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收藏價值的7枚古錢幣,最高價值607萬

宋欽宗時期鑄造的“靖康通寶”、“靖康元寶”,由於欽宗在位16個月就被擄往北國,該錢幣流通時間短,後世比較罕見。


宋代靖康通寶

唐代叛軍史思明佔據洛陽後,鑄造“得壹元寶”,後來發現“得壹”兩個字不吉利,就改為“順天”,鑄造“順天通寶”,這兩種錢幣傳世很少,現在十分難見。


唐代順天通寶

還比如明代末期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後,鑄造“永昌通寶”,也是屬於短期發行流通的錢幣,存數量很小,價值不菲。


清代順治通寶


宋代大觀通寶


上述錢幣不僅是古錢幣收藏家的最愛,還是研究書法藝術史的重要實物資料,具有古錢幣收藏和文化藝術雙重價值,其市場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北宋元佑通寶

天聰通寶

市場概況:假貨極多,數不勝數。

歷史背景:1627年,後金改年號天聰,直到1636年,天聰年號共使用了十年。1637年,皇太極改年號為崇德。皇太極在崇德年沒有鑄造年號錢,僅僅在天聰年間鑄造有天聰通寶,而且還不多見,為錢幣大珍。有專家指出(國內一線拍行藏品徵集)此幣共鑄二百餘枚,但目前歷屆拍賣會上經權威機構認證為真品的天價幣遠不止二百枚。


史料記載天聰通寶是仿造明朝的“天啟通寶”十一兩的規制,直徑約為44.5mm,錢文的正面為滿文,左上右下讀法,譯作“天聰汗錢”,慣稱為天聰通寶。背面也為滿文,左為“十”,右為“一兩”,是“當十,記重一兩”之意。並非記重十一兩。收藏價值607萬。

注:此幣無漢文,市面上所見漢文天聰幣謹為X陽造假幣。圖片為網圖,並非實物。

祺祥通寶

市場概況:假貨極多,不可枚舉。華夏拍賣歷年記錄雕母百萬元以上

歷史背景:祺祥通寶於清咸豐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始鑄,尚未發行,後欽天監上書不吉,於十月五日即被勒令廢止,“祺祥”年號僅存69天。鑄幣回爐鑄為“同治”行用錢(1861年),與祺祥重寶一起並稱為中國壽命最短的錢幣。當時所鑄多為樣幣,流通幣幾乎全部收回損毀殆盡。存世極罕!


天命通寶

四星級

市場概況:存世量相對較少,市場價格稍高。美品不多,假貨多為X陽造。

歷史背景:

清太祖

努爾哈赤,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所鑄造。傳世有滿文,漢文兩種文字。鑄行量不大,存世較少,價格較一般錢幣普通品為高,滿文錢為小平型。而且讀法不同與一般錢文制式,按左右上下順序讀,頗為奇特。漢文錢為小平錢制式,發行量不大。

雍正、康熙、乾隆等在此不多作論述,其中雍正各局、康熙寶臺、寶福,咸豐行用錢(各面值)及各朝雕母、部頒樣錢等有一定的收藏文考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