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隊長鄭智曾三次慘遭棄用源自一人黑手,他現在竟是足協副主席

在中國足球的世界裡,教練和球員之間往往有不可協調的矛盾,很多事情都沒有公開表明,但種種跡象又似乎確實發生。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高洪波和鄭智之間的關係。兩人都曾在公開場合表達過沒有恩怨、沒有矛盾,但高洪波兩次執教國家隊多次棄用鄭智,他們之間到底發生過什麼呢?

恆大隊長鄭智曾三次慘遭棄用源自一人黑手,他現在竟是足協副主席

鄭智不堪回首的黑歷史 當年遠沒有今天的地位

2016年高洪波重回國家隊時再次棄用鄭智,很多球迷發出不解的呼聲,主要是新球迷對過去的歷史不太瞭解。早在2009年第一次執教國足時,高洪波棄用鄭智,輿論起初並沒有一邊倒的質疑,反而有些理解的聲音,主要是因為那幾年鄭智在國家隊不堪回首的黑歷史太多;直到後期國足發揮失常,才有了很多馬後炮的聲音。

如果評選國足歷史上罰丟點球最多的球員,鄭智肯定在前三之列。2004年到2009年,鄭智在國家隊罰丟了6個點球,其中就包括最重要的7-0戰勝香港的比賽,他罰丟了關鍵點球導致國足少一個淨勝球被淘汰。

恆大隊長鄭智曾三次慘遭棄用源自一人黑手,他現在竟是足協副主席

同時,鄭智那段時間在國家隊的表現也存在疑問。那時的國家隊集訓與俱樂部比賽尚不統一,尤其在歐洲效力的球員,經常出現國家隊徵調、但歐洲球隊不放人的情況。2007年世預賽前夕,國足集訓發出邀請,鄭智、邵佳一、於海、董芳卓等旅歐球員分別遭遇了所在俱樂部拒絕放人的問題,鄭智07年開始在歐洲效力多年,每次來回奔波也非常影響狀態。

2006年多哈亞運會淘汰賽對陣伊朗,鄭智罰丟點球導致國足點球大戰失敗;2007年亞洲盃,鄭智在小組賽前兩場比賽接連得到黃牌被足協領導狠批,他和李瑋鋒在第三場比賽的停賽導致國足小組沒能出線;2008年北京奧運會,鄭智以超齡球員參加國奧隊,小組賽得到紅牌,被主帥杜伊科維奇怒斥為球霸……

這樣的鄭智在2009年高洪波上任時已經29歲,擁有很高的江湖地位以及與地位不符的國家隊表現經歷,高洪波顯然對他充滿疑問。

高洪波新帥上任需建立權威 “速度”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鄭智有過黑歷史,高洪波的也不少。如果搜高洪波的過去,能看到太多詞條,除了鄭智,他與孫繼海、王棟、杜震宇等人都被傳出過恩怨,執教長春亞泰、江蘇舜天時都落得眾叛親離、更衣室失控的下場。總得來說,高洪波執教球隊很多,很難在一支球隊停留時間太長,總會提前下課,而且總會跟自己一手培養的愛將產生衝突,個性本身確實存在一定問題。

恆大隊長鄭智曾三次慘遭棄用源自一人黑手,他現在竟是足協副主席

非常巧合的一點是,66年出生的高洪波第一次接手國足時正好43歲,與如今執教國足的李鐵年齡相仿,當時高洪波的聯賽執教經歷雖然更豐富,依然被視作少帥。考慮到國內環境始終對外教更迷信,國足大佬經常會在某位主教練下課的過程中發揮作用,高洪波上任後急需建立權威,不僅對鄭智興趣不大,李瑋鋒、孫繼海等前朝元老更是遠離他的陣容,相比之下,他反而更喜歡提拔自己喜歡的年輕人,比如鄧卓翔、孫可等小將。

客觀來說,高洪波2001開始輔佐徐根寶征戰聯賽,擔任助理教練,此時鄭智正好開始成為球星,可以說,高洪波是一步一步看著鄭智成名成腕兒,對他的情況瞭如指掌,不用就是不對路,不存在缺乏瞭解等問題。

執教國足後,高洪波給球隊的定位是亞洲三流,追求快速反擊和簡潔流暢,中前場他尤其偏愛速度型球員,而鄭智如果說有什麼短板,恐怕就是速度一般。因此,即使被迫使用鄭智時,高洪波也只是用他在中後場,很少會發揮他的進攻特長。

清洗掉老將的高指導在一系列熱身賽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鞏固了他的地位,這讓他有了更多的底氣去拒絕某些球員,2011年亞洲盃他才會棄用鄭智。

三場重頭戲都沒踢好 鄭智的國足玄學註定悲劇

當年鄭智在國家隊表現不佳的時期,有人甚至祭出玄學,說鄭智與國足八字不合,每每到重要比賽只要他出場,國足肯定表現不佳,而且他一定會出問題,諸如點球不進、得到紅黃牌之類的。

如果這種玄學成立,那他跟高洪波之間的玄學更深奧。

恆大隊長鄭智曾三次慘遭棄用源自一人黑手,他現在竟是足協副主席

高洪波執教期間的各方壓力一直比較大,他雖然不喜歡鄭智,但總是有喜歡鄭智的領導從中斡旋,不管第一次執教期間還是2016年的12強賽,高洪波不得不多次作出妥協,帶上鄭智。結果是,這種強壓斡旋產生了更多的副作用,主教練不喜歡一個球員,只會把他放在陌生的位置上,而把喜歡的球員委以重任,鄭智始終得不到最好的使用,屢次犯錯,惡性循環之下,兩人越發不對路。

早在2009年,高洪波執教國足初期,曾經在對陣沙特的熱身賽時安排鄭智首發,但把他安排在中後衛位置上,那之前,鄭智雖是後衛出道,早已被改造成進攻球員,更擅長中前場組織進攻,臨時出任中後衛的他多次失誤,導致國足1-4慘敗。

2011年亞洲盃被淘汰之後,高洪波遭遇巨大壓力,世預賽重新啟用鄭智,對陣老撾這種魚腩,鄭智首發,難得踢了中場位置,但國足上半場表現異常懶散,開場30分鐘已經0-2落後,郜林立刻下場,鄭智也在中場休息時被換下,此後國足反而連續進球,最終比分7-2。

這場比賽的最大責任扔在了高洪波身上,導致他很快被卡馬喬取代。

2016年重新上任,儘管連贏兩場拿到12強賽資格,但經不住多方勸說,高洪波又在12強賽首場對陣韓國時使用鄭智,還特意使用了三中衛體系。結果國足先以0-3落後,鄭智還打入烏龍球,運氣同樣背到家,即使最終扳成2-3,鄭智依然失去了出場機會,直到裡皮接手,他才重回主力位置。

不管是玄學也好、風格不對路也好,還是性格問題,有些人就像郝海東和范志毅一樣,天生無法成為朋友。郝範二人不是朋友還可以一起踢球,高洪波和鄭智既不是朋友也無法共事,多次的勉強,最終帶來了更壞的結果,傷害了他們兩個人,也傷害了中國足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