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玩電腦

​英國肯特大學社會學教授弗蘭克·菲雷迪認為,現在的父母對孩子期望值較高,希望在孩子身上延續自己年輕時未能實現的夢想。

“父母往往極度自戀,所以每當孩子對某一件事情產生輕微興趣,他們都會緊緊抓住。”菲雷迪說,“如果小約翰尼喜歡小提琴,他們就希望他會成為作曲家。如果小瑪麗練習體操,他們就希望她會獲得奧運金牌。由於名人文化的存在,來自父母的推力不可避免。”

看來,不只是我們如此,英國的父母也一樣。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達成自己沒有實現的願望,開始策劃和打造孩子的人生藍圖,把自己的興趣強加到孩子身上。哈佛的教育理念認為,這並不利於孩子的發展,因為孩子雖然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卻不是實現父母未完成夢想的工具。

凱特從小就喜歡舞蹈和鋼琴,只是因為不可抗拒的原因,被迫放棄了自己的愛好,這也成了她一生最大的遺憾。因此,她夢想著女兒愛麗斯將來成為一位著名的舞蹈家或者鋼琴家,在她的安排下愛麗斯從小就開始練習舞蹈和鋼琴。女兒也很爭氣,斬獲了多項舞蹈比賽和鋼琴比賽的一等獎。女兒成了學校的明星,凱特特別欣慰。

“孩子,你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玩電腦

但最近,她發現愛麗斯變了,對跳舞蹈和彈鋼琴一下子失去了興趣。開始,凱特以為孩子可能是心情不好,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女兒還是老樣子。於是,她準備強迫女兒苦練舞蹈和鋼琴,沒想到一向很乖的女兒卻以不吃飯、不上課等方式予以拒絕,甚至還揚言要離家出走。女兒的叛逆讓她不敢再強求。學了這麼久,如果女兒真的不繼續練下去,那自己的夢想不是再次破滅了嗎?這讓她心痛不已,無奈之下,只有求助心理諮詢師。

其實,愛麗斯只是不喜歡母親給她安排的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一些父母沒有按照孩子的天性來培養孩子。也許一些父母會感到委屈:“我們整天圍著孩子轉,怎麼還不夠尊重他?”表面上看,父母是在圍著孩子轉,而實際上卻是孩子在圍著父母的意志轉。


“孩子,你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玩電腦


沒有哪個孩子不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父母的認同,通過父母的認同,他們可以從中獲得自信心、自尊心,甚至成就感。然而,一個違心遵從父母意願去學習的孩子內心肯定是不快樂的,一旦承受的壓力過大,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便會慢慢冷卻。

有的家長也許會說,我們不能不管孩子的興趣啊,每當問起孩子“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時,心就涼了一半——“看電視”“玩電腦”常常是孩子不假思索的回答。別怪孩子,這是因為他們的選擇面太小。面對五花八門的興趣班,孩子們貌似有很多選擇,但很多孩子常常是在家長的精神控制下,做出勉強的選擇。當孩子不能自發自願地去選擇自己想要的東西時,便不會對這個選擇負起責任,或者主動地放棄這個選擇。有一天家長會發現,孩子失去了覺察自己真正的愛好的能力,變得好像什麼興趣都沒有了。他們唯一的興趣只是精神的寄託,例如寄託於網絡、電視等。

那麼,家長又該如何幫助孩子擺脫這些無益的“精神寄託”,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呢?

我有以下兩個建議供家長們參考。

(1)興趣的選擇上,讓孩子處在一個開放、自如的狀態

在艾米剛出生不久,她的媽媽就替她選好了特長——“鋼琴”。於是從小艾米就開始了每天苦練鋼琴的生活。其實,艾米自己根本不喜歡一成不變地練習曲子,於是她開始抱怨練琴佔用了自己玩耍的時間,媽媽也順從了她的意願讓她自己選擇興趣。漸漸地,艾米發現她愛上了音樂,喜歡用鋼琴來創作曲子,既滿足了媽媽的期望,又做了自己感興趣的事兒。

“孩子,你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玩電腦

很多家長喜歡包辦,不僅包辦孩子的生活,更包辦孩子的思想。當孩子受到思想上的包辦過多時,孩子內心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就會把網絡、電視當成解脫的方式,以為在網絡、電視中能找到快樂和幸福。孩子該選擇什麼興趣班,以一種什麼樣的形式發展自己的興趣,父母們應該讓孩子自己做主。

(2)用另一種他感興趣的事物來代替那些無益的“精神寄託”

一般來說,家長們應該在環境上進行調整。這並不是說讓家長一下子把電視、網絡切斷,而是根據孩子的特點,用正向的方式進行引導,讓孩子在另外的世界得到滿足,用另一種他感興趣的事情來替代網絡和遊戲。譬如說:可以給孩子更多的選擇,鋼琴、圍棋、游泳、舞蹈……讓孩子自由發掘出自己真正的愛好,他們自然就會遠離那些無益的“精神寄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