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觀濤:人類文明的起源和演變

金觀濤:人類文明的起源和演變

基因測序技術使得人類在地球的遷徙路線逐漸明瞭、解開了許多依靠考古學無法得出結論的奧秘,但也同時帶來了很多新的疑惑。


人類在數十萬年前便已產生,而人類的文明史在時間上最早不過七八千年,在漫長的史前史中,是什麼因素阻礙著人類進入文明世界?文明起源和人類智力進化是否是同步連續的過程,只有在人類的智力進化到一定程度,人類文明才得以產生?重新解讀人類文明的起源,對於當下社會又有什麼意義?


在本文中,金老師從人類的起源開始,勾勒了人類文明起源和演變的歷程,並對上述問題進行了解答。

金觀濤:人類文明的起源和演變

我在 一文中曾指出:今天,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形成了顛覆性影響,一件令人感到恐怖的事情正在發生,這就是人逐漸無法抗拒地淪為聰明的“動物”;即便人類已經掌握了基因工程、克隆技術,並且生活在全世界計算機互聯網之上,但其道德感、生命的尊嚴和“人之為人”的自主性卻日益喪失,人類正在陷入一種真假不分的境地中。這都是當前人類文明所面臨的巨大挑戰,對此,我們有必要在認識論層面上,重新理解“什麼是人類文明”,人類文明又是如何起源和演變的。在這篇短文中,我將結合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分享自己對人類文明起源機制的思考。

DNA考古與發現“夏娃”

過去,學術界通過化石和進化論來推測靈長類怎樣演化到人,想象上百萬年間勞動和使用工具如何將人和類人猿區別開來,例如,人類文明從舊石器時代過渡到新石器時代,產生了農業,最後形成了國家。20世紀80年代這種想象被徹底地粉碎了,其中最基本的貢獻是由三位分子生物學家在1987年做出的。他們發現,可以通過DNA分析找到人類的起源。DNA考古得到一個重要的結論:所有現代人的母親都起源於20萬年以前非洲的同一位女性,該研究被稱為尋找“夏娃”。“夏娃說”在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還是假說,今天已經被大量事實證明,是科學界普遍接受的理論了。

為什麼通過DNA分析可以找出人類的起源呢?道理很簡單,生物是通過DNA複製延續下來的。假定所有人都是同一個人細胞的克隆體,那麼他們的DNA應該是一樣的。複製的結果和原形一樣,這是複製的本質。但是我們知道任何兩個個體的DNA通常都不完全一樣。為什麼?因為人不是克隆的結果,而來自雙性繁殖。我們一半的DNA來自於父親,另一半來自於母親。兩者拼成了一個新的基因庫,拼的過程存在差異,導致兩個個體的基因庫都不完全相同。

有性繁殖是一種非常昂貴的機制,為什麼人要通過那麼複雜的程序來產生後代呢?這是因為我們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病毒、細菌每天在演化。假定每個個體的DNA都和祖先一樣的話,一旦有一天某一個病毒能把一個人的基因庫破壞掉,全人類就滅亡了。只有不同個體之間的基因庫有微小的差別,病毒、細菌的演化才不會威脅人的存在。這在分子生物學裡被叫做“紅後效應”(The Red Queen Effect)。

上述分析說明,假定在人體基因庫裡存在一個部分,它不是通過有性繁殖傳給後代,而是用無性繁殖將基因傳下去,那麼通過追溯這個碎片就可以把全人類的祖宗找出來。這件事情被分子生物學家做到了。

1987年,三位美國分子生物學家——威爾遜(Allan Charles Wilson)、坎恩(Rebecca Louise Cann)和史東金(Mark Stoneking)——發現現代人線粒體DNA(mtDNA)單獨通過母系遺傳。mtDNA和有性繁殖沒關係,由母親傳給女兒,再由女兒傳給她的女兒,是單性傳遞的。mtDNA有37個基因,如果全人類的這37個基因都是一樣的話,那就意味著現代人是同一個母親的後代。事實證明mtDNA 的37個基因為全人類所共有。

我們知道,在分子生物學裡還有一項成果,即可以估計基因庫被複制了多少代。DNA在複製過程中會出現一些變異。這些變異不影響生物性狀,被稱為中性飄變。中性飄變和進化沒有關係,不會受到自然選擇的影響,故會一代代隨機積累起來,影響基因之間的排列間隙,這被稱作發散度。通過比較不同人的基因庫可求得發散度。複製經歷的代數越多,發散度越大。大概每100萬年,發散度會達到3%。mtDNA的發散度為0.57%,根據分子鐘速率為每百萬年3%,我們能推算出現代智人起源於20萬年前。前文所說人類起源於20萬年前一位女性的說法,就是這樣推出來的。道理很清楚,沒有什麼神秘的地方。

顯而易見,只要去測量各大洲的土著婦女mtDNA的發散度,就可以知道人類最早在那裡出現的時間。實驗證明,各大洲的土著婦女mtDNA的發散度是不一樣的。非洲婦女的mtDNA發散度最大,所以現代人起源於非洲。那麼,非洲土著是在什麼時候跑到世界各地的呢?通過測量各地土著的發散度,就可以知道現代人在世界上出現的時間了;通過DNA的考古,還可以得到現代人群在各大洲形成的圖畫(圖1.1)。

金觀濤:人類文明的起源和演變

圖1.1 現代人群在各大洲的形成(圖片來源:Genographic Project官網)

文明起源≠智力進步

關於現代人的起源一直存在多源說(圖1.2.a)和單源說(圖1.2.b)兩大學派。 雖然這一問題至今尚無最後定論,但兩派爭議的焦點只是7萬年前從非洲走出的人群是否和各大洲土著雜交,以及混血的程度,而不是圖1.1所示的現代人群在各大洲形成的宏觀圖畫。既有研究進一步表明:現代人類智人的起源也許比多源說和單源說更為複雜。

智人存在前曾有過南方古猿、巧人、魯道夫人、直立人、匠人、海德堡人、尼安德塔人和克羅馬儂人,他們的能力各不相同。如匠人已會使用火,尼安德塔人具有無比的“實用”精神,而克羅馬儂人已有某種符號化思維能力。毫無疑問的是,現代人類來自智人,他們大約是8萬年突然在非洲出現的,其開始是一個非常小的群體。 也就是說,不管人類起源學說在細節上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今日人類來源於8萬年前在非洲出現的和我們具有相同能力群體,這已是一項科學事實。

金觀濤:人類文明的起源和演變

圖1.2 現代人的起源的多源說和單源說(來源:李逆熵:“尋找夏娃:現代智人起源的辯論”)

本來,歷史學家把社會形成、文明起源看成是和人類智力進化同步連續的過程。即人在使用勞動工具的過程中,其智力不斷進化;在組織社會過程中發明了語言,發展農業;在農業生產有剩餘以後建立了國家和文明體系。現在DNA的考古發現,文明出現是比人類會講語言、使用工具晚得多的事情。或者說文明起源和人類智力進步及掌握技術不是一回事,兩者並非一定相關,更不是同步連續的過程。

柄谷行人曾這樣概括早期人類智力進步:“在離開非洲的時候,人類的身體和腦就已經發育完成,之後在遺傳基因上就沒有進化過。而且,他們已經擁有了語言和文字、工具製作、火的使用和烹飪、衣服和裝飾品製作的機能,甚至造船技術等共同的文化資產。因此,其後雖然獲得了多樣的發展形態,但根本上存在著共同的要素。考古學家科林·倫弗魯(Colin Renfrew)就強調,毋寧說最大的不解之迷在於一開始就擁有高度知識能力的人類,到農業革命的發生為止何以需要那麼長的時間。”

上述概括是否正確呢?歷史學家通常把這段時間歸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根據狩獵組織的規模和生產工具的使用情況,可以肯定當時的人類已經使用今日這般複雜的語言。他們會使用火併擁有製作工具的才能。當然有一點和上面所說的不同,這就是文字還沒有被髮明。但是從當時繪畫和藝術品的水平可以判斷,人類已有發明符號的能力,只是這種能力尚未得到發揮——即把口語轉化為書面表達——而已。

舉個例子,1939年於德國賀勒菲爾(Hohle Fels)出土的獅頭人身的“獅人”像,用真猛瑪象牙雕成;2008年在同一地區出土的同樣材質的“維納斯”女像,這都是4萬年前的作品。眾所周知,考古學家於法南拉斯科(Lascaux)、蕭韋-龐忒雅克巖洞(Chauvet-Pont-d'Arc Cave)、西班牙北部的阿爾塔米拉巖洞(Cueva de Altamira)等多處發現4萬年前的壁畫。這些作品生動,曾使畢加索深受振撼,感嘆今日畫家都望塵莫及。

換言之,從能力而言,石器時代的人類和今天的人類完全一樣。

那麼是什麼因素阻礙人類進入文明世界呢?顯然,關鍵是人類超越100多人小社會規模、形成跨地域組織需要某種獨特的前提。

人們通常注意到定居、農牧業起源和某一地區的人口密度增加到某一臨界值這些因素。事實上,考古挖掘早已發現,公元前1萬年左右在兩河流域高降雨地區和其邊緣的多丘陵地帶已產生了農業技術,但是在這些地區並沒有形成文明。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定居、農牧業和文明沒有必然聯繫。顯而易見,和文明起源直接相關的是大規模農業生產,它是在自然環境惡劣的地區最早出現的,時間為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間。換言之,人類會培育農作物和大規模農業的出現是兩回事。前者屬於掌握工具的技術層面,後者卻屬於文明的一部分。

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有人質疑農業生產出現在文明形成之前的說法。雅各布森(Jane Jacobs)指出:“農業的起源不在農村,而在於從各共同體收集事物和信息且集結了大量技術人員的都市[她稱此為原都市(proto-city)]。各種農耕技術、品種開發,進而動物的馴化(家畜化)都發生在這裡……農業、畜牧業始於原都市,並逐步擴散到周邊。” 有人認為原都市就是國家,即農業是跨地域文明出現的結果,而非其前提。無論是蘇美爾(Sumer)等最早出現的四大古文明,還是後來在美洲的印加帝國文明,遺址挖掘調查都顯示,栽培生產(農業生產)是和國家同時起源的。處於高地的墨西哥特奧蒂瓦坎古城(Teotihuacan)遺址也證明了這一點。

農業生產是社會分工的一部分,它和社會其他子系統(商業、政治、宗教文化)是互相維繫的。根據系統論的部分和整體關係,它當然是和國家同步形成的,這一點都不奇怪。這無助於說明文明起源的關鍵性要素。總之,今天DNA的考古證明,文明和人類智力進化、掌握技術之間存在一鴻溝。文明起源以前的人類會用工具,也能掌握技術,其語言能力和智力並不比今天的人低。差別僅在於:在文明起源以前,人類形成的組織不是跨地域的,活動被限於一個小圈子(親屬或者互相熟悉的群體)內。這些互相認識的人一塊遊蕩、定居,在這一過程中,語言在演化,並創造各種工具,甚至形成宗教,發展出和今天人類一樣的心智,但一直沒有形成一個可以把互相不認識的人組織在一起的跨地域文明。那麼,形成跨地域組織所需要的獨特前提究竟是什麼呢?

發明文字與人類文明的起源

我認為:跨地域組織的形成有一個前提,這就是發明文字。文字是用來記錄語言的,它和語言的差別在哪裡呢?語言是人面對面交流思想的工具,文字的出現使得思想的交流超出我們的熟人圈子,可以與所有人進行。如果說語言是觀念的載體,文字的出現則使得普遍觀念得以形成。

請注意,人類早就擁有發明文字的能力,有能力發明只是前提即可能性。但只有當文字在發明後被普遍運用,文明形成的充要條件才會產生。眾所周知,文字的出現跟文明起源是同步的。為什麼在世界各地,跟文明起源同步出現的只有文字,而不是其他要素?因為跨地域組織是靠社會行動維繫的,而社會行動由普遍觀念推動,普遍觀念的形成離不開文字。

一旦找出影響文明起源的關鍵性要素,我就可以結合1987年以來分子生物學新進展,給出文明起源的機制。這就是普遍觀念和社會行動的起源。眾所周知,觀念為人的行動提供目標、手段和評判價值,是人行動的驅動力。而觀念的普遍化使得人的行動可以越出小圈子組織起來,社會行動得以產生,它導致跨地域組織的形成。這樣,我們就可以從普遍觀念和社會行動的關係著手,揭示文明的普遍結構,並初步找到了研究文明起源和演化的方法。

但僅僅如此還是不夠的,如雅斯貝爾斯指出的,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間人類文明的革命性變化——軸心突破,孕育了現代社會。每當人類社會面臨危機或新的飛躍,都必須回顧軸心時代,讓文化再次被軸心突破的精神火焰所點燃。換言之,在人類文明起源的研究中,對當下更為重要的是追溯軸心文明的起源,限於篇幅,這一話題只能留待日後討論了。

金觀濤:人類文明的起源和演變


本文內容編寫自金觀濤老師即將出版的新書《軸心文明和現代社會》,標題系編者所擬,歡迎大家閱讀。

金觀濤:人類文明的起源和演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