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院士”李蘭娟:狙擊非典、抗擊新冠,被提名“最高科技獎”

狙擊非典、抗擊新冠,被提名2020年“最高科技獎”。

象徵著國內科學研究者最高榮譽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剛剛落下帷幕,在全國精挑細選出的13名候選人當中,有一位顯得尤為矚目,不僅因為她是唯一一名“為專家提名”的女性院士,和在中國醫學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而是因為每每在國家爆發疫情之際,都有她身先士卒的背影,她便是李蘭娟。

在瞭解李蘭娟的家庭背景之後,不得不由衷地欽佩李蘭娟的強大。

“最美院士”李蘭娟:狙擊非典、抗擊新冠,被提名“最高科技獎”

李蘭娟於1947年9月出生於浙江省紹興縣夏履橋村。在那個年代,出身貧困家庭的她莫說讀書上學,便是基本的生存在一家人眼中都是奢望。看著孩童時期李蘭娟一心渴望學習的眼神,父母咬緊牙關,勒緊腰帶讓李蘭娟上了學。就這樣,靠著白天上學,放學後幹農活補貼家用和學校的助學金,李蘭娟才得以完成學業。

巾幗不讓鬚眉,李蘭娟讓人們再一次知道女性的力量有多大。

1973年,李蘭娟順利從浙江醫科大學畢業,從那一年開始,李蘭娟正式踏入中國醫療事業,並不斷取得了乃至世界都為之側目的成就。

“最美院士”李蘭娟:狙擊非典、抗擊新冠,被提名“最高科技獎”

勇攀高峰,成為一代人工肝技術的開拓者。

1986年,李蘭娟主動承擔了攻克重型肝炎病的項目研究。你可曾知道,在李蘭娟攻克之前,全世界的重型肝炎病死率高達80%,世界各地專家都束手無策,這一疾病的研究是一世界性難題。但李蘭娟卻不管這些,在她心中總是有一種莫名的勇敢,她堅信自己能夠攻克這一難題。你不曾想到,這一難關能夠在李蘭娟心中裝多久,也許一年?也許在多少次的失敗後便會放棄。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蘭娟為這一世界性難題足足鑽研了十餘載,並且還成功將其醫療方法研製了出來。人工肝技術的發明一舉獲得了1998年的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並引起了世界醫學領域的轟動。李蘭娟當之無愧,成為了人工肝技術的開拓者。

這一難題的攻克大大激勵了李蘭娟,也成為了一個跳板,讓李蘭娟在醫學領域更進一步。不久之後,李蘭娟又一舉動轟動中國。李蘭娟在微生態學研究領域更進一步,不僅主持制定了我國《人工肝支持系統的治療指南》,並且主編了中國首部微生態醫學著作《感染微生態學》

,由此奠定了感染微生態學的基礎。

“最美院士”李蘭娟:狙擊非典、抗擊新冠,被提名“最高科技獎”

李蘭娟不僅在科研事業上勇於突破,創下了豐功偉績,便是在疫情的第一線李蘭娟也是不逞多讓。在李蘭娟身上,我們總能找到一種忘我的勇敢精神。2003年的“非典”疫情,李蘭娟作為一名醫師深入疫情區採集病情樣本,成功分離SARS病毒,從而對治療“非典”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而在最近的新冠狀肺炎疫情單中,73歲的李蘭娟仍舊和團隊第一時間奔赴武漢,出現在疫情的第一線。古稀之年仍舊身穿防護服深入疫情區,一待便是一天。當看到摘下口罩後,滿臉勒痕的李蘭娟院士時,一股由衷的感動油然而生,既心疼,又傾佩。

李蘭娟院士,一生執醫為國為民,是當之無愧的“最美院士”;忘我的勇敢始終激勵著我們砥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