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寫的詩人——談閻志和他的幾首詩

大寫的詩人

——談閻志和他的幾首詩

楊克

或許閻志心中的詩人英雄正是出生於湖北鄉梓的偉大詩人聞一多,10年間,他操辦了10屆“聞一多詩歌獎”,後者以莫大的理想激情和異常濃厚的家國情懷投身救世擔當,更是他人生的楷模。在2020疫情肆虐的這個冬春,人心與自然風雪交加的日日夜夜,閻志沒有南行,更沒有出國躲避,他就像一顆鋼釘,深紮在武漢,以可歌可泣的行動,為詩性注入了更為廣闊而堅韌的品格。

我們都知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詩人閻志包4架飛機從國外運物資馳援武漢,參與或獨立捐建了10家應急醫院,當中包括捐建了旗下武漢客廳和武漢國際會展中心這兩個物業用於改造為方艙醫院。這當然與經濟實力有關,更體現了詩人的大情懷大境界大胸襟大魄力,有錢的人不少,沒有幾個有這樣的格局。若是租一次飛機,捐建兩家醫院,這樣的貢獻已可圈可點,《孟子》曰:“至誠,……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武漢客廳這座特殊的方艙,以“紅雙子書樓”為背景,恰好是閻志的絕佳形象,安逸時撐起城市文化的精氣神,危急時打通拯救生命的生死門,更巍巍然激勵著國人,就如不屈不撓的民族脊樑。他以企業家和文化人都罕見的實幹能力詮釋了“全心全意”、“義無反顧”的高貴品德,踐行他對人性真善美的守護。

閻志的詩是深入紅塵、久歷風雨後的返璞歸真。正如2019年他在“中國最具影響力的25位企業領袖”頒獎禮上的演說:“我首先是個詩人,然後才是個企業家。詩人是我個人愛好和內心的需要。”詩如其人,日常生活中低調的閻志,他的詩,始終不忘尋找靈魂的初心和歸宿,總體格調溫柔敦厚,語言內斂,呈現出淡然平靜祥和的狀態。“戰疫”以來,已被各種公眾號刊發過數次的《風過耳》《渡口》等詩篇,使人閱讀到他的心靈依然無比純淨質樸,淡泊若一泓秋水。

《大雪南行》,漫天飄舞的雪花,多麼動人的景緻。當火車開去,雪花一點點變小,積雪變薄,彷彿了無牽掛,樹梢並沒有挽留雪花,大雪也並不追趕火車。只是在山頂,在河邊,在田野,有些雪還在原地堅持。終於前方到站,雪無影無終。當詩人揮手告別,祝福身後的大雪快樂之時,突然,筆鋒陡轉,激情再也按抑不住,對,唯有大雪快樂。一首溫暖溫情之詩,瞬間“砰”的一聲,被熊熊火焰照亮。

這首詩的結句可謂點睛之筆,二律背反,揭示了事物矛盾對立關係。詩無達詁,不同處境的讀者,都能引起共鳴。有的遠走他鄉,甚至異國,離開故土,只是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而今悵然回望,才發現消逝了的家鄉是那麼地可愛,曾經的歲月如此美好快樂。或者一段黯淡了的愛情,就像燒剩的火柴,半截焦黑,半截空白,早已心無波瀾。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當然,還有人可以讀出別的意味。一首寫景的現代詩,情貫穿始終,深諳中國古典詩歌的精妙。

表面波瀾不驚,內裡卻潛流暗湧,是閻志詩歌的鮮明特色。《渡口》就像一幀剪影,起句的語言看似平實,實則暗含通感,詭譎而頗有張力。一泓碧波,水裡既不是雲朵的投影,也不是樹木的倒影,而是“秋天深入到湖水之中”,“沉入湖底的疼痛“,”微風都可以讓人顫慄”。而其中的一句“最深的叢林/往往就是最遠的江湖”,我以為尤為精彩。詩人再次運用反向思維,使之與常人有異。本來叢林深處,逃離人間紛爭,一般都會寫,那裡遠離江湖,可他說,那裡往往是最遠的江湖。其後,思緒盪開,另一幅畫撲面而來, 互為反襯,迷濛中看到秋風才起的湖面,在另一個渡口,有人踏波而來。

他始終是一名深沉、樸素而感傷的行者,另外兩首烙上作者精神地理印跡的詩,寫美國加州的《虛石牧場》和寫捷克的《克洛姆羅夫的城堡》,異曲同工,“松濤之聲/彷彿是從少年的某個午後醒來”,人在西域,生命的臍帶卻與王維、陶淵明古今相牽,他聆聽“來自泥土身處的聲音”,獨與天地精神相來往,永遠屬於東方。道性自然,和諧共生。其實比起鋼釘,閻志更像是紮根在中國大地上的植被,詩意氣質像種子和幼苗一般細膩溫婉,但沐浴風雨後已然長成鬱鬱蔥蔥的參天巨樹。他既能經世創業,又不失內省脫俗,可謂“內聖外王”。《風過耳》應該是他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記得一年前,我用毛筆寫他的詩,他自薦了第一段。繁華過後,他渴望平淡的生活,他的理想就如他《墓誌銘》所言“我收拾著一路的風與落葉/我為路人打掃著黎明與黃昏/我很安靜/很安靜地寫著我永遠的詩歌/很安靜地想著我所深愛的一切“。《風過耳》呈現了很有人間煙火氣的心靈淨化,哪怕暮鼓晨鐘,他唯一不敢忘的,“只是為孩子們和所有善良的人祈福。”“山那邊的故鄉/依然會讓我怦然心動”。正是這樣一位真正的詩人,他曾寫下《汶川祭》《是誰說過》《汶川兄弟》作品,傾注了對眾生的悲憫和大愛,表達了面對死亡和命運時的人類有尊嚴的謙卑。

疫情過後,閻志還將繼續他的寫作和行善,人們也繼續在珞珈山細味櫻花、在黃鶴樓遠眺長江,並將重聚在武漢客廳和卓爾書店分享著古今中外哲人作家的思想精華,去激勵自己繼續創造生活和追求夢想。我希望,人們仍會記得曾有一位卓越的詩人,不僅寫下曼妙灑脫的文字,更把自己整個生命都寫進這座英雄大城市,永不分離。我們唯有透過他有形的作品讀懂他無形的大寫的更為深沉的詩篇,方才無負逝去的和被挽救的生命:生死之痛縱有千萬重,仍有詩和遠方值得永遠渴求。


《大雪南行》

火車開去

以為大雪會追趕

才發現並沒有什麼需要挽留

…………

雪花還在一點點變小

積雪變薄

似乎都變得輕鬆

…………

沒有一點聲息的飄落

看得出樹梢對飛舞的雪花

毫無牽掛

…………

有些雪還在堅持

在山頂,在河邊,在田野

仍然無動於衷

…………

前方到站

回頭一看

雪,全部無影無蹤

…………

揮一揮手,就說句

大雪快樂吧

對,唯有大雪快樂

…………

渡 口

秋天深入到湖水之中

微風都可以讓人顫慄

渡口還在

波瀾依然不驚

…………

長椅上的張望

只等來歲歲枯榮

沉入湖底的疼痛

與所有人無關

…………

早就應該走進

落英繽紛的山徑

因為最深的叢林

往往就是最遠的江湖

…………

也許在另一個渡口

在岸邊的蘆葦中也有個人

迷濛中看到秋風才起的湖面

有人踏波而來

…………

《虛石牧場》

我想起草叢中

星星散落般小花的名字

還有池塘邊

偶爾被獵戶驚起的清晨

葡萄園只有一個工人在勞作

陽光依舊照在他的身上

…………

牧場上的牛群

不需要知道明天的事情

山坡上麋鹿、火雞依次出現

透過叢林

可以看見遠山後的夕陽

層次分明而且觸手可及

…………

就在山頂的石頭上坐坐

或者聽聽

幾乎與故鄉同樣的

松濤之聲

彷彿是從少年的某個午後醒來

…………

《克洛姆羅夫的城堡》

熱鬧的城堡沒有煙花

只有那些金色的小花

散落在草叢中

伴著鐘聲盛開

…………

伏爾塔瓦河匆匆流過

中世紀的思念

已在橋下的綠洲上

長成一棵樹

甚至是一塊石碑

…………

南波西米亞的風剛好吹過

只是遠處半山上的城牆

已沒有人在注視

山下紅瓦一片

模糊了聖維特教堂的塔尖

…………

唯有山坡上的金色的花朵

每年依舊盛開

像是在等待

也像是漫不經心地盛開著

…………

《風過耳》

我要在故鄉的

群山之中

修一座小廟

暮鼓晨鐘

與過去再也不相見

原諒了別人

也原諒了自己

…………

佛經是很難讀懂了

大多數的功課

只是為孩子們和

所有善良的人祈福

閒時

看一株草隨風搖曳或者

倔強地生長

…………

有風經過時

簷下的風鈴肯定會響起

才記起看看

山那邊的故鄉

依然會讓我怦然心動

那就再多誦幾遍經吧

直至風停下來

…………


大寫的詩人——談閻志和他的幾首詩

閻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