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桐花開》展現新時代農民脫貧致富的氣魄

生動再現脫貧故事

電視劇《

蘭桐花開》的劇本由上丁、 徐錦川共同創作而成,全劇的故事跨度 達幾十年,展現了蘭桐縣後牛村在黨和政府的扶持與村民齊心協力的奮鬥下, 自上世紀70年代末的一窮二白,到如今摘掉貧困帽子、家家富足的歷史鉅變。

《蘭桐花開》展現新時代農民脫貧致富的氣魄

如果說傳統意義上的農村題材電視劇像 為中老年觀眾“特供”,那麼《蘭桐花開〉 則是一部全年齡段共享的閤家歡式電視 劇。

對於男性來說,抗災、改革等“回憶 殺”一般的畫面,吸引他們的目光;對於 女性來說,前牛和後牛兩個村之間產生的愛情交織和情感故事也蕩氣迴腸;孩子則可以從這部劇中瞭解不曾見過的農村知識。

《蘭桐花開》展現新時代農民脫貧致富的氣魄

在劇本創作之初,上丁、徐錦川等創 作者就先後下到河南、山東等地去體驗 生活,掌握了第一手基層幹部工作和生活的真實資料,同時他們也深深的被這 些黨的基層幹部的吃苦耐勞精神所感動。

在他們看來,正是這些最普通的基石才構建了我們國家最牢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廈,也正是基於這些感動,他們在劇中塑造了像孫桐花、劉保印、錢保 財、老支書、龐鄉長、周麥、陳新像、王大澤等大批農村幾代基層幹部形織,再現農村生活、工作的場景,體現了幾代人為了擺脫貧困所付出的艱苦努力和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

《蘭桐花開》展現新時代農民脫貧致富的氣魄

以往的農村劇往往被侷限在家長裡 短或鄉里鄉親之間,《蘭桐花開》卻一改 “農村劇婆婆媽媽”的風格,力求出新。

閆學晶飾演的孫桐花、吳京安飾演的劉保印等角色都是堅定有毅力,個性突出,電視連續劇《蘭桐花開》不同於一般的農村戲還有一些重要的特徵,整個劇情厚重但不悽苦,艱難 但不悲觀,整個劇中淚點頗多,但給人更多的是積極向上的鼓勵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和諧社會景象,整部劇真實、淳樸,符合當下正確的意識形態。

展現精準扶貧新氣象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又是我國實現精準扶貧目標的關鍵一年。幾十年的鉅變令人驚歎,人民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本劇的出品方認為;在這樣的時間節點之下,我們有必要、更有責任亟:溫黨和政府在帶領人民發家致富道路上所付出的努力。

本劇展示的重點內容是;只有在黨的領導和扶持下,貧困縣和貧困人口才能真正摘掉貧困帽子,才能真正做到區域性整體脫貧,堅決聽黨的話,堅決跟黨走,也是本劇的一個主要綱要。

《蘭桐花開》展現新時代農民脫貧致富的氣魄

在此契機下,主創團隊通過紮實的釆訪、考察, 力圖將中國農民在黨的領導和幫助下脫貧歷程搬上熒暮,展現精準扶貧為老百姓帶來的新氣象。劇中不僅有淳樸的老一輩人的艱苦奮鬥、摸索前進,還有新一輩人的繼承發揚、務實肯幹,尤其是年輕人的新知識、新理念在決勝脫貧攻堅戰 中起到關鍵作用。

生動展示了我們中國 入不怕困難、不怕艱苦、人才輩出的真實 風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