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免費贈送保險圖個啥?該不該領取?

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保險機構迅速行動,向重點領域及防疫一線人員捐贈大量資金、物資及專屬保險。

不在一線的小編也收到了不少“新冠保障免費領”的消息。都說天上不會掉餡餅,那麼包括新冠保障在內的保險公司贈險該不該領取?

贈險保什麼?

保險贈送並不像《西紅市首富》一樣,以燒錢為目的慷慨贈送減肥險。嚴格來說,片中出現的減肥險並不是保險,更別說拿來贈送了。

保險公司贈送保險有規範可循,《中國保監會關於規範人身保險公司贈送保險有關行為的通知》(下稱“《通知》”)對保險公司贈險種類、保障期限、純風險保費等進行了規範。

總結下來,贈險形態一般如下:

  • 保障期限較短:保險期間不能超過1年。因此市面上的贈險最短一天,最長不超過一年,很多保障一個月或者三個月。
  • 險種類型:僅限於意外傷害保險和健康保險。。
  • 保費:對每人每次贈送保險的純風險保費不能超過100元,以公益事業為目的贈送保險不受此金額限制。所以營銷性質的贈險成本每份一般在幾元到幾十元不等。
  • 保額:不做限制,不過受風險保費限制,所以保額也不會太高。也會通過縮小保障範圍來控制風險保費,比如航意險就只保航空意外這種特定原因導致的傷害;有的公司送防癌險而不是重疾險,因為防癌險只保癌症,種類更少;很多新冠贈險賠付條件為重型/危重型或身故,這類的比例在整體感染人數中比較低。

總的來說,贈險一般是短期險,可作為補充,不宜作為主力。

保險公司免費贈送保險圖個啥?該不該領取?

贈險的目的

《通知》明確,人身保險公司可以以促銷或者公益事業為目的贈送人身保險。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保險機構向疫情防控一線人員捐贈保險保障,風險保障總額超萬億元。

武漢一線戰役人員李文亮醫生不幸犧牲,被認定為工傷,除了社保+生前購買的保險,各家保險公司捐贈的專屬保險,累計身故保額逾千萬元。

面向一線戰疫人員贈險是險企履行社會責任,為保障空白人群提供風險保障,同時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及好感度的公益行為。

另一方面贈險作為保險公司的常用營銷工具,通過有效的成本控制進行獲客,最終實現保單轉化。

雖然對客戶來說是免費領取,對保險公司來說依然會產生成本。不過出於監管規定和成本控制,所以保險公司贈送的都是短期保險且普遍保額不高,從保險出險率科學精算的角度而言,客戶出險概率相對低,所以對保險公司來說,成本很低。

所以,贈險不是不用交保費,而是這筆保費由保險公司替客戶代交了,成本保險公司自己兜著。從長遠來說,雖然客戶目前只領了一份贈險,但只要之後客戶再通過保險公司購買意外險、旅遊險或者重疾險,成本早就回來,還賺了不少。

所以各家保險公司對於贈險樂此不疲。

贈險要不要領?

1. 首先要分辨活動是否真實,注意是哪家保險公司的贈險。如果官方平臺發佈的,基本就沒問題。如果不確定的話記下對方所說的保險公司和產品名稱,然後到對應保險公司官網或者致電進行核實,確認保險公司合法性和活動真實性後再領取。領取之後登錄保險公司網站查詢保單,對保單心中有數,也避免出險時遺漏報案。

謹防詐騙,如果遇到對方索要銀行賬戶或者要求打錢等行為時,應該直接拒絕。

2. 是否領取依個人的保障情況和實際需求而定。意外險中的傷殘保險金、重疾險、津貼等都是給付型,各家保險公司可以疊加賠付,如果本身缺乏保障或者保障不充足,也可以領取贈險提高保額;而如果是意外醫療或疾病醫療,理賠過的部分各家保險公司不重複報銷,未經理賠的部分才能用其他保險報銷,可以適當補充,不必來者不拒。

3. 做好被作為潛在客戶的心理準備,換個角度想,保險公司後續的推薦和促銷也算是免費獲得了專業的保險服務。

寫在最後

大家不必對保險公司贈險過於排斥,保險公司通過贈送保險挖掘潛在的客戶、履行社會責任,而客戶通過領取贈險獲取風險保障,雙方互惠互利。

同時對於免費的保險也不要懷有過高期待,賦予其太重的使命。保險公司贈送的保險一般是短期的體驗型產品,且保額較低,保障也不全面,想單純依靠薅羊毛來做好全家所有的保障是不現實的。大家還是應該每年給保險一定的預算,採用重疾+百萬醫療+壽險+意外搭配組合,做好全面保障遇到風險才能減少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