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做頭條號漲粉快祕籍:把握好流量思維,強互動弱宣貫

現在頭條號和微信公眾賬號一樣,都成為重要的對外窗口了。由於頭條號採用的是流量開放模式,與微信公眾賬號相對封閉的粉絲內部信息流轉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在今日頭條上,作好企業對外窗口和微信訂閱號、公眾賬號有很大的區別。有點類似於微博,但是比微博更開放。

頭條號越來越受到用戶歡迎,最重要的是智能推薦方式。今日頭條將自己巨大的流量開放給用戶,誰有本事就佔領多少。這與微信和微博小裡小氣地控制流量,形成了很大區別。

微博表明看起來是OPEN的,但實際還是被控制中。

企業做頭條號漲粉快秘籍:把握好流量思維,強互動弱宣貫


至少目前,頭條為了戰勝微信和微博採用全開放的方式,讓更多作號的嗅到了機會。也更符合未來AI人工智能閱讀時代的趨勢。

對於企業而言,哪怕你是一家小企業,只要你運作的好,完全有機會流量上勝過可口可樂,獲得比巨頭更多的流量關注。而在微信和微博,這是做不到的,或者要付出巨大代價才能做到。也就是這一點,頭條最為吸引企業營銷的參與。

【對企業做頭條的建議】

一、 完全按照互聯網流量思維轉變作號思路

傳統企業對外窗口展示,或者叫對外宣傳,還始終管用4A廣告公司那套陳舊的理念,即:所謂鎖定目標受眾,針對性進行產品宣貫。

但互聯網時代營銷的本質是獲取流量,在獲得穩定而巨大的IP流量後,商業行為自然而然地實現。

所以在這個時代裡,曹德旺不停喊房價會狂跌,馬雲也說未來最不值錢的是房子。

他們為什麼那麼關心房子呢?因為他們知道,這個時代,年輕人最關心房子,年輕人最希望聽到的是房子會便宜。所以他們說了,年輕人的流量就過來了。

雷軍每天說創業,因為這也是打中年輕人的興奮點。董明珠每天揭露這個,PK那個,好像幹了很多沒必要的事,但卻都是吸引眼球的作用。

成功的企業越來越知道,作為一個買梨的,不要整天叫喊水果,吸引流量後,變現並不難。

很多企業將頭條號當作一些信息累加器,一篇一篇的堆砌文章,發現每篇的閱讀只有2-3個,甚至更低。這簡直是自欺欺人。說白了,誰做的誰讀。誰指派做的,他也讀,正好是2-3個閱讀者。

這完全未必了互聯網傳播的流量思維,所以不可能取得成功。

企業做頭條號漲粉快秘籍:把握好流量思維,強互動弱宣貫


也就是說,想建立自己的流量IP,而後再考慮展開品牌和產品的營銷宣貫。流量IP是舞臺,品牌和產品宣傳物料是演員。沒用舞臺,演員表現再好,也沒有觀眾欣賞。

例如一家工業互聯網系統供應商,他們本質上是做軟件的,如果按照傳統軟件宣傳方式,每天在頭條號上推介他們的軟件和服務,基本上是無人閱讀的。那怕是公司員工也不屑於從頭條號裡瞭解自己已知道的信息。

最後他們覺得既然自己想吸引製造業關注,不能總是抱著取悅CIO想法去做,不如做一個大膽的命題,工人們喜歡什麼,我們就埋設工人觀眾的內容,專門在市場部招牌了5位應屆畢業生實習圍繞製造業工廠話題,展開各種內容的創作和文稿內容編輯整理。

這家toB企業放棄在頭條號中,宣傳最新的工控器件、工業機器人以及雲平臺系統,而是選擇建立了一個大工廠家園的文化號。圍繞工廠員工有關的最新話題展開,例如:蒐集各地大型企業,尤其是製造業企業為員工提供住房的情況,包括工廠建設住宅賣給員工,或者工廠與大型開發商組織團購,幫助員工以更低的價個拿到住房的情況。

工廠食堂文化,自己組織採編走進工廠食堂,以有獎徵文形式,帶動其他製造業企業員工拍攝自己的工廠食堂特殊。優秀者給與1000到500元不等的獎勵,僅每月這部分獎金就花銷2萬以上。

通過半年經營成功吸引到幾十萬粉絲,其中大部分應該是製造工廠的人員,包括工人、技術人員等。

表面上看起來,這些人員中,大量非決策人員,對於工業互聯網服務商,決策系統建設沒有任何意義。但是他們認為:以話題性,通過長期經營,將品牌滲透入製造業工廠領域。就像格力老總董明珠一樣建立影響力。“即使你不買格力的空調,你也要明白,格力是技術和質量苛求最好的。”

這種的深入牟定,要比介紹產品更可怕。

企業開設頭條號,非常看重的是把自己想宣貫出去的信息,儘快的,最大面積的,最準確地投送出去,最好能獲得最大的閱讀量。

因此經常,天天發,但天天閱讀量殘的要命,甚至不惜購買一些刷流量的工具來造效果欺騙領導和自己。

這些都是不對的,雖然你用了頭條號,但你的方式還停留在報紙時代。

宣貫的方式情景狀態是,我是講師,你們是學生,我告訴你們應該怎麼作?

而頭條的讀者上頭條不是看姜昆老師相聲來的,不是接受教育來的。受教育去新東方在線了。

頭條的讀者最代表性的特點就是,我是刺頭,你們都挺傻的,我願意看到愚蠢的你,我罵你兩句,同時我要告訴你該怎麼做。

在頭條號裡,有個聰明的傢伙吸粉,他每天列各種排行榜,比如:全國小吃最好吃的城市、全國100所知名的中學排名、你不知道的XX等等。這些話題一放出來,就是供人批個體無完膚的。用戶都喜歡看,而且要把100所中學都看到,找找有沒有自己的母校,或者自己家鄉的,如果沒列上,就會罵兩句,你懂不懂。


企業做頭條號漲粉快秘籍:把握好流量思維,強互動弱宣貫


不管是罵了他的頭條用戶,還是看了認同的,都感覺很好,記住了他的號。

這就是我們的企業頭條號,經常把故事講死了的緣故。讓讀者看了,說不出一句話。

記住,頭條號不是學習陣地,只是讓大家有初步瞭解和感受的地方,他們有興趣後,自然會從搜素框找尋更詳盡的內容學習。

你永遠不要認為,看了你雲平臺的CIO,感興趣後,他會不去看亞馬遜和微軟的競品情況。

你需要在頭條平臺留有詳細內容,但只是10%比重,更重要的90%是讓讀者有互動預防的內容。

三、 謹慎上視頻

……


自媒體時代,帶給我們巨大的市場機遇,可以依靠自己的經營,建立自己的對外宣傳窗口。趕快把握吧。好好用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