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幾道與《小山集》:一個無可救藥的老男孩,一部風流綺麗的詞集

1

對於晏幾道而言,他三十七歲之前的人生,全是春天。

父親晏殊一直官居要職,又是上層文藝圈的領袖,作為晏府七公子的晏幾道,就是在政界大員、文壇大咖們的關注下長大。他聰穎過人,備受呵護,堪稱宋朝王思聰。

晏殊去世時,留下了豪宅與財產,晏幾道自然衣食無憂。三年守制之後,他混跡在京城的娛樂圈,頻頻出入歌舞宴會。

晏幾道與《小山集》:一個無可救藥的老男孩,一部風流綺麗的詞集


品著玉液佳餚,賞著輕歌曼舞,晏公子在酒酣耳熱之際,略作沉吟,瀟灑揮毫,寫下一曲曲華美的歌詞。

他送給哪個歌妓演唱,哪個歌妓就是全場矚目的焦點。

“金鞭美少年,去躍青驄馬”,晏幾道年少多金,又才華橫溢,渾身散發著熠熠星光,風頭一時無兩。

2

柳永已經去世,張先、宋祁、歐陽修已經過氣,娛樂圈人氣最旺、才華最高、緋聞最多的詞壇明星,非晏七公子莫屬。

晏幾道與歌妓們的那些八卦新聞,成為上層社會與市井百姓津津樂道的熱點話題。

據汴京八卦自媒體的報道,晏幾道最近頻頻參加西樓的宴會,因為他迷戀上那裡的一名歌妓,迷到了一日不見三餐不香的程度。

他為那個歌妓寫的歌詞,可以出版一部專輯:

-西樓月下當時見,淚珠偷勻

-南苑吹花,西樓題葉,故園歡事重重

-西樓別後,風高露冷,無奈月分明

……

晏幾道是有公務員編制的,他靠父蔭被封了九品官階,大約相當於副科長。

有一段時間,他被委派到外地任職。等回京城之後獲知,那個歌妓已經染病離世。

晏幾道與《小山集》:一個無可救藥的老男孩,一部風流綺麗的詞集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晏幾道都鬱鬱寡歡。聽別的歌女唱歌,他就想起那個姑娘曾經笑靨如花,忍不住淚流不止。他開始感慨人生的無常,相聚的不易,他在詞中寫道:“難逢最是身強健,無定莫如人聚散。”

聚聚散散、生生死死,令這個大男孩開始品嚐生命中苦澀的那一面。

時間在歌舞昇平中消耗,晏幾道官職沒增長,收入沒增長,只有年齡在增長,轉眼他就三十七歲了。

他不知道,這一年,一場無妄之災悄然降臨。

3

晏幾道有個朋友,名叫鄭俠,是個負責監管城門的小官。

在王安石推行新法如火如荼的時候,鄭俠看到很多流民湧入京城,這些人由於新法的一些弊政而破產。

鄭俠毅然上書,還配上了一副流民圖。他的上書居然真的呈到了宋神宗面前,有圖有真相,皇上看了深深為之震撼,嘆息不已。

於是,宋神宗下旨暫停新法的推進,而王安石引咎辭職。

鄭俠一幅畫,扳倒了堂堂宰相。

鄭俠再接再厲,又上書一封,這次畫了一幅升官圖,直指王安石的接班人呂惠卿。呂惠卿可不是善茬,直接把鄭俠打入監牢,給我查,查查誰是同黨?

於是,跟鄭俠交往密切的人都被捉了起來,其中包括晏幾道。

晏家折買家產,花錢打點。幾個月之後,此事結案,晏幾道被放了出來。可是他本來優渥的生活,一下子變得拮据起來。

4

奔四的晏幾道已經成為一個老男孩,他不得不為生活奔波,賺錢養家。

他也想找找門路,攀附一下。在許州的時候,他聽說新調任的知州是韓維,熟人啊,韓維當年得到過晏殊的提拔。

晏幾道精心填了幾首詞,給韓維獻上。韓維很快給晏幾道回了封書信,老實不客氣地批評他,“才有餘而德不足”,並提出殷切期望,“以有餘之才,補不足之德”。

晏幾道與《小山集》:一個無可救藥的老男孩,一部風流綺麗的詞集


其實,這事還真不怪韓維嚴苛。晏幾道拿小詞來晉謁,很不合禮儀,當時人驚歎小晏“甚豪”,膽子太肥。

你看蘇軾與張方平、歐陽修、範鎮等前輩應酬,都是寫詩;與王鞏、李公擇、蘇轍這些朋友、兄弟交往,才相互寫詞。

韓維身居高位不說,年齡也比小晏長二十多歲,算是看著小晏長大。既是長官,又是長輩,教訓他幾句還是蠻有資格的。

按說,晏幾道應該回信感謝領導的殷殷教誨,以後一定端正態度,積極進取。但是,他素來孤傲,何曾受過別人的冷眼。

5

世界以冷眼看我,我就翻個白眼回他。經歷此事,晏幾道也懶得攀附上進了。還好,還有一個令他感到溫暖的地方,那就是好朋友沈廉叔、陳君龍的家中。

多年以後,他回憶起那段美好的時光,依然無限留戀。他說朋友家中,有蓮、鴻、蘋、雲等歌妓,她們美麗聰穎又多才多藝。他與朋友們喝酒、填詞,歌妓們彈唱跳舞。

晏幾道與《小山集》:一個無可救藥的老男孩,一部風流綺麗的詞集


那時的晏幾道,也真是很窮了。搬了一次又一次家,豪宅早就賣掉了,改為蝸居。他給歌妓寫詞,說“惜無紅錦為裁詩”,已非那個揮金如土的富二代了。

再到後來,朋友們死的死、病的病,歌妓們各自飄散。晏幾道寫詞懷念她們,懷念那些一起喝酒、填詞、唱曲的時光。

6

范仲淹之子範純仁勸說晏幾道把寫過的詞整理好,這也是晏幾道的心願,畢竟半生下來,沒當大官,沒發大財,沒幹大事,只寫了這麼多風花雪月的歌詞。

在範純仁的資助下,晏幾道把他的詞編纂成冊,因為他號是小山,詞集名曰《小山集》。

在詞集自序中,晏幾道說:“……篇中所記悲歡離合之事,如幻、如電、如昨夢前塵,但能掩卷憮然,感光陰之易遷,嘆鏡緣之無實也。”

是不是感覺有些眼熟?是的,像極了《紅樓夢》開篇那段作者自雲。

翻開晏幾道的詞集,他以歌詞作鏡頭,記錄了歌妓們的婀娜多姿、歌舞歡笑,以及情感心事。

晏幾道與《小山集》:一個無可救藥的老男孩,一部風流綺麗的詞集


他描繪歌女們美麗的容顏:“羅裙香露玉釵風,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

他記錄歌舞宴會的場面:“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宴會散場,他又拍攝了歌妓們離去的身影:“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他偷拍下與歌妓約會的情景:“重簾有意藏私語,雙燭無端惱暗期。”

他猜測她們的少女心事:“啼珠彈盡又成行,畢竟心情無會處。”

他偶然邂逅到以前要好的歌女,禁不住滿心歡喜:“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他回想起那些繁華往事,為之心傷:“衣上酒痕詩裡字,點點行行,總是淒涼意。”

他寫刻骨的相思:“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連老夫子程頤讀了,都笑評“鬼語也”。

更難得的是,他對歌妓們充滿了同情:“明朝萬一西風動,爭向朱顏不耐秋。”

他理解她們的苦惱,為她們的命運擔憂:“不將心嫁冶遊郎。”“一春彈淚說淒涼。”

晏幾道沒有士大夫的心理包袱,又是天生的赤子之心,他對歌妓能平等相看,不但有欣賞和愛慕,還有理解與同情。加上身世浮沉,他的詞滲透著無法自拔的寂寞與傷悲。

關於晏幾道的詞風,歷代詞評家的觀點基本一致,認為他工於言情,風流綺麗而曲折深婉。

清代的馮煦說:晏幾道與秦觀都是“千古傷心人”。

而詩詞研究名家鄭騫說:“小山詞境,清新悽婉,高華綺麗之外表,不能掩其蒼涼寂寞之內心,傷感文學,此為上品。”

7

晏幾道在詞壇上,還有一項不凡成就,那就是他在小令上造詣深厚。

柳永之前,小令佔據詞壇主流;柳永之後,慢調漸漸後來居上。

柳永是慢調的推動者,而晏幾道則是小令的堅守者,他沒有與時俱進,而是堅持創作小令,從他留下的作品看,慢調寥寥無幾。

在宋朝,小令成就最高的,一般認為是晏氏父子,而晏幾道又勝過其父,堪稱小令中的王者。

晏幾道與《小山集》:一個無可救藥的老男孩,一部風流綺麗的詞集


小令字數少、篇幅短,要寫出層次,非高手不辦,因此王國維說:“小令易學而難工。”

拿晏小山的《蝶戀花-夢入江南南水路》來看:

夢入江南煙水路,

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

(相思成夢,可夢中走遍江南也遇不到她)

睡裡消魂無說處,

覺來惆悵消魂誤。

(悲傷夢醒,可醒來一片惆悵更覺得悲傷)

>>>

欲盡此情書尺素,

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

(書信傳情,可魚雁傳書全是騙人的童話)

卻倚緩絃歌別緒,

斷腸移破秦箏柱

(彈箏遣情,可樂聲哀怨也不如我心哀傷)

從夢中不遇,到醒來惆悵,再到傳書難達,再到彈箏寄懷。這一首小令,一句一頓挫,一步一層次,百轉千回,歷來被人稱道。

8

晏幾道晚年的史料,留下來的不多。據他的好朋友黃庭堅說,他一度到了“家人飢寒”的地步,確實令人唏噓。

當時蔡京當宰相,請晏幾道以重陽節為主題創作一首歌詞。

這種相當於大型晚會演唱的歌曲,肯定要讚頌風光多麼美好,人民多麼幸福,順理成章地要誇一誇,宰相多麼賢能。

但是,晏幾道交上去的詞,根本不提及蔡京一筆。

看來,他自始至終都是一個無可救藥的老男孩。


晏幾道與《小山集》:一個無可救藥的老男孩,一部風流綺麗的詞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