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療法的妙用

“暗示療法”就是通過積極、主動的暗示,利用心理作用的影響,治療心理因素引起的心因性疾病。它屬於心理療法的範疇,也是一種有趣的治病藝術。暗示療法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情志暗示、環境暗示、聲音暗示、器具和藥物暗示、治療經驗暗示、氣功暗示、語言暗示等。對於各種心因性病證,巧妙地運用暗示療法,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治療效果。

心理暗示療法的妙用

(一)情志暗示

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種怕,顯然是一種心病,是受其他事物強烈暗示的結果。“心病還需心藥醫”,情志暗示就是治療心病的“特殊藥”。我國古代有許多名醫,都善於運用情志暗示法來治療種種心病。據《呂氏春秋》記載:公元前300年,齊閔王患病,眾醫以藥治無效,太子請來名醫文摯。文摯經過診斷,認為國王的病需要用激怒的心理療法方能治癒,但又怕國王加罪。太子叫文摯不用怕,說為了父王的病,我和母親會保護你的。後來,齊閔王的病果真因激怒而愈。然而,太子並沒有兌現自己的諾言,齊王盛怒之下還是將文摯捆放在鍋中煮死了。金元時代,名醫張子和治療一位因愛子夭折而憂傷瘋癲的婦人,他一不用藥,二不施針,而是三次裝瘋賣傻,引得婦人大笑,使其性情開朗,血脈暢達,神氣歸心,其病不藥而癒。這就是“一個小丑進城,勝過十打醫生”的哲理。少數非心因性病證,也可以用情志暗示法來治療。在我國最早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中就有“噦……大驚之”的記載。噦即呃逆,對正發呃逆的患者,可以突然編造一個令他吃驚、感到意外的謊言,使呃逆因受驚而止

。當然,所編造的謊言必須自然、合理,且有分寸。

心理暗示療法的妙用

(二)環境暗示

《晉書·樂廣傳》中記載的“杯弓蛇影”的故事,早已為人們所熟悉。那位坐在掛有弓箭的牆邊飲酒的賓客,由於弓映入杯中,他總以為飲下的酒中有一條小蛇,因而一病不起。樂廣將軍知道這位賓客的病因後,既不尋醫問藥,也不求神拜佛,而是在原地重設酒宴,照例將弓掛在牆上,讓患者重新身臨其境,使之看清實情,疑雲頓開,繞心纏身的“蛇病”也就不醫而愈了。變換環境也是暗示的需要。影視劇《京華煙雲》中的姚夫人,因其子早死,精神受到極大刺激而瘋了,總以為家中有其子的鬼魂出現,致使病情日益加重。姚老爺決定換一個環境居住。於是捨棄原宅,買下了舊王府花園。後來,姚夫人的病果真慢慢地好了起來。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勸慰那些精神憂鬱的人外出旅遊,或遷居他地,目的都在於換換環境,改變心情。

心理暗示療法的妙用

(三)聲音暗示

這裡介紹一個“擊木定驚”的故事。金元時代,中原某地一縣令夫人因受火災驚嚇,患了一種“聞聲則驚”的怪病,不管什麼聲音,也不論聲音大小,都足以使她惕然而驚。諸醫皆以鎮驚寧神藥治之,收效甚微。唯名醫張子和採用擊木定驚之法,當著患者的面,一次又一次用木頭敲打桌椅門窗。開始幾次,患者也十分驚恐,後來,患者見響聲並沒有引起什麼可怕之事,也就不以為然了,反而對醫生無事亂敲桌椅感到好笑,從此對任何大小聲音也都習以為常了。夫人之病,與《黃帝內經》所記足陽明胃經的病證十分相似。而張子和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以其所惡之聲,克其所患之病,“以毒攻毒”,出奇制勝。1976年,我國唐山發生了強烈地震,死傷者甚多。僥倖活下來的人中,許多人患了類似上述“聞聲驚恐症”。有來自災區的姐弟二人,弟弟系股骨骨折,姐姐則聞聲而驚(尤其怕聽火車鳴叫)。在護理姐姐期間,老師經常囑其弟故意學火車叫。起初,姐姐還因此毆打過弟弟,不過幾日,姐姐的病”就完全消除了。

心理暗示療法的妙用

(四)器具、藥物暗示

對中醫稱之為“癔病”、“髒躁”,西醫稱之為“神經症”的精神反應性疾病,不妨使用此法。這類病人通過各種檢查,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病變發現。但他們卻主觀感覺到自己的病很多,而且較重。醫者可以在病人面前將各種檢測儀器的準確性和一些常規藥物的來源、作用神秘化、擴大化,將會對病人起到意想不到的寬慰,使其迅速解除思想包袱。

一位下肢疼痛的女病人,整天呼喊疼痛,有時甚至不能入眠。各種檢查又沒有發現任何陽性體徵,針灸治療效果不佳。一次交談中,我聽她說,她鄉下的胞弟因患髖關節腫瘤(肺癌轉移)醫治無效而死亡,她便懷疑自己也有類似的病。我當即意識到她的病顯然是受其胞弟之死強烈暗示的結果。於是,我告訴她說,醫院從國外引進一種最先進的檢測儀器,什麼病都能一次檢查出來。帶她去檢查,結果一切正常,她的顧慮打消了一大半,腿也不那麼“痛”了。我又在她足三里穴上打了一支注射用水,佯稱是當今治療腿疼的特效藥。結果,病人滿意極了,“腿痛”很快就消失了。

心理暗示療法的妙用

對患有“心因性疾病”的人,醫者不妨特意“炫耀”自己治療他這種病有著十分豐富的經驗,每一個患者都是一次治癒的。這種暗示,既能增強患者對醫者的信任,也能增強患者的自信心。接治一名女工程師,因在家中同兒子爭吵生氣,突然不能講話,急得直哭。在為其針刺合谷、廉泉穴時告訴她,筆者治癒過許多這類病,經驗很多,有絕對把握一次治癒。她聽後高興得直點頭,充滿著治癒的希望和信心果然,針到病除,旋即開口講話。

(六)氣功暗示

所謂氣功的“外氣效應”,也是心理暗示作用的結果。任何一個“氣功大師”在為人治療時,總是要求患者微閉雙眼、意守丹田,並擺出一種特殊姿勢,還要不停地使用語言、表情、動作、吹風、吹口哨等暗示手段。實驗證明,如果不使用暗示或阻斷暗示,“外氣效應”就不會出現。而使用暗示手段,既使不是“氣功大師”,也可以使患者產生“外氣效應”。那麼,如何看待“外氣效應”使肢體產生的某些活動呢?讓我們來看看俄國病理學家別赫捷列夫曾經做過的一種試驗:一個人躺在蹺蹺板上(保持平衡狀態),然後心裡老想著騎自行車。高度意念的結果,使蹺蹺板失去了平衡,靠腳的一端下降了。這是因為用腳進行體力活動暗示,意念動作使下肢血管擴張,血流增加的緣故。與所謂“外氣效應”使肢體能抬高、擺動的情況類同。至於極少數人在氣功“騙子”的誤導下出現的狂呼亂叫、手舞足蹈,也只能證明他們本身就是極容易受到暗示影響的“氣功迷”。

心理暗示療法的妙用

因此,廣大患者和氣功愛好者一定要正確看待所謂“氣功大師”的“帶功報告”,不可盲目崇拜,甚至達到迷信的地步,以致上當受騙。要多從“內養功”方面加強鍛鍊,以修身養性、強身壯體、防病保健。

(七)語言暗示

在眾多的暗示療法中,語言暗示是第一重要的。諸如上述種種暗示,無一不是藉助語言暗示而起著強化作用的。俄國偉大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曾經說過:“暗示是人類最簡化、最典型的條件反射。”消極、被動的語言暗示,能夠破壞機體生理功能,擾亂人的心理和行為。而積極、主動的語言暗示卻能糾正上述被擾亂、被破壞的心理和行為,改善機體的生理功能。例如醫護人員在給患者打針的時候,如果問患者“疼不疼”,那麼,對於容易被暗示的人來說,“疼”這個不良的語言暗示就會在他們的大腦中樞產生一個惡性刺激,本來不疼的,也感到疼痛了。而改問“有什麼感覺”,就比較妥當。

心理暗示療法的妙用

在這方面,東漢時代的名醫華佗就很高明,華佗在給人做針刺治療時,總是告訴患者,針刺過程中一定會有一種感覺從針刺點向所病之處“遊走”,讓患者細心體會。這就是華佗巧妙地運用語言暗示,以促使患者積極、主動地“意守感傳”。這樣做,可以大大提高治療效果,值得後人效法。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討中醫藥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