“立改廢釋”工作,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系統法律法規體系建設,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基礎性、前瞻性、全局性和長期性的制度保障。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堅持問題導向。抓緊全面審視評估涉及疫情防控工作的法律法規,及時發現現行法律制度的短板和弱項,特別是做好重點防疫物資儲備、疫情預警和信息公開、應急處理和事後恢復、防疫主體責任、疫情防控監督和追責、公益慈善捐贈等領域的專項立法調研工作,儘快推動其進入立法程序,及時啟動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和修訂工作。

加強源頭立法。儘快推動出臺生物安全法,加快修訂有關獵捕、交易、利用、運輸、濫食野生動物的相關法律法規條款,同時借鑑歐美等發達國家關於野生動物保護的立法經驗,細化有關野生動物保護的辦法、目錄、標準、技術規程等規範性文件,加快構建國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制度保障體系。

完善配套法規。圍繞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進行“精細化”立法,做到內容具體化、標準國際化、問題針對化和操作可行化,進一步推動動物疫病預防控制、傳染病和公共健康知識宣傳、預防學科建設和傳染病科學研究、突發重特大疫情監測和資源調配、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應急物資生產和儲備等環節的配套法規出臺,健全重大疫情應急響應機制,建立集中統一高效的領導指揮體系,做到指令清晰、系統有序、條塊暢達、執行有力。

加大監督力度。地方人大常委會應進一步增強監督的剛性,推動有關部門機構認真貫徹落實法律制度,將紙面上的法律條文落實落細。將政府及其授權部門發佈的在一定時期內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範性文件納入備案監督範圍,綜合運用執法檢查、聽取審議專項工作報告、專題詢問、專題調研、跟蹤監督等方式方法,突出對政府疫情防控執法情況的檢查監督。


作者:陶慶華,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市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華夏國際人才研究院院長


版式:林苗苗

監製:李愛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