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醒醒吧,其實根本不是原生家庭傷害了你


親愛的醒醒吧,其實根本不是原生家庭傷害了你

有一個叫《幸福為什麼這麼難》的視頻,其中的靈魂拷問:當你的母親充滿哀傷,一生都活在痛苦中的時候,你敢快樂嗎?

我認真的想過這個問題,當時的答案是:太難了。


我的童年

我的母親就是一輩子充滿哀傷、怨恨的女人。直到現在,母親還是會跟我抱怨父親脾氣不好、懶、罵她打她,不停的嘮叨她有多受氣。

父親脾氣非常暴躁,小時候的記憶,就是他經常喝醉酒回家摔東西、打老婆、打孩子。我媽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要不是因為你和你弟,我早都和你爸離婚了”,我恨透了這句話。父親動粗的時候,母親從來不還手,我和弟弟哭著跪下求父親,結果我們也捱打。我們從一開始的站出來保護母親,到無能為力只能躲在被窩裡哭。

我不敢跟任何人說,這是家裡的秘密,是醜事。沒有人知道父親在外如此和藹可親的一個人,回家後就是面目猙獰的魔鬼。直到現在,我都害怕看到吵架、打架的畫面。


親愛的醒醒吧,其實根本不是原生家庭傷害了你


在這個家裡,我不敢太高興,不敢表現自己。我就當一個不起眼的灰塵最好,這樣最安全。即便如此,也會不知道哪一句話、哪一個行為,又遭一頓暴打,這要看父親的心情,每次捱打,母親只會默默哭泣,從不出手試圖保護。

小時候是多麼盼著父母離婚啊,勉強在一起不是對孩子的愛,那是最深最深的傷害。我恨母親為什麼要委曲求全,恨她把自己的不幸福,歸咎在我和弟弟的存在上。

有一種可悲的婚姻,就是孩子覺得你該離婚。我恨父母,也打心底裡看不起他們。


親愛的醒醒吧,其實根本不是原生家庭傷害了你


當孝順只是例行公事,沒有真正與父母心與心的交流,就成了逢場作戲和負擔。

很多課程、講座都教我們要原諒父母,心裡也寬慰自己,那個年代的父母大多如此,我不該緊抓著他們的過錯不放。但是心裡總會有無盡的委屈,是我不夠寬容嗎?每次和父母說話不超過三句就想跳起來走人,明明是想關心他們,最後總是落個不愉快收場。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為了完成我是一個女兒的任務,定期去看他們,定期打電話問候,過節去送節禮,一個月去吃一次飯。但是從沒有掏心窩子的和父母聊過天,我的所有事情,他們都是最後知道,或者不必知道的。


親愛的醒醒吧,其實根本不是原生家庭傷害了你


不接受父親會有無力感,不接受母親學不會愛和被愛。

以前拼命想逃離,想和父母沒有任何關係。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有了自己的孩子,才慢慢懂得,父母能給孩子的,一定是認知以內最好的,他們沒有的,當然也沒辦法給自己的孩子。我的爺爺和姥爺也是一言不合就動手、在外和藹可親,回家秒變魔鬼。父母小時候也都是在家暴的環境中長大。他們對父母有沒有過怨恨?

每個人都有父母,生命經由父母來到這個世界,這是生命的傳承,無論願不願意,都只能接受。

那些成長中的傷痛、父母的錯誤行為,是生活中的事,和生命的傳承是兩碼事。

不滿意父母的行為是正常的、合理的,不需要批判自己。

但是,因為不滿意父母,就否定生命的傳承,不接受生命傳承的意義,就是放棄掌控自己人生的決定權,生活必將是一團亂麻,各種不如意。


親愛的醒醒吧,其實根本不是原生家庭傷害了你


我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用“過不好自己的人生”證明自己的原生家庭有毒;用“無休止的抗爭”證明父母當年錯的離譜。雖然心裡不接受這一說法,但是我必須承認,我確實就這樣走過了30幾年的人生。

我現在要告訴自己:父母不知道怎麼愛我,我已經長大了,不需要像個孩子一樣,祈求父母的愛。為什麼不能放棄抗爭、放棄尋求撫慰?承認吧,父母不會改變,父母永遠不懂對我的傷害有多大。把這解決不了的生活瑣事,找個箱子鎖起來,用全部的精力去好好生活。

幸福難嗎?不難!

無論曾經經歷了什麼,以後將面臨什麼,至少當下的每一秒鐘,我都有權利、有能力、有資格讓自己輕鬆、滿足、幸福、快樂。


親愛的醒醒吧,其實根本不是原生家庭傷害了你

前兩天和母親聊天,她還是絮絮叨叨的數落我、抱怨我、指責我,我竟然沒有生氣、沒有反駁,平靜的聽她講。我接納了她的情緒,沒想到很快就數落完了。

我讓母親用三個詞形容我,她說:“要強、能幹、能吃苦、會花錢”。

除了會花錢,其他幾個也是母親的特質。

我笑著問母親:“除了會花錢這一條,其他幾個也是你自己吧”。

母親沒說話。

我不接受父母,卻越來越像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