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解讀《道德經》第七章:修一顆無我心,得一個長久計

有一個詞,叫“長久之計”,有一句話,叫“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啊!”。我們生於人世間,有太多的想法,有太多的願望,有太多的需求,其中一個就是希望“長久”。我們希望我們的健康和壽命可以長久,我們希望我們的友情、愛情可以長久,我們希望我們的事業可以蒸蒸日上長長久久,我們更希望我們的內心安靜祥和、發自內心的快樂和幸福的這種感覺,能長長久久。如何才能長久呢?讓我們結合《道德經》第六章和本章,解開“長久之道”的奧秘。


白話解讀《道德經》第七章:修一顆無我心,得一個長久計

首先要說的是,《道德經》作為哲學鉅著,作為國學經典,雖已經流傳幾千載,分為81個章節,但其章節是後人所劃分,老子原文是不分章節,也沒有標點符號的。所以古今中外的學者、註解翻譯家們,往往理解和感悟的也略有不同。其次,小編認為,既然老子學識淵博,他一定思維縝密,既然《道德經》歸屬哲學範疇,那它一定具有嚴密的邏輯性。也就是說,我們在感悟和解讀《道德經》的時候,一定要上下能說得通,前後能聯繫得上。邏輯嘛,它離不開“因為,所以。。。”

《道德經》第六章與第七章原文如下:

下文是“長久之道”整個邏輯性的“因為”部分。

因為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 之根,綿綿兮 !

(如果人們能夠保持“谷”性的神通不死,也就是“谷”的接納、收容、化解的神通,那麼人們就擁有了像微妙玄奧的雌性母體一樣,化育萬物的能力。化育萬物的大門,就是天地萬物產生的根源和地點,這個門,化育萬物是連綿不絕啊!)

其若存、用之不堇 。

(如果人們“谷”性的大門,始終敞開保持存在,那它的用處是無窮無盡的。)(大家如果對本文感興趣,關於“谷”性的神通,請參讀小編上一篇文章。可點擊小編頭條號查找。)

天長地久。

(大家都知道,天和地存在的時間最長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 !故能 長生。

(天地之所以能夠長存,是因為它不是為自己而生。也就是說,天地,太陽和地球始終待在那裡,承擔著陰陽相交、化育萬物使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責任。同時,太陽和地球,在宇宙中存在,也承擔整個宇宙運轉中的一部分責任。總之它的存在,它做的事情不是為了自己,所以它能長久存在。想一想,如果太陽是一個人,它說發光發累了,休息一個月不發光,或者地球說自己累了要休息,一個月不公轉也不自轉了,會什麼樣??)

下文是“長久之道”整個邏輯性的“所以”部分。

所以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所以聖人做事,都是效法天地之道的,無論做什麼都不是先想著自己,往往是把自己的感受放在次要位置,而聖人這樣做事,最後換來的卻是更多人事事都先替聖人著想。聖人將自己的感受放在九霄雲外,最後換來的往往是自身的長存。)

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聖人這樣做人做事,最後換來更多人先想著自己,自身長存,不正是因為聖人的無私,從來不先想著自己,而是先替他人他事著想嗎?所以最後也就成就了聖人自己的“長存”之私。)

老子這兩篇文章合在一起,整體的邏輯是這樣的,“你看,谷性的接納、收容、化解的神通,多大啊!它能化育萬物,人們保持這種神通能力多好啊,它的用處老大了!你看天和地多長久,天地做事都不先想著自己,天地做任何事都是,為了萬物的生存發展,最後天地長存了吧,聖人學天地之道,最後也長存了吧?所以你們如果想自己什麼都長久,就要發自內心的無私,別老是,做什麼事或者和別人相處,跟別人發生不愉快等等,都老是先想著自己的感受,自己如何如何!你們先為他人他事著想,忘記自己的感受,用“谷”性的神通去解決一切事,多好啊,這就是長久之道啊,你們好好感悟感悟吧!!”。基本上用白話說,老子就是這個意思。之所以與第六章相聯繫,也是因為,人們光是懂得知道了“谷”的神通厲害還不行,一般人還是做不到,要有本章講的“無我之心”才行。擁有一顆“無我之心”事事先考慮他人他事的感受是發揮“谷”性神通的基礎條件。


白話解讀《道德經》第七章:修一顆無我心,得一個長久計

其實要想修這樣一顆心,很簡單,想著經常做點好事就行,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故意讓自己在不傷筋骨的前提下,多讓自己吃一點虧,當你看到別人感激的笑容時,你堅硬的心,就會柔軟一分,當你體會到這麼做的好處時,慢慢的,你就會獲得這顆“無我之心”,然後你就可以發揮“谷”性的神通,你就厲害了。

“谷”性的主動接納、收容、化解的神通能力和作用,簡單解釋一下。就是遇到事情,先去接納,包容,然後化解、解決掉,讓壞事變好事。不要遇事不吭聲不管不問,或者害怕選擇逃避等等。如果想全面感悟“谷”性的神通,請點擊小編頭條號,閱讀小編解讀的《道德經》第六章。

這裡還有一個重要問題要說說,就是,做什麼都先替別人著想,遇到事情先不考慮自己的感受,修心,修到無我狀態,大公無私的,這樣是別人求自己的時候,無論自己忙不忙,先可別人來,自己事都不管了嗎?如果受欺負,也要包容忍讓嗎?不是的。我們千萬不要理解偏。老子重點強調的是忘記自己的感受,先考慮他人他事的感受。而這個他人他事,也包括自己和自己的事。關於這一點,作為重中之重。首先,你,和你的身體,是兩個概念。你,是住在你的身體裡的。你的感受,和你身體的感受,也是兩個概念。身體的感受是疼了,累了,麻了,癢了,冷了,熱了,等等。而你的感受是因為身體疼了,累了,冷了,熱了或者外在的人或事等等而心情不好了,不痛快了,鬱悶了,生氣了,又或是因為好事,感到開心了,幸福了等等。身體的感受和內心的感受是完全兩碼事。而本文所講的“無我、忘我”,說的是忘記自己的內心感受。除了忘記自己的內心感受之外,其他的都要重視。舉一個例子,比如內心的感受就是鬱悶,晚上不睡覺也想著玩手機,感覺玩手機就不鬱悶。可事實上,你的身體感受是已經乏累睏倦了。這個時候,“無我之心”就是別想著自己鬱悶的事情,忘記鬱悶,而要重視身體的乏累睏倦。把身體的乏累睏倦放在內心鬱悶的前面提前處理,就是文章中“後其身,,”的意思。假如自己的愛人,同事,朋友,跟自己發生矛盾了,發生誤解了,對自己生氣了,甚至是對自己發火了,或者在工作中與自己的客戶之間,等等各種關係中,先想著他人的感受,然後再去處理。假如自己的工作沒有完成,可心裡不願意幹,想偷懶,要把這種懶惰之心忘記,重視起工作,因為企業可能很需要你去完成,否則會影響發展。所以先重視企業的感受。假如別人求你幫忙呢?或者請你喝酒呢?這裡有一個層級的關係,和重要程度與輕重緩急的關係。除了忘記自己內心的感受之外,如沒有特殊情況,放在前面的,首要的,第一個層面就是自己的身體感受,第二個放在前面的感受就是自己事業的感受,然後是遇到的其他人和事的感受。當然,輕重緩急和人物關係又另當別論。所以並不是別人一求自己就去才是“無私”。更不是別人欺負自己而忍讓。關於被欺負,此類《道德經》有專門章節論述,本文就不詳談了。

修一個無我之心,去用“谷”之神通,就是長久之計,也是長久之“道”。

白話解說五千言、品評天下事。
白話解讀《道德經》第七章:修一顆無我心,得一個長久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