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寶媽在家不能太辛苦?過來人:越辛苦,家庭往往越不幸福

李琦是一個90後的寶媽,跟別人相比,她有一個特點:在家裡不勤快。比如許多寶媽都會為孩子打理好許多東西,想吃飯穿衣等等,但李琦從來不這樣幹,從孩子三歲開始,就要求他自己做這些事情,別人都說她有點狠心。但不久之後,李琦的孩子變得越來越懂事和獨立,這時周圍的人才暗暗佩服她有遠見。

另外,李琦在家裡從不包攬家務活,而是跟老公一起分擔。比如她如果下班回家早,那麼視情會做一些家務,如果老公先回家,那麼有些家務活就交給老公,從不大包大攬。但很奇怪,在這種相處模式下,他們家的氛圍反而比較好。

為啥寶媽在家不能太辛苦?過來人:越辛苦,家庭往往越不幸福

後來別人都問李琦背後的原因,李奇語重心長地說:寶媽在家裡越辛苦,家庭就越不幸福,答案很現實也很殘酷。

辛苦的寶媽會慣出不顧家、不感恩的老公。

許多寶媽都會抱怨自己老公太懶,回到傢什麼也不做,就會打遊戲、看電視和玩電腦,而自己就像個女僕,什麼事情都幹了,還換不來老公的一句感謝。

許多寶媽受傳統思想的影響,確實想做一位賢內助,所以幾乎包攬了所有家務活,讓自己的老公能夠輕鬆一點。但這樣往往卻會換來老公的不知感恩,老公的遊手好閒。而且當某天自己生病了,家務活沒人幹,還會被指責自己不會持家,一有毛病就會被挑剔,所以真的是有苦說不出,但是當抱怨自己瞎了眼,找了個錯的老公的時候,這些寶媽要明白:有些事情真的是自己慣出來的。

為啥寶媽在家不能太辛苦?過來人:越辛苦,家庭往往越不幸福

寶媽太辛苦,家庭就越缺少情趣,家庭氣氛不幸福。

有人說過:在一個家庭裡,媽媽能決定整個家的溫度和基調。如果媽媽太過忙忙碌碌,整天都是負責處理各種家務,就會很少有心思去打理和提升整個家庭的情趣,這樣的家庭也會缺少味道,不僅老公可能覺得無趣,可能孩子都覺得媽媽在家裡沒有地位,整天只知道幹家務,啥都不懂,所以整個家庭的幸福感也不高。

為啥寶媽在家不能太辛苦?過來人:越辛苦,家庭往往越不幸福

​所以在一個家庭裡面,媽媽不要大包大攬,不要太辛苦,一定要跟老公合理分擔家務,互相理解和體諒,共同營造一個有趣味的環境,讓裡面的成員幸福感更高。

各位寶媽,你們家裡的家務活是怎麼分配的?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注: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