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裡的股票不漲怎麼辦?

最近很多朋友很苦惱,手裡全是優質的藍籌白馬股,就是不漲,反而是科技股、創業板被持續熱炒,眼睜睜地看著它們起飛。

昨天就有朋友讓我談談持股心態之類的,我今天就簡單說下:

1、搞清楚自己的狀況,認清自己

包括自己是什麼樣的投資者,目前的持倉合不合理,資金的性質是長期還是短期。

你自己的適不適合長期持有股票,還是見好就收,喜歡跟隨熱點,能不能呆得住寂寞?目前持倉的公司質地如何?估值貴不貴?你自己是不是用長期(5年以上)不用的錢來買股票?目前的倉位合不合理?是不是滿倉股票?

當然,我們不能給自己隨意打標籤,什麼價值投資者,交易型選手等,我覺得只要持續地穩定地賺錢就是好的,至於稱呼倒是無所謂,最關鍵的是要搞清楚自己現階段的持倉,下一步該怎麼做?

2、獨立思考,過濾噪音,投資自己懂的公司

股市裡要賺錢,獨立思考很重要,如果和別人思考一樣,憑什麼你比別人賺得多?我主張過濾噪音,不看媒體報道、不看券商熱點研報,只投資自己懂的標的,媒體和券商、基金公司都有他們不同的目的,如果根據他們熱推的東西,是很難賺到錢的,比如我自己是把所有的推送都關掉,自己去搜索想要的信息。

另外一點很重要,就是要投資自己懂的東西,不懂不做是做好投資最基本的前提。

比如以前有段時間油氣、黃金、商品的基金很火,不少朋友跟著去買,但是對這裡面的投資標的並不清楚,這樣的投資品種我是不會碰的;我只投資自己懂的貨幣基金、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懂得越多才越有底氣重倉。

3、不要眼紅別人賺錢,不參與泡沫

最近科技類股票和基金非常火,很多人開始動搖,明明知道泡沫還是要參與,心存僥倖心理——不做最後一個接盤的人,但事實上很少人是通過泡沫賺到錢的,這比長期持有優質公司賺錢的概率要低得多,因為泡沫也是會上癮的,即使短期賺到錢,後面還會還回去的。

很多朋友可能是羨慕別人短期內“暴富”,其實等過幾年再看,那些“暴富”的人,絕大多數一定比不過長期持有優質公司的人。

上世紀90年代末,巴菲特因為沒有參與互聯網“熱潮”而被嘲笑落伍了,伯克希爾的股價一度跌了40%,《時代》週刊公然在封面羞辱巴菲特:“沃倫,究竟哪兒出了問題?”,而結果呢?事實證明湊熱鬧,完全沒有必要,每一個泡沫必然破滅,每一輪“牛市”必然伴隨著多數人慘烈的損失。

4、做好資產配置,不輕易滿倉股票

其實每次說到資產配置,大家都嚇到了,這是有錢人的遊戲?我說的是一種思維,就是不僅要看到股票,也要看到貨幣、基金、債券,這幾項是怎麼分配的;對於股票,我的觀點是不要輕易滿倉,除非是熊市時泥沙俱下,優質公司價格有足夠的吸引力,多數時候不要超過八成倉位,另外的考慮配置貨幣、基金、債券基金。

買股票的幾個條件:1、有寬廣的護城河(別人幹不了的事);2、長期ROE較高,比如20%以上;3、價格合理或低估;

長期能拿得住的前提:1、買的便宜;2、使用的是長期閒置資金;3、良好的投資心態、長遠的眼光;

5、多讀書,多看看歷史

讀書能使人安靜,我經常在頭腦比較熱的時候,翻看經典的投資類書籍,馬上豁然開朗,每次閱讀巴菲特的書都會有新的思考;常言道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股市的歷史有100多年,有很多前人留下的總結,那是他們經驗總結,我們通過閱讀經典的書籍能很快避開不少坑,這就是價值。

風險提示:本文是本人的投資筆記,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