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不會忘記】玉樹教育篇之職業教育:助脫貧攻堅一臂之力

  (記者 陳瑞) 2019年年末,玉樹州職業技術學校隆重舉行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建設項目暨實訓基地啟用儀式,這是繼巴塘生態環保專業基地、整車拆裝汽修基地等實訓基地建成使用後的又一大突破。


【玉樹不會忘記】玉樹教育篇之職業教育:助脫貧攻堅一臂之力

  基地項目包括計算機平面設計製作、廣告設計製作和影視後期製作三大模塊。新建了平面設計實訓室、廣告設計製作實訓室、影視後期製作實訓室、廣告輸出加工實訓室以及與專業實訓對應的三個高配專業機房。實訓基地的設備與市場行業的設備保持一致,實訓環境和實訓過程模擬企業真實的工作環境、文化氛圍和管理模式,按照生產的工序流程佈置。數字媒體專業建設項目和實訓基地的圓滿落成和正式啟用,對於提升州職業技術學校的辦學軟實力、提升學生技能實踐能力、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為地方經濟發展與建設培養合格的應用型人才等方面意義重大。

  而在此之前,玉樹州職業技術學校是經過多所學校的兩次合併重組,得以脫胎換骨,真正踏上職業教育之路的。州職業技術學校的兩次華麗轉身還得追溯到“4.14地震”前,玉樹職業教育起步較晚,但也一路高歌猛進。目前,我州職校有兩所,一所公辦,一所民辦。兩所職校2017-2019年年招生量均突破1000人,高峰時期超過1400人。


【玉樹不會忘記】玉樹教育篇之職業教育:助脫貧攻堅一臂之力

  據玉樹州職業技術學校副校長賀統祥介紹,1998年,玉樹州委、州政府實施“科教興州”戰略,提出符合玉樹教育實際的“調整學校佈局、整合教育資源、增強辦學實力、擴大辦學規模”的思路,將青海民院玉樹大專班、玉樹廣播電視大學、玉樹綜合職業學校三校合併重組為玉樹州民族綜合職業技術學校,成為一所省級重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正式發展中等職業教育。2010年4.14強烈地震發生後,正在蓬勃發展的玉樹民族綜合職業學校遭受重創:29排336間教學用房、教學輔助用房、教工住房等平房坍塌;宿舍樓、教學樓、辦公樓等五棟樓梯坍塌,實驗樓、餐廳、圖書樓、勤儉樓、實訓樓等全部成為危樓, 62名師生遇難。

  災難發生後,州職校在兄弟院校的大力幫助和支持下,及時開展復課及異地轉移學生工作。自4月23日起至當年9月,先後向山東泰安、淄博、濰坊,遼寧本溪及省內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新世紀職校、西寧衛校、海南衛校、湟中職校、青海民族大學、民大預科部等十一個點轉移學生1755人,州內復課1038人。

  在組織做好學生轉移工作的同時,全體師生化悲痛為力量,擦乾眼淚,振作精神,積極投入到抗震救災的偉大行列,經過艱苦卓絕的災後重建,涅槃後的校園重新屹立在青藏高原腹地。


【玉樹不會忘記】玉樹教育篇之職業教育:助脫貧攻堅一臂之力

  這所英雄的學校是軍隊和武警部隊援建的玉樹“兩校一院”中的一校。其援建是經胡錦濤總書記、中央軍委批准,按照總參作戰部的決策部署,由蘭州軍區負責實施的一項政治任務。學校位於玉樹結古鎮西郊,建設用地203畝,建設總面積66540餘平方米,可容納4000名學生就學。

  2001年,州委、州政府從玉樹民族教育跨越式發展的戰略高度,從實現擺脫困局,興辦職教、高中,優勢互補,優化教育資源、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效益的目的出發,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在全州教育工作會議上,玉樹州做出將州民族師範學校、州衛生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州綜合職業學校“三校”合併,重組為玉樹州職業技術學校的決定。經過兩次合併重組,玉樹州職業技術學校實現了“增強辦學實力,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辦學效益”的目標,辦成了具有多功能、多規格、多專業、多學科的多種模式和成分並存綜合型、實用型人才培養的學校,成為省內學習借鑑經驗的樣板學校,成為我州乃至青南地區唯一一所集高中教育、職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學校,為玉樹教育的發展積累了經驗,摸索出綜合辦學的路子。

  為進一步提升職業教育水平,玉樹州教育行政部門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和全省教育大會、全省職業教育會議精神,積極落實教育優先發展要求,著眼於發展高質量職業教育,以州內兩所中職學校(一所民辦)和州內企業與市場環境為依託,融通校企合作環節、優化政策環境、緊密建立職業學校與市場的有效對接,積極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


【玉樹不會忘記】玉樹教育篇之職業教育:助脫貧攻堅一臂之力

  政策引導方面,著眼於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一方面普職並重,制定《關於落實高中階段攻堅實施方案》;另一方面著重抓好中職專項改革發展政策的推進,組織教育等多部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開展職業改革的發展思路,制定《玉樹州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意見》。同時根據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六部門《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制定《玉樹州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細則》。

  增強職業教育活力方面,對州職校原有的學科管理方式進行了改革。一是加強專業的調整,將原有的24個專業整合成18個專業群;二是打造優勢專業,學前教育、計算機信息技術、財經會計專業、高原生態環保專業等已成為全省示範專業。三是積極鼓勵民辦職校發展,批准成立了玉樹州第一個民辦中職學校,使全州中等職業教育初步形成了公辦為主、民辦為輔的格局。

  提升教師整體素養方面,積極開展政府購買職業教育專業教師崗位服務工作。2017年底,為州職校購買專業教師崗位67個,並將購買資金納入州政府2018年度財政預算當中,此項舉措初步探索了政府購買職業教育服務,增加職業教育專業教師人數的途徑。同時,加大雙師型教師培養,目前通過培訓等方式取得雙師型能力的教師為60人,獲得雙師型教師資格的教師5人。

  注重與市場對接方面,州內兩所中職學校緊密結合市場、學校專業特色,與相關企業和用人單位建立產教融合機制。州職業技術學校分別與三江源藏族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玉樹州米拉日巴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多家美容美髮店、汽修企業達成合作協議,依託相關企業實現工藝美術、美容美髮、汽修等專業與企業實踐的全面融合。


【玉樹不會忘記】玉樹教育篇之職業教育:助脫貧攻堅一臂之力

  據州教育部門學前職業教育科負責人權玉清介紹,校企合作已在多個層面上全面開展,形成校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作培養人才的機制。如玉樹州職校根據三江源藏族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信息媒體技術和3D等新型媒體技術上的優勢,達成了合作意向,在該公司建立玉樹州職校工藝美術專業實訓基地;如州內美髮店專業技術人員到職業學校任教,美髮店為學生實習提供實訓平臺,增強了學校美髮專業教學能力,提升了教學質量,同時企業吸收學生作為員工獲得薪酬。三是產教融合共贏發展;再比如囊謙縣慈行職校與奇正藏藥有限公司合作內容涉及學生實習、定向就業、藏藥產品供給等內容,目前學校與奇正藏藥有限公司計劃綜合雙方各自的優勢,在學校校址旁建立藏醫藥健康產業項目;與成都武侯甘露海藏醫藥有限公司合作內容涉及互聯網藏醫院、學生實習、定向就業、技能培訓、藏藥產品供給等內容,合作內容不僅能提升學生技能,促進大量學生就業。根據合作協議內容和實際情況,可吸納500人左右就業,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州內的就業壓力。


【玉樹不會忘記】玉樹教育篇之職業教育:助脫貧攻堅一臂之力

  推進教育合作方面,積極利用北京對口支援機制,將北京對口支援玉樹教育範圍擴大到職業教育領域。經雙方初步達成協議,由北京昌平職校對口支援玉樹職業教育。一方面培養學生,每年為玉樹中等職業學校委培學生60名。一方面培養教師,北京昌平職業技術學校掛牌成為“玉樹州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培訓基地”。玉樹州職校每年選派20-30名教師到北京昌平職業技術學校跟崗學習;北京昌平職業技術學校每年選派5-8名優秀幹部和骨幹教師赴玉樹州職校開展實地指導。重點開展技能培訓,每年為50名玉樹州“兩後生”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助力實現“教好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村”,阻隔貧困代際傳遞。


【玉樹不會忘記】玉樹教育篇之職業教育:助脫貧攻堅一臂之力

  加強與中高職院校對接方面,與遼寧,山東德州等地職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對方援助了一大批教育教學設施設備;與省內8所職業院校建立了銜接合作關係,在學歷提升、專業技能提升上打通了最後一公里,升學和就業率達95%以上。權玉清重點說明:江蘇省四所高職院校面向玉樹進行單招考試。值得一提的是,江蘇省對口援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但在江蘇援青指揮部與北京援青指揮部的通力協作下,額外接受玉樹籍職校生,且免除學生各項費用,還准許中職生可參加普通高考。權玉清說,這是一項政策上的突破,是對省內計劃優先的有效補充,也是我州中職生的一大福音。


【玉樹不會忘記】玉樹教育篇之職業教育:助脫貧攻堅一臂之力

  無獨有偶。2018年,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的三名玉樹籍學生,被高等醫科學校錄取,2019年,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衛生職業技術學院12名玉樹籍學生參加了當地單招考試,11名被上海2所高等職業院校錄取。天津12名玉樹籍學生被當地職校錄取,廣州16人參加當地高等職業院校的招生考試前景看好,江西萍鄉冶金工業學校先後錄取玉樹籍學生13人,民族職教生上升的渠道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好。更加令人欣慰的是,我州財經專業的學子在全省職業技能大賽上獲得一等獎,代表青海省參加全國職業技能大賽。


【玉樹不會忘記】玉樹教育篇之職業教育:助脫貧攻堅一臂之力

  俗話說:一技在身,走遍天下。一個家庭當中只要走出一個有文化、有技術的有志青年,定能帶動整個家庭持續向好走向富裕。州委、州政府、州教育行政部門立志“將八一職校升格為八一職業技術學院”的美好願景也一定能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